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20世纪初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早期彩陶分布范围广泛,制陶工艺精美。新石器时代彩陶出土实物多,然而在民间市场越来越少。20年前的时候在民间的交易市场上马家窑彩陶罐比比皆是,而现在大多是很一般的经过粘补修复的东西,精美器物明显地减少。学者王健华在紫禁城杂志发表的《古陶瓷鉴识举例之二马家窑彩陶舞蹈纹盆》一文中,对这类古陶瓷有这样的考证简述。
马家窑舞蹈纹彩陶由于纹样生动,制作精美,历来受到收藏家和艺术工作者的追捧,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共发现四件真品。三十多年来出现了不少仿品,高档赝品的造型和绘画都是真品的“克隆”,粗看十分相像。甘肃、青海等地的造假者,使用当地河床或遗址的粘土,以出土物为范本进行仿烧,之后运往全国各地的文物市场销售。
北京市场上所见舞蹈纹彩陶盆,有一些赝品是用光素的老坯后画花纹,由于陶盆是老的,对鉴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舞蹈人的描绘拘谨死板,花纹的墨色很浓很黑,没有历经数千年岁月后黑彩已吃进胎里的痕迹。大多数舞蹈纹彩陶盆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仿造的新品,造型笨拙,份量沉,胎的致密度过高,坚硬没有气孔。实际上真正的马家窑彩陶是采用简陋的柴窑或者露天堆烧法烧制,胎质疏松,份量较轻,胎中含气孔;而花纹所用颜料是含铁量高的天然矿物质,不脱色且浸入胎骨。
目下可见的舞蹈纹彩陶盆仿品是依照真品实物制作的,那么没有四件仅有真品实物(如本文配图所示)的人就很容易上当。
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首先在造型上真赝是有区别的,真品饱满丰硕,由口至底的外弧线自然顺畅,而仿品的腹部线条僵硬呆板。其次是陶泥的颜色,真品陶泥细腻,红中泛黄,表面打磨光亮,仿品陶泥颜色发暗,呈黄褐色,且泥料中多有尚未溶解的杂质,胎上有浅黑色的斑点。马家窑彩陶所采用的粘土属黄河地区的沉积土,由于受到水流长期自然冲刷,泥质十分匀细,很适于制陶,而且经过淘洗是相当细腻的;现代仿品由于使用的是一般粘土,土质粗糙,器表胎泥发涩,不滑爽,不光亮,器壁厚且沉重,器表不见真品那种经过反复打磨形成的一层薄薄的亮面。
所绘舞蹈纹样,赝品更不可与真品相提并论,真品舞蹈纹笔触飞扬灵动,是原始先民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没有一丝做作,仿品虽然技艺不差,但终究属于临摹,图案普遍有重描断笔的现象。彩陶造假的情形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二十多年前,在北京潘家园附近的小旅社就有甘肃彩陶商贩长期驻扎专门负责联系北京客户。甘肃、青海当地的彩陶贩卖早已形成一条龙系列,有人负责挖盗古遗址、有人负责修复和仿烧、有人负责长途运输。最近5年,彩陶的价格成倍上涨,市面上的真东西少了许多,过去的地摊儿上成堆的彩陶摆在你面前,或许有一半是真的,而现在成堆的彩陶摆在你面前,有一、两件原原本本的真品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