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南京雨花茶的独特魅力:从历史到品饮全解析

10-29

南京雨花茶的独特魅力:从历史到品饮全解析


南京雨花茶,是江苏南京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属于绿茶系列,其种植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是中国经典名茶三针之一。冲泡后其滋味醇厚,回味甘甜,色、香、味俱全,是上等绿茶佳品。

茶史渊源

陆羽栖霞山采茶传说

其实,雨花茶历史最早可追溯唐代。在陆羽的《茶经》有所记载,更有陆羽在南京栖霞寺后山采茶的传说,现在的南京栖霞寺后山仍有试茶亭遗迹。

试茶亭

从唐代起,南京常有精品茶呈现,如中华门外牛首山曾产名茶“天阙茶”,香色俱绝。

清末民初《金陵物产风土志》、民国《首都志》、《白门食谱》等有记载。

民国年间,牛首山、栖霞山、五台山钟山仍产有名茶。尤是钟山云雾茶,“取山中一勺泉之水,拾山上之松毯,煮而食之,舌本生津,任何茶不能及也”!

栖霞山陆羽石雕像



栖霞山陆羽茶楼

在《茶经》中记述了《广陵耆老传》的故事。

说的是晋元帝时期,有一个老妇人,每天提着一壶茶沿街叫卖,因其茶‘’香气浓郁,滋味鲜醇‘’。很受百姓欢迎,都很喜欢买她的茶”来喝。奇怪的是,这老妇人一壶茶自清早卖到晚上,壶中茶汤却不见减少。老妇人把卖茶所得的钱都用来接济了孤苦贫穷的人。事迹被当地官吏知道后,便把老妇人抓进大牢。关进大牢第二天一早,狱吏发现老妇人不见了。

茶山

等到第二天提审时,发现她已经不见了。百姓传言这位老婆婆是一位茶仙。茶仙消失后,雨花台附近丘陵坡地长出了葱郁碧绿的漫山茶树。

雨花茶

清代时期,南京种茶范围已扩大到长江南北各区县。

雨花茶名称由来

传说南朝云光法师在石子岗设坛讲经说法,感应诸佛,天降雨花,落花化作泥,后石子岗周边丘陵谷地长出了郁郁葱葱的茶园标价。此地出产的茶叶便被称为“雨花茶‘’

解放后,江苏省的茶叶专家和制茶技艺大师在中山陵茶园,选择上等茶树鲜叶,经过反复改进试制,炒制出了‘’条索竖直,翠绿挺拔”的绿茶。

中山陵茶厂

1958年,江苏省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制新品绿茶向建国十周年献礼,当时由中山陵茶厂制茶专家和制茶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精心采摘细心炒制,制出‘’形如松针、翠绿挺拔、白豪俯身‘’的干茶制品。

干茶

并定名为“雨花茶”,意思是让人饮茶思源,不忘初心。以此来纪念革命先烈忠贞不屈、万古长青的革命精神。雨花茶不仅名字美丽,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雨花茶发展历程


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茶,“润州江宁县生傲山”。据考证,傲山在今南京东郊。

明代李日华《六研斋二笔》卷二所载“摄山有茶坪。茶生榛莽中,非经人剪植者,唐陆羽入山采之,皇甫冉作诗送之”。这首著名的茶诗就是《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为纪念陆羽栖霞山采茶、制茶、试茶,栖霞寺山僧建造了造试茶亭。

南宋周应合《景定建唐志》卷十九《山川》有:“白乳泉,在摄栖霞寺千佛岭下。昔因人伐木,始见石壁上刻隶书六大字,曰‘白乳泉试茶亭’,不知得名于何人”。而且在现在的南京栖霞寺后山上,我们会发现有个茶亭依然矗立在该处,由此可以看出雨花茶的历史是十分悠久的。

明代顾起元《客座赘语.茶品》记载:植茶“惟摄山之栖霞寺、牛首之弘觉寺、吉山之小庵,各有数十株,其主僧亦采而荐客”。可见,除城东北传统产茶地栖霞寺外,城西南部的牛首山弘觉寺。

乾隆《江南通志.物产》记载:“江宁天阙山茶,香气俱绝。城内清凉山茶、上元东乡摄山茶,味皆香甘”。

清末,江宁府在钟山南麓建立了中国首家茶叶科学试验和生产茶场_江南植茶公所。

1906年,江苏茶政盐务道员郑世璜去印度锡兰考察茶叶种制后,在紫金山麓霹雷涧(又名霹雳涧)开荒试种茶树,建立江南植茶公所,仿照印度、锡兰新法培栽茶树茶园近170亩。

1931年,宋美龄为了点缀中山陵园的周边环境和发展茶叶生产,在灵谷寺梅花山美龄宫一带种植了300余亩茶树,设立总理陵园种植厂,仿制西湖龙井,茶园后来在全面抗战期间被毁坏。

1949年后,中山陵园茶园恢复到百余亩,并创造出“茶梅共生”的生态环境,生产的春茶具有特殊的梅花芬芳。

解放后雨花茶的创制成功后,极大地促进了南京茶产叶生产。

1959年,南京当地从福建广东调进大批茶苗、茶种。1960年,南京郊区茶圃增加到2704亩。

1974年,国务院提出“全国要培养100个年产5万担茶叶的重点县市,作为茶叶生产基地”。南京郊区植茶面积达2358亩。总产量近29.05吨。

1988年,雨花茶种植茶园已扩大南京全市范围。

到1996年,当地先后制定实施了“雨花茶市级、省级地方标准”。南京雨花茶产逐步标准化、规范化。中山陵园茶场等6个重点雨花茶生产企业,机械化生产成功并在全市推广。

到1999年,南京雨花茶机制生产线达250条,年产雨花茶167吨。

雨花茶产地自然环境

中山陵雨花茶茶园茶树栽培采用双行密植条载,创造了“林茶间作”的生态种植法。中山陵茶园茶树栽植于梅花山、梅花谷山岗丘陵与谷地,空气质量优良,早春的梅花林花枝繁茂,形成了恰到好处的遮挡,为雨花茶提供了适宜生长的漫射散光。梅花怒放时,正值茶芽萌发。茶叶通过吸附梅花香气形成了独特的花香。梅花凋零后为土壤增添了养料。在梅林间广植茶树。造就了优美的梅茶园林生态环境,实现了梅茶相映生辉,相得益彰的效果。

中山陵茶园

由于茶叶需求量增大,南京雨花茶的产地分布,由原主产地中山陵地区和雨花台风景区扩大到栖霞浦口、江宁、江浦六合溧水高淳各区。茶树大多种植在丘陵黄壤岗坡地上,土质好,水分足。种植地区岗峦起伏,海拔约60米上下,土壤黄棕色、土质酸性,年均气温15℃左右,无霜期长达225天,雨水充沛,年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南京江南地区特有地域自然环境与气候非常适合雨花茶的生长。

品质特征

干茶

雨花茶干茶外形短圆,色泽幽绿,条索紧直,形如松针、锋苗挺秀、带有白毫、香气浓郁。

冲泡后香气清雅,如清月照林,色味幽远。茶汤绿透银光,滋味醇和。

采茶制茶

采茶

精采茶叶“对炒制好茶非常重要,为保证鲜叶鲜嫩均匀度,雨花茶一般在清明节前后采摘,采摘的茶叶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茶叶长2~3厘米。采摘方法采用提手采摘法,即掌心向下,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鲜叶上的嫩茎,向上轻提,芽叶折落掌心,投入茶篮中。不得捋采、抓采,也不能带老叶干叶或杂物。标准为芽叶成朵,不能采碎,不带蒂头。鲜叶要轻采轻放,用竹篓盛装,竹筐储运,防止重力挤压。

干茶炒制

雨花茶制作技艺已被列为非遗项目,分为摊青,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等工序。

青叶


炒青炉灶

手工炒制使用的是传统的炉灶,5个炉灶呈梅花形状排列,共用一根烟囱,俗称“梅花灶”。技术娴熟的老师傅一锅出毛茶2两。

炒茶木材

用于烧火的木柴主要是松木槐木,松木油脂含量高,适合“发火”,提升温度;槐木适合“熬火”,即低温时使用。手工制茶时代,制茶师傅烧火的水平也非常重要。

干茶炒制


茶叶的色、香、味、彤在制作过程中变化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把雨花茶炒制成大小整齐的条索松针形状,比起扁平单叶的龙井茶、卷曲干叶的碧螺春茶的制作技艺,要求更高,技艺更精。

雨花茶炒制是工艺性很强的制茶技术。包括精采茶叶、轻度萎凋、适度揉捻、整形干燥等重要环节。这样的工艺也导致雨花茶产量不高。上世纪80年代南京一年雨花茶的产量也就60斤左右。那个年代想喝点中山陵茶厂的雨花茶,难度还是很大的!

雨花茶文墨文化

雨花茶香韵味也得到文人墨客的称赞,并留下了许多诗词墨迹。

唐陆羽入山采茶时,皇甫冉作诗送之”。这首著名的茶诗就是《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采茶非采绿,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

著名书法家沈长波先生为雨花茶撰联:

浅饮一杯春

鸿渐栖霞访绿叶,

雨花浦口润名茶。


作为中国经典名茶,南京雨花茶已经成为南京一抹清香的城市名片。待到韶光如许 ,来梅花山里,花前亭下一起赏春光,浅饮慢啜一杯雨花茶!

1. 姚国坤著,中国名优茶地图 上海文化出版社

2.姚松涛编著,中国茶品鉴掌中查,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3 .悠悠雨花茶 · 中国质量新闻网

4.南京雨花茶 百度百科

5.浅饮一杯春 荔枝新闻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比熊犬多少钱一只

牡丹石头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