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多山,那么多水,那么多村落,动了用脚去走近的念头。
山野徒步,让忙碌工作的间隙,多了些生活的气息与趣味。平日生活在自己固有的圈子里,在无形的圈子里,兜兜转转,信息被个人的认知偏好筛选了一层又一层,人、事、物仿佛也是圈子中设定好的模式,一个人在熟悉的环境里,舒适地生活着。徒步,似乎是刻意叫停默认模式的一种方式,走向大自然,走向一些人,走向一个人,际遇随缘。
曾以为,徒步重要的是征服了多少个山头、险滩,爬坡高度升高多少,走了多远的路,用时多少,可是渐渐发现,徒步令人着迷的是路上的风景、遇到的陌生人还有认识的自己。
人们从大自然中而来,时间久了,总要回到山野中,链接一下原始模样,让山间灵气补充滋养一番。山林,负氧离子含量高,在徒步运动过程中,大量被吸入体内,焕活身体,身体与大自然的气,形成了交换流转。
静谧的春山,阳光怀有暖意地泻下,风夹着丝丝凉意拂来,撩动了发梢,吹动了衣角,在林子里,随时寻一处空地,闭上眼睛,松涛涟涟萦绕耳间,此起彼伏,溪水潺潺,清雅悠扬。正应了范仲淹那句“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走着走着,山间野花的阵阵清香,散在风里,弥漫在山间小径上。山里的天,说变就变,一片云,也是一阵雨。蒙蒙小雨,飘洒在小路上,“润如酥”,滴落在冲锋衣上,悄悄地滴答,滴答。感官被大自然打开了。
徒步路上,永远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人们的背景迥异,人生轨迹大相径庭,因为对山水和徒步的相似热爱,在山里相遇。每个人有着各不相同的故事与认知,鲜活而丰富,一路有趣碰撞。不知是大自然的魔力还是人们之间无瓜葛利益, 抑或是徒步的人们大多本就是性情中人,一路可以纯粹简单地你来我往,被彼此心底里的善意包围。山里野路岔路偏多,带错路、走错路、重新走,也不会影响欢声笑语。同行的人们,彼此支持,快快慢慢,相互陪伴,享受当下。这或许就是山野徒步赋予的一种神秘默契。
徒步可以是一群人的探寻,也可以是一个人的静修。徒步一程,在山水中,终归还是要走向一个人。徒步路上,是与自我对话,旁观自我的最好时候。任由自己思绪飘荡,旁观它们像一辆辆疾驰的列车来来往往,不做挣扎全然接纳,然后专注当下每一步,一步步攀登向前。平静喜乐地处理与身心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
“朝碧海而暮苍梧”,山野辽阔,生活不息。呀,一不小心,又动了用脚一步步丈量大地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