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珠绝大多数天珠是人工合成的,就像景泰蓝、瓷器一样,是一种工艺品,它的原料多是玛瑙。
在西藏及全世界,天珠有着那么多令人眩晕的传说,那么,天珠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让我们暂时剥离天珠的宗教神秘感,著名藏族艺术品收藏家叶星生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中国收藏家协会关于天珠收藏的资料。这份资料清晰地告诉我们:天珠是一种蚀刻玛瑙。除少量线珠及图案奇特的天珠外,其他均为在天然玛瑙上用强碱、硝酸等蚀刻而成。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天珠是人工合成的,就像景泰蓝、瓷器一样,是一种工艺品,它的原料多是玛瑙。天珠的制作工艺:从考古发现来看,蚀刻玛瑙文化其实发源于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及古印度,西藏地区的古象雄王国最早从印度和伊朗引进了蚀刻工艺,当时的古象雄王朝苯教兴盛,于是象雄人将苯教的图腾符号蚀刻在玛瑙等矿石上,形成了最早的天珠。
天珠的制作工艺一般是经过僧侣用九眼石页岩、玉髓、玛瑙原石等材质打磨过后,初步形成天珠的花纹(有些是不明显,有些是花纹残缺,或者是没有花纹),然后通过特殊制成的颜料绘上的,经过藏药的泡制等形成。一些老天珠因为年代久远,它的一些特殊的工艺和配方已经失传,因此愈显珍贵。经过优秀工艺制作的天珠,纹饰清晰漂亮,且腐蚀颜料深入材质,甚至浸透整个珠体,但又不会破坏珠体外观纹饰。珍贵的老天珠颜料是顺着原石的自然纹理浸透、加深的。而粗制滥造的天珠,纹路浅显,甚至会轻易剥落。
蚀刻玛瑙的历史溯源及现代天珠的加工仿制
世界上蚀刻的生产年代十分久远,主要分三个时期:早期(公元)前2000年前;中期(公元前300-公元200年);后期(公元600年至公元1000年)。最早的蚀刻玛瑙主要是在美索不达米亚(在伊拉克境内,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印度古代文明的遗址发现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印度白塔拉尔和钱呼达拉是制作蚀刻玛瑙的中心在伊朗,将其年代追溯到萨珊王朝(公元224-624年)。在二十世纪初期,那里仍然采用手工加工蚀刻经文饰物。1875年,巴基斯坦的信得省仍采用这一加工工艺。1930年,在巴基斯坦信德省找到了一位名叫芦赫迪诺的老人,他熟练掌握这一工艺并当场示范,但他说已经五十五年没有蚀刻过玛瑙珠子了,就是说到十九世纪末,在西北亚、南亚次大陆这种工艺已经逐渐失传。
早在唐代天珠就已为人所知了,欧洲人劳弗于1913年撰写了《东方绿松石考证》。他引用《唐书》及几部唐代经文中的“瑟瑟”一词进行比较考证。他引用《唐书》上的一段陈述,说明最高品位的藏族官员肩上披挂着一串串“瑟瑟”。“瑟瑟”摆放在金银之上。另一份摘自《新唐书》的文献表明,“瑟瑟”一词在唐朝有其特殊的含义,但后来仅有“珍贵石头”这一比较普通的含义了。他进一步推测,“瑟瑟”一词的原意可能是缟玛瑙(带条纹的玛瑙),而这一词可能与藏文词“瑟”、波斯文中“Sjizu”、阿拉伯文中的“Djizu”和梵文中的“Cesha”有关。“瑟瑟”与“瑟”之间在发音上的相似性及人们所报道的藏人对它的极高评价都表明藏族瑟珠可能就是唐代的“瑟瑟”。另一个证据颇有启发性,足以证明瑟在唐代就已为人所知,这就是贝克对瑟珠信制品进行的描述。据说这件信制品出自一个唐代墓穴。
19世纪初期,一位俗人蒙古医生杰白多吉用藏文撰写了《藏蒙医药学》一书,其中一章是关于天珠的,其标题为《白玛瑙》。他多次讲到“关于中国,非产于中国的天珠”,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他引自17世纪文中有关一粒九眼珠的记载,“不发光,不坚硬”的中国制品的暗示也令人颇感兴趣。因为他似乎表明,一些中国原产天珠的仿制品等在17世纪已为人所知了。这个时期正是内地康雍乾时期(17至18世纪),宫廷及民间已开始大量使用料器(介于瓷器和下班之间的一种原料,属硅酸盐),从工艺看大量仿制天珠是可能的。林东广在《西藏天珠》一书中贴了一张四川距今200年前仿的天珠。在西藏地区,天珠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藏族普遍认为天珠具有极高的价值,这与和天珠有关的传说和神话十分吻合。有人认为天珠是19世纪或20世纪首次传入西藏,这缺乏实物依据,西亚和南亚次大陆的蚀刻天珠工艺在那时已经失传了。
天珠在西藏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并赞成这么深远的文化影响,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内贝斯基—沃科维茨博士在其著名的论文《西藏的史前珠子》一文中指出,西藏东北部居民不断地报道在那一地区古代葬墓中偶然发现了与箭头一起出土的瑟珠。根据内贝斯基—沃科维茨博士的说法,在西藏各地、不丹和拉达克据说都发现了瑟珠,但在锡金和尼泊尔从未发现过。据说不丹一度是瑟珠的主要来源地,但内贝斯基在1952年撰写论文时,他在康区有了更大的发现。他还说拉达克的瑟珠都是沉重劣质瑟珠(来自拉达克的劣质瑟珠可能是我们探讨过的第一类五角形的蚀刻玛瑙珠)。在西藏制作的天珠是传统制品中的一个支派,它可能是古代(现今的阿里地区)象雄文明的产物。在这一时期,苯教信仰占主导地位。对九眼珠的偏爱可能是这一时期的遗风,因为“九”这个数字是苯重要的数字,与数字“三、五、七、十一、十三”是佛教最重要的数字如出一辙。对藏族而言,有关天珠的起源已经消失在朦胧的过去。因此,为了对天珠崇拜和使其“增值”,他们不断对传统进行弘扬和补充,并融入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价值标准,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佛教之前的崇拜思想,使带有反映佛教观念图案的珠子被赋予天价。
德国著名的大卫·艾宾豪斯、麦克尔·温斯腾博士经过几十年对他们收藏的几百件天珠样品进行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初写过一本专著,叫 藏族的瑟珠》 (瑟,取之藏语天珠“热”的译音)。在这本书里,两位天珠研究专家明确地说:“就加工技术而言,藏族瑟珠是蚀刻玛瑙珠的一种。” 蚀刻玛瑙珠的加工方法是这样的:先是在珠子表面按图案(在粗加工的玛瑙石上套上有各种图案的模具,或贴上一种有图案的特殊纸型,以使别的地方不被腐蚀)喷上碱水(有的使用钾碱、铅白碱、碳酸钠)进行蚀刻,然后用火烧烤,这样就使珠子表面附着强碱处变成了永不褪色的白色,因使用强碱所含成分不同,烤出来的白色也不尽相同。这种增白不仅仅是在表面上,表层下面也变白,一直深到石头里面。有些天珠,变白的地方则明显突出。在折断的天珠里你会看到这种白色纹路渗透深浅基本一致,尽头相对整齐,没有石头中天然石筋的不规则自然渗透。用强碱绘出的图案可以刻出最简单、最常见的蚀刻玛瑙珠,用火适当烧烤时,就会在天然的石头底子上出现一个个白色的图案。
另一种加工技巧是,首先用上述方法把整个珠子变白,然后用另一种化学制剂画出一种图案(硝酸铜的效果最佳)。珠子再次用火烧烤,在白色的底子勾勒出黑色图案。有时,要除去前面变白的地方而将黑色图案直接涂在光玉髓的天然玛瑙上。西藏“天珠大王”嘎玛桑珠曾将不同类型的“天珠”送上海硅酸研究所化验,其结论是:天珠图案上的蚀刻花纹除酸碱外,都含有硅酸盐(瓷器上的釉其主要成分就是硅酸盐)的成分,这再次证明,天珠是人为的,或者说石头是天然的,花纹是人为的,叫“天人合一珠”比较确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