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庄子·杂篇》成语大全:你收藏了多少?

12-06

《庄子·杂篇》成语大全:你收藏了多少?

小成语,大智慧,《庄子》一书里面的成语的收集整理解析已经完成,三十三篇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成语,还没有时间细数,还需要作进一步统计整理。当然,整理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学习和查阅,也算是重新温习一遍吧。鉴于其中的成语太多,要把三十三篇的成语全部集中在一起,篇幅有些过长,容易造成审美疲劳,于是只好忍痛割爱,就按照庄子《庄子》的内篇、外篇、杂篇为目录,进行简单归类了。内容方面,也不再赘述过多,只简单地介绍一下每个成语的解释、出处及翻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些小成语里,全面认识庄子他老人家的智慧、思想和做人道理。

好了,今天开始整理统计《庄子·杂篇》里的成语。

一、《庄子·庚桑楚》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2个,全部12个)

1、吞舟之鱼

【解释】: 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出处】: 《庄子·庚桑楚》: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能苦之。

【翻译】:那些张口就能吞掉车子的巨兽,如果单独离开了山林,就难免被猎人的罗网捉住的大患;一口能吞掉大船的鱼,如果因水涨水落潮汐激荡而离开了水,搁浅在岸上,蝼蚁们也能让它吃尽苦头。

2、数米而炊

【解释】: 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出处】: 《庄子·庚桑楚》: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翻译】:头发乱了要一根一根地挑着梳,煮饭的时候要一粒一粒地数着来下锅。这样小家子气的人,又怎么有能力来拯救这个混乱的世界呢!

3、思虑营营

【解释】: 营营:往来盘旋的样子,这里指为名利而劳碌费神。形容为了功名利禄而用心奔走。

【出处】: 《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翻译】:保全你的形体,养护你的天性,不要使你的大脑里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4、鸡伏鹄卵

【解释】: 伏:鸟孵卵;鹄:天鹅。鸡孵天鹅的蛋。比喻小才难当重任。

【出处】: 《庄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

【翻译】:土蜂不能让它去孵化豆虫,越鸡不能让它去孵化天鹅蛋,而鲁鸡就能做到这一点。

5、迫在眉睫

【解释】: 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

【出处】: 《庄子·庚桑楚》: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已。今汝又言而信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于海也,女亡人哉!”

【翻译】:老子说:“刚才我看你的眼神,我就知道你的苦恼所在了。现在又从你的这些说话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你那惊恐不安、泯然失神的样子,简直像是失去了父母。就像一个人拿着竹竿去探测大海的深度一样,所以说你是一个精神上的流浪汉呀!

6、至知不谋

【解释】: 至:极。极聪明的人不用搞计谋。

【出处】: 《庄子·庚桑楚》: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翻译】:最好的礼仪就是不分彼此,最好的道义就是不分物我各得其宜,最高的智慧就是无须谋虑,最大的仁爱就是对任何人没有亲疏,最大的信信任就是无须用贵重的东西抵押作为凭证。

7、至仁无亲

【解释】: 至仁:最大的仁德。道德修养高的人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没有亲疏的差别。

【出处】: 《庄子·庚桑楚》: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翻译】:见上条。

8、至信辟金

【解释】: 至信:最有信用;辟:排除。最守信用的人无须用金玉作信物。

【出处】: 《庄子·庚桑楚》: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

【翻译】:见上条。

9、冰解冻释

【解释】: 如同冰冻融化一般。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

【出处】: 《庄子·庚桑楚》:是乃所谓冰释冻释者,能乎?

【翻译】:这乃是所谓的冰消冻解那样一种解开情结而使心形灵通,你能做到吗?

10、人人得而诛之

【解释】: 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出处】: 《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暗之中者,鬼得而诛之。

【翻译】:公开为非作歹的人,人们也可以公开地责难他;暗中为非作歹的人,会受到鬼神的谴责。

11、天下为笼

【解释】: 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出处】: 《庄子·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翻译】:以天下为牢笼,那么所有的鸟雀都无法逃脱了。所以商汤用庖人来笼络伊尹,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来笼络百里奚。所以,想不用人之所好来笼络人的事,从来不会发生。

12、投其所好

【解释】: 投:迎合;其:代词,他,他的;好:爱好。迎合别人的喜好。

【出处】: 《庄子·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翻译】:见上条。

二、《庄子·徐无鬼》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2个,全部18个)

1、超轶绝尘

【解释】: 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翻译】:天下的好马自有其天生的才性和用途,走起路来像是有所忧思又有所失落似的,好像忘记自己的身体,这样的马跑起来超群脱俗,风一样飞奔而去,转眼就不知去向了。

2、跫然足音/足音跫然

【拼音】: qióng rán zú yīn

【解释】: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翻译】:如果是逃亡到山里没有人烟的地方,杂草丛生,野兽出没,人在慌不择路中突然发现一片空旷的地方,听到人走路的脚步声就会惊喜的蹦起来了,又何况是兄弟亲人的说笑声在它的旁边呢!

3、鼪鼬之径

【拼音】:[shēng yòu zhī jìng]

【解释】: 鼠鼬类往来的小路。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翻译】:见上条。

4、害群之马

【解释】: 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翻译】:治理天下,和放马有什么不同呢?不过是除去那些害群之马罢了。

5、各行其是

【解释】: 行:做,办;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出处】: 《庄子·徐无鬼》: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

【翻译】:如果天下没有共同认可的标准,而各自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那么天下的人也就都成了尧舜那样的圣人了。可以这样说吗?

6、运斤成风/大匠运斤/匠石运斤/成风尽垩/成风之斫

【解释】: 运:挥动;斤:斧头。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

【出处】: 《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翻译】:郢国有一个人,他在自己的鼻尖上涂上一点像苍蝇翅膀那样的小的白泥灰,让匠人把白泥灰砍掉。匠人抡起大斧头风一般的砍下去,白泥灰被砍得干干净净,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损伤,而这个郢国人也站在那里纹丝不动,面不改色。

7、惠子知我

【解释】: 比喻朋友相知之深。

【出处】:《庄子·徐无鬼》: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翻译】:自从惠师先生死后,我就没有对手了,我就没有辩论的对象和他说话了。

【举例造句】: 惠子知我,夫何间然。 ★李白《与贾少公书》

8、喙长三尺

【拼音】: huì cháng sān chǐ

【解释】: 喙:嘴。嘴长三尺。形容人善于辨说。

【出处】: 《庄子·徐无鬼》: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

【翻译】:我也听说过不发言的说法了,未曾说过的话,就在这里说说它。市南宜僚玩弄弹丸就解决了两家的危难,孙叔敖躺在家里摇着羽毛扇子就让楚人扔下了兵器。我真希望自己有三尺长的嘴啊。

9、乳间股脚

【解释】: 比喻自以为安全的处所。

【出处】: 《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翻译】:所谓偷安自得的人,就像猪身上的虱子,选择猪毛疏长的地方自以为就是广宫大宛。后腿和蹄子间弯曲的部位,乳沟和腿脚间的夹缝,就认为是安宁的居室和美好的处所。殊不知屠夫一旦挥动双臂布下柴草生起烟火,就会随着这猪一块儿被烧焦。

10、安室利处

【解释】: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翻译】:见上条。

11、如蚁慕膻/群蚁附膻

【解释】: 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出处】: 《庄子·徐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

【翻译】:羊肉并不羡慕蚂蚁,蚂蚁却羡慕羊肉,因为羊肉有股膻味。

12、抱德炀和

【解释】: 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 指行仁政,搞团结。

【出处】: 《庄子·徐无鬼》: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

【翻译】:所以神人讨厌众人跟随,众人跟随就不会和睦,不和睦就会有不利的事情。因此没有什么特别的亲密,没有什么特别的疏远,保持德行、激荡和气以顺应天下,这就叫做真人。

三、《庄子·则阳》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4个,全部10个)

1、蛮触相争/蛮触之争/触斗蛮争/蜗角蝇头

【解释】: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出处】: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翻译】:蜗牛的角上有两个国家,左角上的叫触国,右角上的叫蛮国。这两个国家经常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战争。每次战争后,总是尸横遍野,死亡好几万人;取胜的国家追赶败军,常常要十多天才能回来。

2、安危相易/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祸福相生

【解释】: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 《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

【翻译】:安全与危难互相变换,灾祸与幸福互相产生,缓急有规律的变化,聚散相互依存而成就万物。这是名与实之间的纲纪,也是对精微世界实体的一种标志方式。

3、鲁莽灭裂/卤莽灭裂

【解释】: 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翻译】:你处理政事不要太粗疏,治理百姓不要太草率。

4、有名无实

【解释】: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出处】: 《庄子·则阳》: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之虚。

【翻译】:有名有实,就是指出了物质实体的所在,无名无实,就是回归到世界虚无状态。

四、《庄子·外物》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1个,全部17个)

1、碧血丹心/苌弘化碧/三年化碧/丹心碧血

【解释】: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翻译】:苌弘屈死在东周的蜀地,他的血保藏了三年之后,因精诚感动了天地而化作了碧色。

2、斗升之水/斗水活鳞

【解释】: 比喻微薄的资助。

【出处】: 《庄子·外物》:我东海之波臣,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翻译】:我是东海龙王手下的一个大臣,不小心在这个车辙里搁浅了,能不能给我斗生之水,以活我命?

3、枯鱼涸辙/涸辙之鲋

【解释】: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出处】: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翻译】:我昨天来你这里的时候,中途听到了喊叫声,我回头想车辙里一看,那里有一条鲫鱼。

4、枯鱼之肆

【解释】: 枯鱼:干鱼;肆:店铺。卖干鱼的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出处】: 《庄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翻译】:我要求的就是能得到一点让我活命的一斗之水,你竟然说出这样的废话来糊弄我,那你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上去,那里就可以找到我了。

5、惮赫千里

【拼音】: dàn hè qiān lǐ

【解释】: 惮赫:威震。威震千里。形容声威极盛。

【出处】: 《庄子·外物》: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馅,没而下骛,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

【翻译】:不久之后,大鱼终于吞噬他的鱼饵了,这条大鱼拖着巨钩向深水游去,沉进水里狂奔,掀起的海水白浪滔天,波峰如山,海水于是震荡不已,声音大得惊天动地,千里之外的人们都被惊动得害怕起来。

6、诗书发冢

【解释】: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出处】: 《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翻译】:儒士们在盗墓的时候也讲究礼仪诗书。

7、尊古卑今/厚古薄今

【解释】: 尊崇古代的,鄙薄现在的。

【出处】:《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翻译】: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代是学者之流的短见。

8、妇姑勃溪

【解释】: 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

【出处】: 出自《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

【翻译】:居室如果太狭窄了,那么婆媳相处就会争吵而责骂;心灵不悠游于高天,那么五脏六腹就会相互扰攘。

9、得鱼忘筌

【解释】: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翻译】: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就可以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捕到兔子就可以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意思的,得到了思想意识就可以忘了语言。可我去哪里去找到一个忘记语言的人来和他交谈呢!

10、得兔忘蹄

【解释】: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

【出处】: 语出《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翻译】:见上条。

11、得意忘言

【解释】: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出处】: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翻译】:见上条。

五、《庄子·寓言》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个,全部1个)

1、寓言十九

【解释】: 寓言:有所寄托的话;十九: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原意是采用寓言的方式表达,最容易使大多数人信服。后泛指故事情节多为虚构。

【出处】: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翻译】:(在《庄子》一书中),寓言占有十分之九,重言占有十分之七,卮言天天有所出现,层出不穷,合于自然的分际。

六、《庄子·让王》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2个,全部23个)

1、日出而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解释】: 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

【出处】: 《庄子·让王》: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翻译】:我处在宇宙之中,冬天穿皮衣,夏天穿粗布;春天耕种,形体足够劳动;秋天收获,身体足够安养了;太阳出来就去工作,太阳下山就休息,逍遥自在于天地之间而心情舒畅。

2、逍遥自得

【解释】: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出处】: 《庄子·让王》: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翻译】:见上条。

3、以养伤身

【解释】: 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出处】: 《庄子·让王》: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翻译】:能够尊重生命的人,即使贵重富有也不会为了奉养而伤害身体,即使贫穷卑贱也不会为了利禄而劳累身形。现今世上居于高官显爵的人,却都担忧失去它们。见到利益就不顾自己的性命,这难道不是迷惑吗。

4、高官尊爵

【解释】: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出处】: 《庄子·让王》: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

【翻译】:见上条。

5、隋侯之珠/隋珠弹雀/以珠弹雀

【解释】: 隋:古国名。比喻珍贵的物品。

【出处】: 《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翻译】:如果现在又这样一个人,以隋侯之珠这种贵重的宝物去弹射高飞在天上的鸟儿,世上的人肯定会嘲笑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所耗费的太贵重,而所追求的又太轻微了。

6、桑枢瓮牖/桑枢甕牖

【解释】: 枢:门上的转轴;瓮牖:简陋的窗户。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

【出处】: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翻译】:原宪在鲁国居住,房屋四面土墙,屋顶用野草苫盖。蓬门不整,桑条作轴,破瓮口作窗。二间内室以粗布间隔,屋顶漏雨地面潮湿,原宪端坐抚弦而歌。

7、桑枢韦带

【解释】: 桑枢,桑木的门轴。韦带,无饰的皮革腰带。后以之形容贫家寒士。

【出处】: 《庄子·让王》:原宪在鲁国居住,房屋四面土墙,屋顶用野草苫盖。蓬门不整,桑条作轴,破瓮口作窗。二间内室以粗布间隔,屋顶漏雨地面潮湿,原宪端坐抚弦而歌。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

【翻译】:第一见上条。第二为那些贫贱之士,能够注重修身,因而最终功成名就。

8、上漏下湿

【解释】: 上:指屋顶;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旧,不能蔽风雨。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

【翻译】:见上条。

9、捉襟见肘/踵决肘见/牵衣肘见/捉衿见肘

【解释】: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翻译】:(曾子)有的时候几天都不生火做饭,十几年内都没有穿过新的衣服。端正衣冠帽子上的穗带就会断为两截,整理衣服,稍微一拉扯,胳膊就会漏出来。脚上穿的鞋破了,露出脚后跟。

10、履穿踵决/履穿踵决/纳屦踵决/纳履踵决

【解释】: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出处】: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翻译】:见上条。

11、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身在江湖,心悬魏阙

【解释】: 魏阙: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用作朝廷的代称。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

【出处】: 《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翻译】:身在江湖之上,而心却念念不忘朝廷,怎么办?

12、不知天高地厚

【解释】: 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出处】: 《庄子·让王》: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

【翻译】:我不知道天高,也不知道地深啊。


七、《庄子· 盗跖》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4个,全部 25 个)

1、怒发冲冠/令人发指

【解释】: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翻译】:盗跖听说孔子来的通告,大怒,眼睛瞪得像明星,头发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2、作言造语/造谣生事

【解释】: 指编造虚诞的言辞。

【出处】: 《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翻译】:盗跖对手下转化说,孔丘你花言巧语,妄称文、武,高冠博带,利用死牛肋骨算卦骗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已经骗了许多天下君主,让天下的文人学士们再也找不到人生的价值了,你妄作孝悌,而实际上不过是侥幸于想封侯与富贵罢了。

3、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解释】: 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不种田却有饭吃,不织布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出处】:《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翻译】:见上条。

4、摇唇鼓舌

【解释】: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出处】: 《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冠技术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缪说,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翻译】:见上条。

5、案剑瞋目

【解释】: 案:同“按”,握住;瞋:瞪眼。握住宝剑,瞪大双眼。

【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大怒,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案剑瞋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翻译】:盗跖大怒,叉开两腿,按着剑柄圆睁双目,声音宛如哺乳的母虎,说:“孔丘你上前来。如果你所说的话合于我的心意就活,违逆我的心思就死。”

6、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我者生,逆我者死

【解释】: 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出处】: 《庄子·盗跖》: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翻译】:顺从我的意思则可以让你生存,违背我的心意则就让你死。

7、南面称孤

【解释】: 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出处】: 《庄子·盗跖》孔子曰:“丘闻之,凡天下人有三德:生而长大,美好无双,少长贵贱见而皆说之,此上德也;知维天地,能辩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众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今将军兼此三者,身长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齿如齐贝,音中黄钟,而名曰盗跖,丘窃为将军耻不取焉。”

【翻译】:孔子说:“我听说,天下人有三种美德:身材魁梧高大,面目美好无双,无论少小年长高贵卑贱的人见到他都很喜欢,这是上等的德行;才智包罗天地,能够辨别诸多事物,这是中等的德行;勇猛凶悍果决勇敢,能够聚合众人统率士兵,这是下等的德行。但凡人们有此一种美德,就足够南面称王了。现在将军同时具备这三种美德,你生高八尺二寸,面目炯炯有光,嘴唇鲜红如涂朱砂,牙齿整洁犹如珠贝,声音洪亮合于黄钟,然而却被人叫做盗跖,我暗暗为将军感到羞耻并认为将军不应该获此恶名啊。”

8、贫无置锥/置锥之地/立锥之地/无置锥之地

【解释】: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出处】: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汤、武立为天下,而后世绝灭;非以其利大故邪?”

【翻译】:姚栓不是曾经有过天下吗?他们的子孙现在则无立锥之地;汤、武不是曾经归为天子吗?可他们的后代还不是灭绝了?这后果难道不救市因为他们生前所获得的利益太大了吗?

9、以强凌弱/倚强凌弱/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解释】: 凌:欺侮。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出处】: 《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尧、舜作,立群臣,汤放其主,武王杀纣。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

【翻译】:然而到了黄帝时代,人们不再致力于道德关爱,却跟着皇帝和蚩尤在逐鹿开始了野蛮的战争,死伤无数,流血百里。到了尧舜的时代,他们开始建立统治制度,设立君臣关系,结果就是商汤放逐了它的君主,武王杀死了他的主子殷纣王。从此之后,这个世界就开始倚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的人,都是跟着他们学坏了。你现在还修什么文、武之道,通过花言巧语妄想拯救后世,你们缝衣浅带,矫言伪行,迷惑了天下多少的君主。这一切,难道不都是为了得到富贵吗?其实,天下没有比你们更大的强盗了。

10、缝衣浅带

【解释】: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出处】:《庄子·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焉,盗莫大于子。

【翻译】:见上条。

11、止暴禁非

【解释】: 止、禁:罅;暴、非:指种种坏事。制止种种坏事。

【出处】: 《庄子·盗跖》:子用甘辞说子路,而使从之。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而受教于子。天下皆曰:‘孔丘能止暴禁非。

【翻译】:你用几句好话就让子路成了随从,让子路摘去他高大的冠冕,解下他锋利的宝剑,甘心接受你的教育。天下人都说你能“止暴禁非”。

12、尾生抱柱/尾生之信/尾生丧身

【解释】: 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

【出处】: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翻译】: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那女子却没有来,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13、无病自炙

【解释】: 灸:灼,多指中医用艾叶等灼烧身体某一部分的医疗方法。比喻自找苦吃或自寻烦恼。

【出处】: 《庄子·盗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翻译】:柳下季说:“我那个弟弟没有让你不高兴吧?”孔子说:“没有,是我自己没事找事,自找的没趣。幸亏我跑得快,一边给老虎上食,一边给老虎溜须,这才幸免于虎口之险啊。”

14、虎口余生/虎口逃生

【解释】: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出处】: 《庄子·盗跖》:“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疾走料虎头,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

【翻译】:孔子说:“没有,是我自己没事找事,自找的没趣。幸亏我跑得快,一边给老虎上食,一边给老虎溜须,这才幸免于虎口之险啊。”

八、《庄子· 说剑》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个,全部 1个)

1、茫然自失

【解释】: 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

【出处】: 《庄子·说剑》: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如何?’

【翻译】:文王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问道,诸侯之剑又是什么样子呢?

九、《庄子·渔父 》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3个,全部 3个)

1、同类相从

【解释】: 指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出处】:《庄子·渔父》: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所以”。

【翻译】:渔父答道:“同类的事物会聚一起,相同的声音会相互呼应,这是自然的法则。我愿意倾我所知来帮助你所要做的事”。

2、畏影恶迹

【解释】: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

【出处】: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

【翻译】:听说有人害怕自己的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因此他想躲开,就拼命地跑,没想到脚抬的越勤脚印就越多,跑得再快影子也摆脱不掉,自以为是自己慢了,就不停地跑,终于精力耗尽而死。

3、分庭伉礼

【解释】: 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同“分庭抗礼”。

【出处】: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

【翻译】:从天子到诸侯,见到先生没有不平等起坐的,而先生在他们面前还能有高傲之神态。

十、《庄子· 列御寇》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3个,全部 4个)

1、不系之舟

【解释】: 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

【出处】: 《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汎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

【翻译】:灵巧的人多劳累,聪慧的人多忧患,不用智巧的人无所求。饱食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就像没有缆绳的船在水中飘忽不定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又自由遨游的人啊。

2、屠龙之技

【解释】: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出处】: 《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翻译】:朱泙漫向支离益学习屠龙之技,耗尽了千金家产,三年后学成,却没有用武之地。

3、颔下之珠/骊龙颌下取明珠

【解释】: 骊龙:黑色的龙;颌:下巴。在黑龙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

【出处】: 《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翻译】:价值千金的保住,一定是在九重深渊黑龙的下巴底下,你能得到这样的宝珠,一定是正赶上黑龙睡着了。等黑龙醒过来,你还能活命吗?

十一、《庄子·天下 》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8个,全部 11个)

1内圣外王

【解释】: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 《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翻译】:所以内圣外王的伟大真理,幽暗不明,抑郁不发,天下人都各自以各自的价值标准而自以为是。

2、沐雨栉风

【解释】: 沐:洗头发;栉:梳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 《庄子·天下》: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

【翻译】:从前禹治理洪水,疏异江河而沟通四夷九州,大川三百,支流三千,小河无数。禹亲自持筐操铲劳作,汇合天下的河川,辛苦得连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风里来雨里去,终于治下了洪水,安定了天下。禹是大圣人,为了天下还如此劳苦。

3、强聒不舍

【拼音】: qiǎng guō bù shě

【解释】: 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出处】: 《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

【翻译】:他们以这样的理论周行天下,上劝君主下劝臣民,虽然天下人都不采取他们的主张,但他们还是坚持不懈地到处宣传,从不放弃自己的主张。

4、其应若响

【解释】: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出处】: 《庄子·天下》: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翻译】:关尹说:“自己不偏执私意,有形之物就会自行显露它的本质。运动时如流水,安静时如平镜,反应时如回响。恍惚如无有,寂静如清虚。相同则和谐,有得便有失。从不争先而常常顺随别人。”

5、变化无常

【解释】: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出处】: 《庄子·天下》:忽漠无形,变化无常。

【翻译】: 伟大的道体空旷广漠,无形无象,运动变化,千姿百态。

6、学富五车/腹载五车/五车书/书富五车

【解释】: 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出处】: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翻译】:惠施此人,学问广博,其著作可装五车,其学术杂乱,言辞也不当。

7、大同小异

【解释】: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 《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翻译】:大同和小同有差异,这叫做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又完全相异,这叫做大同异。

8、逐物不还

【解释】: 指沉湎于世俗。

【出处】: 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是穷响以声,形与影竞走也。悲夫!

【翻译】:真是可惜呀!惠施的才能,随性恣放,不可多得,却沉溺外物而不知返回,就好像声音追寻回响,身形与影子竞赛那样没有意义。可悲啊!

通过上面的整理统计,《庄子·杂篇》十一篇鸿篇巨制中一共蕴藏着的核心成语高达81个,而全部成语则为125个。伙伴们,你知道多少呢?如果你认为有遗漏,也欢迎补充。

附:《庄子·杂篇》十一篇中的成语统计。

《庄子·庚桑楚》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2个,全部12个)

《庄子·徐无鬼》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2个,全部18个)

《庄子·则阳》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4个,全部10个)

《庄子·外物》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1个,全部17个)

《庄子·寓言》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个,全部1个)

《庄子·让王》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2个,全部23个)

《庄子· 盗跖》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4个,全部 25 个)

《庄子· 说剑》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1个,全部 1个)

《庄子·渔父 》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3个,全部 3个)

《庄子· 列御寇》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3个,全部 4个)

《庄子·天下 》里的成语(核心成语 8个,全部 11个)

民国三年袁大头值多少钱

四铢半两和秦半两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