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海洋传感器——海洋主题科普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既是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参与海洋科普的一次尝试,亦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首次展现。
海洋定义了这颗星球的色彩,这是一片完全连通的巨大水体,产出地球50%以上的氧气,几十亿人傍海为生,并借助它完成了90%的全球贸易。然而气候的变化、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活动等也在造成全球性的海洋生态危机。人类从未征服海洋,甚至并未真正了解海洋——我们对海洋的了解集中在深度200米左右的最上层水域,而这层海洋仅仅占海洋总量的极少一部分。
导览现场
上世纪20年代建校之初,厦门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文昌鱼研究成果见诸《Science》期刊。百年来,海洋学者们前赴后继,开展的科研工作不胜枚举,我们在此所能展示的仅是冰山一角。透过这些时空切片,我们可以一窥海洋科学研究的意义。
海洋观测是海洋科研的基础,今天的海洋观测有赖于不计其数的观测设备末端——传感器来采集获取海洋数据。本次展览以“海洋传感器”为名,既是凸显海洋观测的“神经”末梢,更是在呼唤人们的海洋意识。传感器不只是在收集与传输数据,更是对海洋的感同身受,是传递珊瑚的危机,是共情红树林的遭遇,是倾听鲸的声音。
导览现场
2023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师生来到福建省东山岛,在澳角渔村中从事科普壁画创作,其间参观了厦门大学东山太古海洋观测与实验站(简称东山站),近距离接触到了海洋科学的专业知识与科研现场。
2023年8月,中央美院部分师生再次来到东山站,参与70.8海洋媒体实验室主办的少年蓝色先锋培养计划,同时与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合作开展了国内较早的科研机构艺术驻地项目。驻地期间,艺术家们参与科研工作,学习珊瑚保育的知识、理解生物育种的原理、跟随调查船经历狂风暴雨。与此同时,艺术家们也与科学家们互相启发,共同创制了一批海洋生态艺术作品。
观展现场
此次展览意在向公众传递实验室里正在发生的事情,捡拾渔村生活的点滴,搭建科学与艺术间的桥梁,触发海洋意识的觉醒。
据悉,展览期间将邀请厦门大学海洋科学领域的科学家来校举办系列科普讲座,首场讲座定于开幕日当天。希望通过这些讲座带领大家了解海洋科研工作,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之间两相交映的可能性途径。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