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黄杨木雕作品《寂静的山村》乃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倪成忠的作品。该作品连底座长约60cm,高约40cm,材料为对半剖开的缅甸黄杨木段,并利用其木材表面的自然状态,横立因势作写意巧雕。雕刻的主题是静寂的闲逸的山水村居。整个作品端庄古朴,淳厚苍拙,韵展气舒,浑然天成,于“形巧景致、技巧工简、意巧境阔”之中,达到了形简而意丰的写意画般的立体艺术效果。
形精巧而景雅致。当你驻足凝神远观这个作品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两座高远的山峰,连绵起伏,逶迤俊秀。当视线随着两峰之间的那个豁口往下探寻时,便发现幽谷里,溪流潺潺,地势平坦开阔处,汇集成湖,微风掠过,水波轻荡,似有“潮平两岸阔”之感。湖心栖一小舟,有人在独钓,而船头则指向岸上的一座小亭,将视线再平移向小亭的右方,那个背山临水,房屋依山而建的错落有致的山间小村跃然眼前,似乎正在绿树的掩映中,演绎着世外桃源的传说。原来,这个作品或者说就是这个木头本身,就是一幅风景秀丽清新的立体山水画,令人惊异!
技善巧而工简洁。写意木雕如同中国画的写意画,不讲究刀法刀工的精细精准,而是注重神态和意境的体现。作者凭借自己的意趣、经验和才情,在充分展示传统雕刻技法的同时,又巧妙地运用了中国画的线条留白手法,完美地诠释了多种技法融汇贯通的设计理念。在采用圆雕技法的同时,对村庄和树木的雕刻则是大胆地应用浅浮雕和高浮雕的技法,使得画面充满着层次感和立体感;采用散点透视法,使处于画面左下角的房屋结构,在俯视中呈现出向左上角倾斜的状态;在粗犷着刀完成对“村庄”的局部雕琢的同时,却以“留白”的手法,藉以木材表面的凹凸纹理、起伏肌势等自然特点,将“两山峰”之间、“村庄”左边的那个部位饰为空旷的水域,达到了“不似胜似”的巧妙境界。
意取巧而境宽阔。木雕所展示的这个群山环绕,峰峦叠翠,幽谷深深,湖水粼粼,岸林萧萧,村庄静谧,岁月静好的山水风光、溪畔山居,它似乎就是楠溪江畔的岭上人家,抑或是雁荡山下的章纶故里,抑或是还留在心中而时刻魂牵梦萦的生于斯的儿时水乡。不同的观者,可能便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作者自己所描述的“我雕刻这个作品,最大的愿望是,我希望我的后半生,能拥有这样的久违的有山有水的乡居。无论是清晨醒来,还是锄禾暮归,可以推窗远望,可以观湖看山,可以品茶刻木,可以独钓一湖风月……”
而收藏这个作品的主人看到的则是久违的乡情、乡味和乡愁,古村落被现代文明所改写,越来越商品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原生态的乡村,渐渐地远离我们,成为一种遥远的儿时记忆。因此,她把这个作品的名字改为《村遥忆远》,我很赞同她的这种感受。这个作品给不同的观赏者带来的是不同的感触和感悟,可见,好作品意境高远。
传统的乐清黄杨木雕是以圆雕为主要技法,讲究精雕细刻的民间艺术,重在工细。常见的题材为宗教、民俗、历史、生活等领域中的人物、鸟兽、花草等。倪成忠大师之前的木雕作品大多也是落入俗格,题材喜闻乐见,但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一直在尝试创新,以期在构思布局、主题创意、技法运用等方面获得新的突破。《寂静的山村》便是他大胆汲取中国画的写意表现手法和因材施艺的根雕技法创作而成的。
据悉,这件作品刚刚获得了第七届温州市民间文艺百花奖民间工艺提名奖,值得称道的是本次百花奖的木雕项提名奖仅有两个。这个奖项的获得,不仅是对倪成忠黄杨木雕创新技艺的肯定和鼓励,更是为乐清黄杨木雕的传承与创新拓宽了空间。做为倪成忠的老友,我很希望他这棵创新之树永远常青,在传承、创新、探索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为我们带来更多更为惊喜、惊艳、惊爆之作,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