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相信很多朋友对电影<<城南旧事>>里的主题歌记忆犹新,随着音乐的响起,影片中留着齐耳短发,大眼睛的"英子"唱出了离别的哀伤。激起了无数人的共鸣,这首词百年来广为传唱,成为绝唱。
我们也曾年少轻狂,在岁月静好时,以为世界上一切美好都将是永恒。
但我们慢慢长大,才逐渐发现,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曾经发愿要报答养育之恩,白发苍苍的父母都已经消失不见。
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对离别的无奈、依依不舍和苦痛,真可谓是"伤离别"。
这首词的作者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弘一法师5岁丧父,39岁出家,是我国当代四大高僧之一。
这首词创作的背景是李叔同在与好友许幻园分别时写的,李叔同曾与许幻园、袁希濂、张小楼、蔡小香他们结成了好友,被称为"天涯五友"。
他们思想先进,才华横溢,志同道合,经常在一起吟诗作画,成为社会中的一股清流,支持改革的一股力量。
好友许幻园家境富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款",他在他的豪宅里成立了一个文艺联盟——城南文社。
许幻园把李叔同接到一起住,他们同吃、同住,朝夕相处,情投意合,情同手足。
原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长长久久,这样的友谊弥足珍贵,人的一生,知音难遇、知己难求。
但是世事无常,风云变幻,二次革命失败及袁世凯的称帝,"大款"许幻园瞬间破产,万贯家财化为乌有,他一夜白头。
许幻园与好友李叔同告别,转身消失在了大雪纷飞的黑夜中。
李叔同满腔悲愤,满眼无奈,满腹的心酸,人生无奈,世事无常。
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有上车的有下车的,世上没有永远不散的宴席。人是感情的动物,理智上认同伤痛,别离,情感上幻想永恒、永远。
渴望中的是美好的团圆、团聚,现实中却有很多的无情、无奈。
在心头经历了千般苦楚,万般的无奈,百感交集中,李叔同写下了百年被千百万人传唱的经典《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李叔同为什么写出这么才华横溢、感人至深的文章,因为他是著名的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他这样一个风流才子为什么会剃度为僧了呢?
李叔同,1880年出生,天津人。父李世珍曾任官吏部主事,后辞官承父业为津门巨富。
李叔同从小就有佛源,他出生在佛教家庭,父母、大姨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他从小就会背佛教经典、各种经咒。甚至出生还有喜鹊口衔松枝送产房的传奇故事。
这可能就是他天生具有聪敏异常,天赋多才多艺的原因吧,应该是菩萨的保佑、菩萨的加持。
李叔同处于佛学兴盛的时代,梁启超、胡适等社会名流和高等知识分子都在进行佛学研究。
佛学讲求众生平等、慈悲博爱、孝顺父母、积德行善,佛学劝人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李叔同认为让更多的人接受佛教思想,对于人们心理的调和有很大的作用,劝人看破、放下。
放下攀比、放下执着、放下担忧、放下恐惧,相信种善因得善果,鼓励人们心怀希望,相信柳暗花明,否极泰来,使人心更加向善,社会更加和谐。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他致力于佛学的研究和传播,让佛学思想点亮人们的心灯,让人们向佛之心,心心相映、佛学之灯,灯灯相传。
弘一法师认为人的一生分为三层追求:第一层就是吃好、穿好、玩好、乐好,停留在物质层面。第二层唱歌、跳舞、琴、棋、书、画艺术方面的追求。第三层就是有宗教信仰生活,有宗教信仰就是有灵魂追求,有灵魂寄托。
弘一法师的父亲是津门巨富,他从小物质生活非常优越,他的生活非常奢靡、豪华。中年在文学、书法、戏剧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第三层宗教信仰是他从小成长于佛化家庭,佛缘深厚。
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在虎跑定慧寺,正式出家,取法号:弘一
出家后的弘一法师精勤学道,他苦研律学,恢复南山律宗,被誉为中兴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