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揭秘宣统年月银元宝的稀有存世量

08-31

揭秘宣统年月银元宝的稀有存世量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统治结束。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年号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称“康德皇帝”。1945年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银锭是汉代开始出现的古代货币,但是由于数量较少,故流通不广,至明代时较为盛行,但一直到清代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并以“两”作为单位,合称“银两”。除了“银两”外,还有一个更为文雅更为标准的词汇——“纹银”,这是清代对足银的官方称呼,是清朝法定银两标准成色,缴纳钱粮等都以纹银为标准。

虽然中国历代对银锭的铸造及发行都没有统一严格的规定,允许官宦门第和贵族富商自由铸造,但一般来讲,特别是清代以前,银锭的造型却基本只有几种:汉代银锭的器型为饼状;唐代一般是长方形条状,同时有饼状和船形;宋代银锭的器型以铤为主,与唐银相比形态变宽、变厚,正面四角微翘,呈砝码形,两头两个圆弧成束腰形;辽、西夏、金的银锭器型与宋差不多;元代银锭的器型与宋出入不大,无铭文锭的区分是周缘翘起,中间内凹,多数元锭没有铭文;明代银锭的器型长度较元代变短,而厚度却增加,束腰已较小,两端的弧形消失,周缘增高,特别是两端更加突出,形成一个双翅。

为了保证银锭的质量,表示对经手铸造的银锭负责,许多银锭上都留有铭文。内容大致包括银锭铸造的时间、地点、官员及工匠姓名等,由于时代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

这枚银锭为清代宣统年寿张县银锭(图1),银锭呈束腰船形,长120毫米,宽61毫米,高81毫米,重1884克。银锭戳印(图2)深峻工整,字体刚劲有力,两边竖书汉文“宣统年月”、“大祥银炉”,上横书汉文“寿张县”字样;包浆淳厚、形制规范、色泽温润自然。锭面中心微凹,锭底及周边有蜂窝孔和细密状水波纹,蜂窝孔深浅不一,口小洞大圆润光洁,蜂窝内可见金属光泽且气泡所留呈态自然。银锭两侧有很规整的弧形,弧形由底两侧至翅尖,弧度较高,个别磨损严重处呈黑色且使用布料等无法轻易擦除。寿张县为山东省西首一个古老的县邑,几千年来,由于河水的徙变而频繁迁移。清代一两一般为34至38克之间,这枚银锭自重1884克,其称量货币价值当为50两。

元宝的货币作用,一直流行到清代末年,直到民国二十二年退出货币领域。

缅因猫图片

米芾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