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浐风烟函谷路,曾经几度别长安。”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长乐亭留别》里的名句。自长安东出,沿古函谷路而行,可抵潼关。潼关北临渭水、黄河,南靠秦岭。潼关通常被看作秦岭的起点,为关中东部的门户。
秦岭潼关段全长28.7公里,东起西峪,西接牛头岭,有大小峪道17条。在这其中,大而有名的峪道属西峪、桐峪、善车峪、太公峪、麻峪、蒿岔峪、潼峪这7条。潼峪位于秦岭潼关段最西端,峪内有河,因河谓之潼谷水,故称此峪为潼峪。潼关东部有“桐峪”与其发音相似,当地人遂称此峪为西潼峪,以免混淆。
西潼峪口位于潼关县城南10公里处。峪道全长15公里,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1公里,平均宽2公里。潼洛公路穿峪而过,顺路翻过秦岭,可到洛南。西潼峪内植被丰富多样,四季有长青松柏,三季有鸟语花香,林木繁茂,野果满山,地下藏金储宝,黄金生产久负盛名。
如果天气晴朗,不必行至西潼峪口,站在潼关县城空旷处,仰头南望,即可见一山峰,昂霄耸壑,陡峭秀丽。该山峰位于潼峪西侧,呈扁圆形向外突出,这就是佛头崖。佛头崖海拔1806米,因山中常年云雾缭绕,又名白云山。佛头崖素有“关南名胜”“西岳第二奇山”之盛名。峪内有佛崖寺,为古今游览胜地。
进入西潼峪,到处是葱茏蔽日的树木。走过一条石阶缓坡,来到佛崖寺,眼前突然一亮,景色为之突变。满沟方形巨石,如房舍,如亭台,如货柜,如船舱,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构成一个奇特的石头世界,小路上也尽是火柴盒大小的方形石子。据说汉光武帝刘秀与王莽曾在潼峪大战,盛传潼峪口内有刘秀藏马石,但看来看去,终不知是哪块巨石在岌岌可危时曾助刘秀力挽狂澜。
山谷里,灌木郁郁葱葱,茶杯大小的黄色野玫瑰,指头长的喇叭形丁香色野紫荆花,白得像云一样的毛黄栌,接连成片,如彩霞、似锦绣般飘落山间,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甜美的味道。“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有风吹过,树枝树叶摇动,沙沙作响,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幽谷中空气纯净,花香浓郁,恍若仙境。
登佛头崖的山路陡峭狭窄,蜿蜒崎岖。经狮面石、神龟石后,又遇两块巨石阻挡。其一凿有脚窝,可踏实攀爬,登第二块却是考验。此处凌空架起软梯,一旁石崖上刻有三个大字曰“步云梯”。步云梯铁链连接,踩上去晃晃悠悠,脚下是深不见底的石头夹缝,真乃若步云梯,名副其实。登梯而上,有一平台,可站十余人。立于此处,或望山峰,或窥山谷,呐喊歌唱,一呼百应,回音激荡,经久不息。
小路沿着山谷拐来拐去,再见巨石,另刻三字:“十八盘”,或指道路羊肠九曲,盘旋弯多之意。但此处山花更盛,前面说过的毛黄栌,其花朵更如盛开的洋槐花,一簇一簇的,一片片绿,一团团白,让人目不暇接。山道旁一树树怒放的梨花,那一串串花朵不是垂挂而下,而是直直地伸向天空,似有凌云之志。在这里,如见鲜艳的黄色花朵,就不再是野玫瑰了,而是成片的棣棠花。棣棠形如玫瑰却少了那些尖锐的刺,其叶翠绿,像用丝绸做就的五角星,精巧秀丽。棣棠金花满株,原生态地开在两侧的山坡上,野趣盎然,尤为雅致。这里仍有野紫荆,它不畏高寒,嫣然绽放在山道两旁。一边赏花,一边攀爬,路径曲里拐弯,方知绕来绕去,“十八盘”之名绝非夸张。
山崖下有黄龙洞,渴了,喝几口从洞里掬起来的泉水,晶莹甘洌,沁人心脾。登山的小道,掩映在青山绿树中。拨草寻路,却见不知名的野花中,夹杂摇曳着一根根窄细而长长的绿叶。这种初发叶片酷似野蒜,却开着紫色小花的植物,在草丛中最不起眼,最容易被人忽略,它却有一个顶天立地的名字:远志。远志是一味中药,有益智安神等功效,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失眠等,李时珍曰:“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
磕磕绊绊,继续前行。山体上,裂纹纵横交错,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鸭子浮水,有的像苍鹰觅食,有的如懒猪酣睡,有的似巨龙冲天。有石如玉兔呈祥,扑朔迷离,也有石如下山猛虎,张牙舞爪,一路走来,不由得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在西潼峪造就石质的动物乐园。
绕过石缝里生长的盘旋如龙的千年古松,登上顶峰远望,群山苍茫,古木参天,俯视西潼峪道,连绵起伏,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彩带。远处,黄渭洛三河交汇处依稀可见,风陵渡、中条山尽收眼底,城市乡村,星罗棋布,阡陌纵横,道路逶迤。奇观异景入眼,微风扑面而来,顿时心旷神怡。
佛头崖峰顶圆弧形,状若巨大的馒头,或如一把徐徐张开的折扇,而人们却喜欢说其像个佛头。崖峰两边各有一山,一灰黑,一青绿,佛头崖夹于其中,峰顶茂盛生长的草木浑如贴着头皮长出的毛发。如果细细打量,灰白色的佛头崖,却似多个人像拼凑组成。南边山崖有裂缝一道,切出相对独立的一块,像有人在仰头望天,其下巴扬起,嘴角鼻翼棱角分明,其余部分如果下功夫端详,就是群体活动的景象;有人低头欠身,有人拱手而站,有人拊掌大笑,有人昂首挺胸,种种形态,活灵活现,让人不禁疑惑此崖到底像人还是像佛。路边石壁刻诗一首:“崖像佛头峰似身,星移斗转隐神魂。忽闻山际白云绕,潼塬即雷雨纷纷。”此诗也许可为注脚,观赏佛头崖,切勿分割成块作结论,局部应服从于整体。
佛头崖是后人的称呼,西潼峪里的这座奇峰以前叫做松果山。
《山海经·卷二·西山经》有云:“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而钱来山“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铜。有鸟焉,其名曰螐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山海经》里提到的钱来山,应为今河南灵宝市境内的亚武山,山上多松树,山下多洗石。洗石者,含碱之石,能溶解污垢,也许就是今人所称的“料姜石”吧。书中说钱来山西四十五里是松果山,濩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渭水,山中有铜,山上有鸟,形貌似山鸡,黑羽红爪,此鸟入药,能治疗皮肤干裂起皱,有美容效果。根据以上描述看来,所谓的松果山,就是今天的佛头崖。今西潼峪内有河,佛头崖下有铜矿,均与《山海经》内的描述相合。文中提到的螐渠,应是现在的黑鹳。这种鸟“黑身赤足”,目前仍生活于潼关附近的小秦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再读此经,文中说:“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松果山之西六十里,乃华阴境内遐迩闻名的华山。由此再证,古之松果山即今日西潼峪内的佛头崖,确定无疑。
《山海经》是一部早期的地理著作,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人们认为《山海经》成书于战国到汉初这段时期,故“松果山”之名在秦汉时已广为流传。松树耐瘠薄干旱,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是在秦岭成片生长的主要树种,西潼峪内也是随处可见。松树雌雄同株,所开的花为球花,雌球花为绿色或红紫色。传粉后,球果开始缓慢发育,一般在第二年的夏末和秋季成熟,这就是松果了。松果别称松塔,内有松子。松子清香,可炒食,南朝萧绎《与刘智藏书》中曰:“松子为餐,蒲根是服。”唐杜甫《秋野》诗之三亦云:“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松子可作药用,有祛风止痛、消炎止血、滋养强壮的功效。古人认为食用松子可延年益寿,此山得名“松果”,也许是一种特别的关注。
在以后的岁月中,斗转星移,地形变化,松果山峰顶倒塌,坡势渐缓,又因西潼峪内屡建寺庙,香客众多,就有人觉得自远处眺望松果山,半圆形的峰顶更像一个佛头,额、眼、鼻各个部位十分清晰。约从唐贞观年间,佛头崖的称呼日渐响亮,久而久之,闻名遐迩。如今的人们,只能去古籍中寻找松果山的踪迹。
西潼峪峪道深邃,灌木丛藤,茂密如织,更有泉水淙淙,大大小小的溪流越林穿沟,欢快地在草丛中、石缝里流淌,溪水清澈,晶莹透亮,绵延不绝,静泻默走,汇聚成河。驻足观看,溪流中,河道里,可见成群结队的小鱼在悠闲自得地追逐嬉戏。伴随着溪流一路走来的,还有一簇簇茂密生长的菖蒲,它们青翠葱茏,如兰如韭,一片片墨绿。溪水流到哪里,菖蒲就长到哪里。这种历冬不死的野草,实际上也可看做西潼峪之一宝,菖蒲叶有清香,可以提取芳香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它与兰、菊、水仙并称“花草四雅”,据说服食菖蒲可益寿延年。菖蒲喜阴,喜湿润还喜净,如欲在家种植,据说极难培养,把菖蒲养得焦黄枯死的大有人在,而在西潼峪道里,浅浅的水,凉凉的风,正适合菖蒲生长,遍地青翠,自然生香。
空明澄清的河水越聚越大,河道越来越宽,蜿蜒迂回,奔流出峪。上面说过,《山海经》中有“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的记载,《水经注》中也说:“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水古称“濩水”, 因“潼激关山”,故名潼河,又名“通洛川”,亦作“潼洛川”。该河自西潼峪内流出,经安乐村、东街子、老洼沟、青云湾、五虎张、南刘村、北刘村、周家村、苏家村,穿老县城注入黄河。
潼河河道长约24公里,有支流蒿岔峪河,源于甘斜洼,华州大地震后,因地形变化,其水与南北走向的天险深谷——禁沟贯通一体,于苏家村王家园处汇入潼河。
受季节和雨水的影响,潼河河面时宽时窄,水流时缓时急。一日之中,时间不同,风景各异。晓露未干的清晨,河水清凉,河面平静如镜,能清晰地照出人影,河底五颜六色的沙石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阳光普照的中午,河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绿树繁花,波光粼粼,涟漪荡漾,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待夕阳西下,落日余晖,岸边游人如织,晚霞照映下的潼河,流光溢彩,更加妖娆。潼河水流潺潺,四季不息,人常说一方水养育一方人,潼河不仅滋润着两岸的农田,也曾是潼关古城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说,没有奔腾不息的潼河,就没有潼关古城的繁华。而正是由于潼河水的浇灌,才有了久负盛名的当地特产“铁杆青笋”。
青笋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蔬品种,其茎质脆、嫩,水分大,味鲜美。而粗壮结实的“铁杆青笋”由于味道独特,适于加工,成为腌制酱笋的最佳原料。
据清代《内文献》记载:“陕西潼关久著历史,而城内外潼河沿岸水土优美,所产之酱笋酱菜为全省之冠。清时列为贡品。万盛源自清道光年间,专制新品,历百余年,精益求精。”潼关酱笋之所以久负盛名,除独特的加工方法外,更与其选用的原材料有很大关系。潼关气候温和,各种作物生长期长,土地肥沃,又有常年奔流不息的潼河水浇灌,所产青笋挺直坚实,个大皮薄,粗壮肉嫩,清脆可口,上下粗细均匀,叶黄,外皮白,内皮硬,为优质莴笋,号称“铁杆青笋”,是制作酱笋的理想原料。潼关酱笋红褐透亮,酥脆鲜嫩,风味独特,食之开胃,且耐于长贮,最宜佐餐,素有“十里放香”之美誉,其做工精细,选材极为考究。为此特设地域保护,所限定的青笋产地均为潼河水浇灌区域,并要求铁杆笋成品以粗细均匀、指甲掐不动者为准。
源于西潼峪槐树庙附近的潼惠渠,让潼河水破峪而出,流向吴村原上各村,滋润着万顷良田。潼惠渠使潼河水发挥了更大效用,而其始建于何时,世人却各执一词,至今尚无定论。《潼关县志》中有1944年曾对该渠进行改扩建的记载,这次整修使渠道总长增加到15公里。据说,当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老城需要搬迁时,选址何处费了一番思量,后决定新城建在吴村原。之所以青睐此处,盖因吴村原上有潼惠渠,有源源不断的生活用水。几年后,潼关老城不复存在,曾经的雕梁画栋,飞檐曲槛,昔日繁华皆成尘土,但潼河水依旧清澈,潼惠渠水依旧哗哗流淌,所到之处,无不欣欣向荣。1960年,县城迁移新址后,曾两度对潼惠渠进行改扩建,渠道延伸到原下各村。
秦岭地区堆金积玉,物华天宝,西潼峪内金、银、铅、石墨、大理石、蛭石等多种矿物资源均有分布,藏量丰富,故有民谣说西潼峪“南屏有个银子窖,北屏有个二郎庙,谁能寻着二郎庙,银子就能得几窖”,在人们心目中,西潼峪内光芒四射,充满珠光宝气而又不乏神秘色彩。《山海经》中说峪内多铜,传峪内佛头崖下确有铜矿,当年,官府曾兴师动众,组织人力进峪开采,却因矿苗未成熟而终止。清代还有矿师勘查,立石为记。也有人说,“铜”与“潼”同音,潼峪是因铜矿而得名。
然而,提起西潼峪,人们最为关注的还是峪内的金矿,其黄金开采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多年位居全国三甲。黄金是人类发现的一种贵金属,如果说,远在5000年前,古人就已开始挖掘和利用黄金的话,那么,在潼关、在西潼峪,随处皆有古人开采金矿的印记,以及当年的矿洞遗址,更有北宋崇宁三年(1104)的矿洞石刻为证。潼关境内最早的金矿矿口就在西潼峪内。不过,对于黄金这一稀有贵重金属来说,由于具有货币属性,历朝历代都将其作为财富的象征,古代官府曾屡屡禁止庶民开采利用。清康熙《潼关卫志》中就有潼关卫指挥使盛德与矿民争斗的记载:“嘉靖二十九年矿寇猖獗,公率兵击之,兵溃,公奋力战,遂为贼害。”千百年来,与黄金矿藏伴随着的,并不全是膏粱锦绣,钟鼓馔玉,更多的是刀光剑影,暗抢明争。
潼关金矿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第一家国营黄金企业,1976年6月筹建。次年,潼关金矿与洛南铬矿合并,1984年升格为冶金部潼关金矿。1990年4月,更名为中国黄金总公司潼关金矿,1991年8月,重新更名为陕西潼关金矿。该企业在西潼峪设有4个采矿坑口,早期,从坑口运矿采用小型人工矿车,1982年后,改用电机车牵引运矿,坑口到生产区之间,建成了简易公路。矿石运出坑口后,经高索运到公路边,然后用专用载矿汽车运到生产区,进行选矿、冶炼。金矿开采鼎盛时期,该企业在岗职工达3000余人,采、选、冶技术均为当时国内先进水平。那时的西潼峪内,人声鼎沸,各种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景象。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受各种因素影响,企业陷入困境,于2002年被依法宣告破产。
如今,西潼峪内仍有开采黄金的企业在运营,但已物是人非。当年的潼关金矿,已辉煌不再,结束了历史使命。峪口的潼关矿山公园,还在回顾当年的风风雨雨,讲述着峪道里的故事,让人们了解黄金生产的来龙去脉。峪道内仍可见旧时的采矿坑口,四周长满了青苔和杂草,几被茂盛生长的绿植覆盖。洞内怪石嶙峋,不知所深几许。
俱往矣!近年来,西潼峪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乱采乱挖矿石的现象得到彻底根治;如今的西潼峪,山清水碧,林木蓊郁,清逸秀丽,生意盎然。金光闪闪的西潼峪,南倚华山之神秀,北望黄河之浩荡,满怀着转型发展的生机和希望,正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铭昱 2022年12月10日《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