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洞庭碧螺春:特种绿茶的入门知识普及第14篇

03-24

洞庭碧螺春:特种绿茶的入门知识普及第14篇

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讲到了绿茶细分领域中的特种绿茶——庐山云雾。今天我们讲另外一个特种绿茶——洞庭碧螺春。

洞庭(山)碧螺春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我特别强调了一下是洞庭山,因为好多人以为洞庭碧螺春来自于洞庭湖。

根据国标《GB/T 1895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规定,洞庭碧螺春是指在的产地内,采摘传统茶树品种或选育适宜的良种进行繁育、栽培的幼嫩芽叶,经独特的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纤细多毫,卷曲呈螺,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为主要品质特征的绿茶。


洞庭碧螺春原产于江苏省苏州吴中县太湖洞庭东山与西山(西山现在已经改名为金庭,因为“日落西山”寓意不好)。洞庭东山是一个太湖的半岛,洞庭西山是太湖中最大的岛屿。

该地气候湿润温和、常年云雾弥漫、特别是起雾时茶园风景宛如画中。良好的自然条件也为碧螺春茶的生产与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历史


碧螺春茶历史悠久,大约已有1000 多年历史。

早期碧螺春还不叫碧螺春,而是“洞庭茶”或“吓煞人香”。其实从“吓煞人香”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早期的碧螺春的香气是如何之好。

至于碧螺春的叫法是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有人上贡了这款茶,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亲赐“碧螺春”茶名。



产地


根据国标《GB/T 18957-2008 地理标志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规定,产地为吴中区太湖洞庭东山、金庭镇(原西山镇)及吴中区其他部分地区。



分类与品质特点


洞庭碧螺春按产品质量分特级一等、特级二等、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级别。各等级设

一个实物标准样,实物标准样为该级别品质最低界限。

其主要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纤细、色绿隐翠、茸毫披覆、卷曲似螺,具“蜜蜂腿”的特征;内质汤色嫩绿,香气鲜雅、兰韵突出,滋味鲜醇、回味绵长,叶底柔嫩。


鲜叶要求


碧螺春茶的采摘,要求采得早、采得嫩、采得净。采摘时期从春分前到谷雨为止。谷雨

之后采制的不能称为洞庭碧螺春。



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鮮叶拣剔→杀青→揉捻→初烘→做形→提毫→足干。

传統加工工艺流程

解叶拣剔→杀青→热揉成形→搓团取毫→干燥。



传统加工技术


碧螺春手工炒锅为 60 cm 的平锅,一锅到底,全程历时 30~35 min。

1. 鲜叶拣剔

采后鲜叶放在室内洁净的竹匾或竹席上,置于阴凉处,边拣剔边摊放。摊放厚度一般为 3~5 cm,拣剔摊放时间为3~8h完成。

2. 杀青

在炒锅中进行,每锅投叶量 500~600 g,锅温 190~220 ℃,锅心初见白时投叶(也可以用手背感受温度)。鲜叶下锅后,用手迅速旋转反复抛抖。抛闷结合,先抛后闷,多透少闷。做到捞净、抖散、杀透、杀匀。同时,杀青锅温也要严格掌握,既要防止红梗红叶,又要防止烫焦。杀青时间3~4 min,达到叶质柔软,略有黏性。叶片暗绿,青气消失,茶香显露,失重约 25%后转入揉捻。

3. 热揉成形

锅温降至 65~75 ℃时,用双手或单手将叶沿锅壁盘旋揉转,使叶团在手掌和锅壁间滚动翻转,方向一致,不可倒转。开始时,揉 3~4 转抖散一次,以散发肝团内水汽,防止结团,以后逐渐增加旋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基本形成卷曲紧结的条索。

热揉的操作要点:①保持小火加温,边揉边抖。②先轻后重,用力均匀。

4. 搓团显毫

当锅温降至 55~60℃,一锅揉坯分成几团,即将茶置于两手掌中搓团,每团搓 4~5 转,搓好团后放在锅内定型,再搓第二团,第二团搓好后与第一团一道解块抖散。如此反复操作,边搓团,边解块,边干燥。搓团方向一致,不能逆向,用力均匀,注意轻-重-轻的原则。锅温依次为低-高-低。

5. 干燥

锅温50~60℃,将搓团后的茶叶在锅中轻轻翻动,达到有触手感时,将茶叶均匀摊在洁净纸上,放锅中再烘一下,即可起锅。干燥经历5~6 min,当含水量降到 6%~7%时出锅。



备注:

1. 碧螺春一大特点就是白毫显露,并不是“发霉”。一般情况下茶的芽头越嫩,白毫越显。

2. 买洞庭碧螺春需要注意别买到四川碧螺春,因为四川碧螺春单论外形,似乎比洞庭的好看。如果不是常喝或当地人,很难区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可以点击我的主页查看。

红纹石有收藏价值吗

德文卷毛猫价格多少钱一只幼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