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揭秘武夷岩茶:为何“香不过肉桂”?

12-12

揭秘武夷岩茶:为何“香不过肉桂”?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上周末,接到一个茶友电话,聊了些关于肉桂的话题。

她刚接触岩茶没多久,最是初学时求知欲强烈,于是常去朋友茶庄喝茶,跟在一旁默默学习,倒也从一群资深岩茶迷身上偷师不少。

她问道:“他们在喝肉桂时,经常提一句话‘香不过肉桂’,虽然我也觉得有些肉桂很香,可是跟黄观音、雀舌一比,似乎又比不过。”

听完她的疑问,内心暗赞。

果然还是新人有思想有冲劲,不拘泥,不束缚,敢于直言不讳。

(ps:香气果然是最吸引新人的着眼处。)

“香不过肉桂”,是一句被认为是精准概括肉桂之美的名言,流传之久,传播之广。

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好像极少有人质疑这句话。

或是重点关注过这句话背后之意,只是人云亦云般地接受。

常在喝茶时,顺口而出“香不过肉桂”此言,从来没做过深究。

经这位茶友提点,认真思索一番,“香不过肉桂”究竟何意?

《2》

有人说,“香不过肉桂”,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初肉桂开始推广时,当地人为肉桂提炼出来的一句口号,符合当时的情境。

那时候,高香品种还未开发出来,肉桂已经斩获全国性茶叶比赛的金奖,被认为富有潜质且值得推广的品种。

当时在武夷山流行的品种不过水仙、名丛,水仙醇厚,更注重水感;名丛作为有性繁殖的土生品种,香气多为内敛、绵长。

那时候武夷山人做茶以传统工艺为主,不论什么品种,做出来都是火功高,香气弱,喝茶人追求炭香、火味。

现在还有些男性茶客,光捧着高火茶的干茶闻着,就直呼“好香”。

所以,在香气都不太出色的那个年代,桂皮香或许已经触碰到他们对岩茶香气认知的天花板。

况且,做出来的肉桂桂皮香明显,辛辣感强烈,极富男性铁骨铮铮的个性。

肉桂的骨韵明显,又符合武夷岩茶的“岩骨”一说,茶农、商人们便乐于把肉桂捧上第一的宝座。

很可惜,我们现在已经喝不到那时候传统工艺下诞生的肉桂。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略带焦苦的炭香与辛辣的桂皮香结合在一起,重口味到不行,却也如一记重拳砸在味蕾上,制造出源源不断的生津回甘。

好比川味火锅,一直让人欲罢不能。

《3》

后期,高香品种开始陆续培育出来,并被推广至武夷山种植。

那些高香品种展现出来的品种特征都是各种各样的花香,有“透天香”的黄观音,也有脂粉香极富的金牡丹。

绮丽的茶香四处弥散,武夷岩茶呈现出百花争艳之态。

肉桂倚仗着“桂皮香”,在群芳之中显得有些心力不从。

“香不过肉桂”这一说法,是否还能延续?

我们仍抓住肉桂的品种特征,且来分析一番。

所谓品种特征,应是这个品种区别于其他品种,是与众不同的、最有个性的特点。

喝茶人可以通过捕捉这个特征,来判断一款茶属于什么品种。

不过,这个特征并非一款茶唯一性的香气表达,只是这个特征占主导,最张扬,最具表现力,风头盖住了其他的香气、味道。

就像人的性格,活泼开朗的,或是安静内敛的,急躁的,或是缓慢的。

这也许是他们给到别人的第一印象或总体印象,但人的性格不是单一的,他们可能还有其它不被发觉的性格和脾气。

肉桂,桂皮香是它最大特色,但同时它的芳香因子里也有花香、果香的存在。

桂皮香更多的展现在滋味气息上,浓烈、辛辣,拿这个最个性的部分去跟高香品种较量,似乎要落下风。

可一旦肉桂体内的花香、果香爆发,杀伤力好像也不小。

比如做得特别出彩的花香桂,呈现出张扬的栀子花香、浓艳的桂花香、馥郁的玉兰花香,可吊打一众小花。

麻花觉得,“香不过肉桂”这句话,蕴含“肉桂香气丰富、多样”这层含义。

这些年,武夷山茶农特别执着沉迷于开发肉桂体内各种的香气,通过工艺的调整、改变,展现出肉桂香气极具多姿多彩的一面。

《4》

前不久喝到一泡令人惊艳不已的肉桂,带乳香,口感特别饱满细腻。

想起了“此刻尽享丝滑”的巧克力广告。

绵密、丝滑,入口即化,肉桂也有异曲同工的高级感。

据说这款肉桂因为长在坑底,缺少阳光,又要抵抗寒冷,因而在叶片表皮上生成厚厚的蜡质层,融到水里便有了油脂感。

比较感慨的是,肉桂这茶一直在刷新喝茶者的认知和体会,总是会不经意间给品者制作惊喜。

乳香并非少见,因为与桂皮香融入极好,让人有了不同寻常的品感。

肉桂的精神内核里好似有某种张力,有时平铺直叙,有时跌宕起伏,有时像一把剑直穿人心,有时又能把几种事物揉在手中把玩。

或许,“香不过肉桂”,还可以从更深层之处去挖掘。

肉桂好比放在你手边不断在翻阅的书,同样的章节,同样的词藻,反复阅读之下,总有不一样的感悟。

它的香,是感官上,同时也是精神上的。

对“香不过肉桂”的理解,到最后,也许是一个喝茶人在不断寻求突破的过程。

走出字面理解的局限,更能喝懂肉桂的茶香魅力内涵。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宠物兔吃什么草为主食

白玉髓是玉吗?玉髓和玉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