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
“天下第二行书”,
是一件出炉近1400年的纸卷,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脆弱性可想而知,
可谓“展一次伤一次”,
即使在台湾地区,也已10年没展出。
想不到的是,10年后的第一次展出,
台北故宫博物院竟然决定
把这件两岸人民都难以看到的
中国瑰宝级文物
送去日本展出,
这一举动引起公愤。
为什么说这是最高级的文字
16日起,这件国宝级文物颜真卿《祭侄文稿》将被台北故宫博物馆出借给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近一个月。
有声音提出,《祭侄文稿》去日本是正常的文化交流,为什么网上这么义愤填膺?
还有人好奇这件国宝的珍贵程度。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算最高级了吧?可是还有一篇文章超过了《兰亭序》——尽管它被历代评论家认为是仅次于《兰亭序》的“天下第二行书”——这就是唐代颜真卿的千古神文《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超过《兰亭序》的地方至少有三个。
《兰亭序》vs《祭侄文稿》
一、境界有高低
《兰亭序》只是作者宿醉之后记录的一场文化欢宴,感叹人生虚无而已;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50岁时所书。25行,共230多个字,是颜真卿面对为国家大义慨然赴死的侄儿头颅遗骸写出的内心极度悲愤,充满了家国情怀、民族气节。
二、这是真迹
存世的《兰亭序》只有唐代摹本,王羲之真迹据说被唐太宗带进了坟墓;而《祭侄文稿》存世的是颜真卿真迹。
三、无法临摹
《兰亭序》写作时虽然也带有一些发挥,但总体上还是王羲之个人标志性书写风格;
而《祭侄文稿》却完全脱离了颜真卿留给世人一贯的楷书“颜体”风格,完全是情难自禁,挥泪写就的行书。
《兰亭序》是能学的,大家也一直奉其为楷模在学;而《祭侄文稿》字迹潦草,涂抹太多,无法临摹。
因此有人说,即便是颜真卿复活,也写不出这样的真迹了。
最精彩的是最后几行,由行书变草书,迅疾奔放。
所以说,最好的文章不是用笔写出来的,是用血泪写就的。
难怪有微博大V发文质疑道:
“《祭侄文稿》已经不只是一件书法作品了,它不仅记录了一代宗师的一生,也记录了盛唐的毁灭。颜家满门忠烈,留下这么个遗迹。这种东西是可以借到海外展出做政治献媚的吗?”
为什么说“展一次,伤一次”
除了文物所蕴含的“气节”与历史意义,此次出借之所以令众多网民气愤不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文物保护。
粗略算来,《祭侄文稿》面世已近1400年。
据台湾《联合报》当时报道,《祭侄文稿》和《自叙帖》等级比核定为“重要古物”的翠玉白菜还高。
即使在台湾,颜真卿《祭姪文稿》和怀素《自叙帖》也已10年没展出。《祭侄文稿》上次展出是在2008年“晋唐书法展”,海外展则是1997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展出。
岛内网民为此“哀嚎”:“故宫对日本真的太大方了”,在台湾都看不到,为何突然送到日本展出,而且连个公开说明会都没有?
台湾古董收藏家在台媒撰文指出,站在文物收藏和鉴赏的角度而言,“纸寿千年绢五百”自古有云,这是所有收藏家都明白的事,台北故宫没道理不知道。《祭侄文稿》和《自叙帖》皆为唐朝的作品,距今已逾千年,能完好保存到现在,全赖一千多年来历代收藏家和博物馆悉心呵护才达成。
这类纸本文物,本身就属极脆弱、极易损的国宝,可谓展一次伤一次,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微博网友@某个张佳玮 也提出,
“纵然是台北到东京,一路郑重无比地运输保存,然而阳光的紫外线会让纸本泛黄褪色发脆。尘埃虫卵会让纸本风化。水蒸气更是不能沾。换言之,除非这帖完全搁真空里,否则是必然会受损的。”
就像中国大陆有一些文物是绝不能出境展览的,国家文物局有这样专门列出的单子。
部分不能出境展出的文物清单
日方回应:
无文物交换,无特殊保护,还能拍照
针对这一事件,@环球时报-英文版 记者14日电话采访了《祭侄文稿》送去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对方表示:
1、东京没有和台湾交换什么展品,就是台湾单方面送过来的;
2、没有对《祭侄文稿》有啥特别保护措施;
3、大家还可以对着它拍照!不开闪光灯就行。
作为另一事件当事方的台北故宫博物院14日下午也接受了环球网记者采访。
其工作人员承认隔着玻璃柜拍照对文物是有影响,但表示只要不开闪光灯应该影响不大。她还表示,“相信日本方面会小心对待展览品”。对于为何将如此珍贵的真迹借给日方,工作人员则称,“这是上层的策略,具体原因无法告知”。
该工作人员还反复强调,“借出去还是会还回来,日本方面也会送给我们一些东西,之前有一些漆器或字画真迹也会‘回馈’过来”,但环球网记者问,这一次对方回馈过什么来?对方表示,“还不清楚”。
但就在记者要发稿前,试图再次向东京国立博物馆确认有没有特殊保护措施,这次对方工作人员的说辞有所不同。这项特别展览的负责人对环球网记者说,《祭侄文稿》将被放在玻璃柜中展示,“肯定会有特殊的保护,但具体会采取何种保护措施,需要明天亲自看到实物才能得知”。
此外这位姓大山的负责人还表示,由于游客直接进行拍照会对文物造成损伤,因此在展览时是不允许游客直接对展品进行拍照的。
如此矛盾的说法,会在16日开展时揭晓。
但是,就在环球网记者真要发稿前,再次与大山进行了沟通,他表示需要得到领导确认才能回复。
最终,东京国立博物馆给环球网的回复是,会对《祭侄文稿》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具体回应如下:
“《祭侄文稿》届时将会在单独的房间里,装在玻璃柜中进行展示。游客是禁止对其进行拍照的,只有拥有许可的媒体记者可以进行拍照,但也必须隔着玻璃柜进行拍摄,并且不能使用闪光灯。”
有台湾古董收藏家建议,故宫文物不仅是全民的,更是全人类的资产,希望台北故宫能三思而行。
别把天底下第一等
象征“气节”的珍贵文物
用来做天底下
最没有“气节”的献媚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