蓝三角鱼知识网

《茶经》解读:为何经典中遗漏春茶?

07-06

《茶经》解读:为何经典中遗漏春茶?

《茶经.三之造》中,明确指出,茶叶采摘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唐代的历法就是如今的农历。换言之当时只有春季采茶,虽然也有明前和雨前的分别,但总体讲就只有春茶。

如今制茶,粗略说也有春、秋两季,两者风格不同,也都拥有各自的粉丝,像武夷岩茶中也有“春茶香,秋茶顺”的说法。但如今与春茶分庭抗礼的秋茶,出现的时间并不太早。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往日无有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少薄。他山射利,多摘梅茶。梅茶涩苦,止堪作下食,且伤秋摘佳产,戒之。”

这段话主要论述了秋日摘茶的情况以及对梅茶的看法。过去秋季一般不采茶,但近来人们发现秋七、八月重摘的茶品质甚佳。同时,作者批评了一些茶山为求利而大量采摘梅茶的行为,指出梅茶涩苦,只能作下等茶用,且会影响秋摘的好茶。强调了应根据茶叶的特点和品质来合理采摘,不能因贪图利益而损害优质茶叶的产出。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茶叶采摘时间和品质的认识,以及对于维护茶叶质量的重视。

茶圣喝不上的秋茶:其实茶圣何尝不想喝到秋茶里,只是当时种植技术有限,秋天的茶青,实在是质量太差了。唐代茶园基本都是粗放式管理,不能充分发挥茶树的生产潜力。也就只有春天一个季节可以采茶制茶了。

“茶经”虽然没有写到秋茶,但对于如何采茶确写的非常详实。《茶经.三之造》中,关于采茶的文章占到了篇幅量的三份之一。

《茶疏》中也指出,要想做秋茶就不要摘梅茶。所谓梅茶,想必是阳历六、七月梅雨季的茶。这种茶味道不好是一个方面,还会损伤秋茶的采摘。

采茶、制茶甚至饮茶最终都要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

辣椒蟹是淡水还是海水

猫眼石是什么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