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粤北文物考古工作站(河源站)有了个重大的发现。他们前往广东省河源双江镇增坑村野猪坑自然村进行野外考察,原本他们的目的是进行菊石化石的采集,但有研究员在万绿湖畔发现了一块奇怪的化石。
这块化石嵌有众多凸起的“圆点”,长约43厘米,宽约32厘米,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化石,但本能的感觉不一般,于是将其捡拾回河源恐龙博物馆。
经过中国地质大学地学科普专家沈烈骏鉴定,这居然是一块十分罕见的形成至今2.5亿年前的三叠纪的“雨痕”化石!这可新鲜了,我以前从未想过雨水的痕迹也能形成化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种神奇的化石。
雨痕化石是一种地质特征,其特征是具有轻微凸起边缘的小火山口状凹坑,这是雨滴撞击软沉积物表面的结果。
雨痕化石的形成始于一场暴雨,在遥远的过去,暴雨将雨点狠狠砸在泥地上,形成了圆形的雨滴形状。当保留着雨滴形状的泥土随着地壳下沉,各种沉积物就会将其掩埋,并在亿万年之后硬化成岩石,称为凝灰岩。当新时代的暴雨侵蚀了上覆的凝灰岩,就会暴露出水滴的化石。
但雨痕化石的真实性和意义其实是饱受怀疑的。怀疑论者的主要是:雨水是大范围高密度落到地面的,但雨痕化石的雨水是分散的;使在暴雨期间在泥浆中形成雨的痕迹,但更多的降雨最终会破坏它们;怎么断定所谓的雨痕化石不是泥浆中上升的气泡?
但怀疑论者还是少数,大部分科学家都对雨痕化石的作用感到欣喜。
世界各地发现了众多的雨痕化石,这些化石对研究当地的气候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比如在河源发现的这个雨痕化石,就可以通过地质学研究,揭示出远古大气层的演变。尽管这个化石的研究还在进行,但我们可以用南非普列斯卡发现的27亿年前的雨痕化石作为案例,展现雨痕化石的作用。
2012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物理学家桑乔伊·索姆对南非普列斯卡发现的雨痕化石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用激光扫描雨痕化石,并将这些凹坑与今天洒在类似灰烬层上的水滴形成的凹坑进行比较,他们得到了结论:太古宙的大气密度比现在要小得多。
27亿年前的气压至多是目前水平的两倍,该决定的关键是雨滴大小。这些雨痕化石是根据古代雨滴的大小和速度形成的。因为大气会拖累雨水,根据它的大小限制其下降的速度,如果可以确定古老雨滴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大气可能有多厚。
会造成这样气压差异的原因是当时的太阳的辐射较少,约占其当前辐射量的 85%,因此对地球的加热速度较慢。而当时的地球只是一个富含温室气体的大气层,在比现在更快的地球自转速度影响下,雨水会落下得更快。此外,由于大气中缺乏大量氧气,这些都可能会降低大气压力。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小小的一块雨痕化石的意义有多重大。
早期的地球简直就像一个外星世界:这里没有植物生命;月亮绕得更近,推动了更强的潮汐;太阳辐射小。因此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可能有助于科学家识别其他行星上的生命。
不讲的那么大,起码也能更好地了解温室气体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