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盘架子四松详解:脊椎调整与身体平衡的艺术

07-20

盘架子四松详解:脊椎调整与身体平衡的艺术

引言

1、盘架子最难在松沉,肩圈放下,原来身体就是对抗大地引力,放下了,一个布袋子就会成为乾坤袋——最近几天炼精化气,松柔仅仅是肢体运动,松沉才是盘架子。7月20日,我感觉自己才算是进门,真是愧对师傅。

太极拳盘架子是练拳多年后才会意识到的内化,就是从简单的动作松柔演练到盘架子——我觉得打太极拳不就是一种慢慢的松松的软软的套路吗?我总觉得到了可以表演松柔的肢体,身体改变了,直到7月20日,我隐隐约约的意识是对的,我总觉得自己打拳是一种内劲的显露,而老师傅们身上没有表演,也没有内劲,就是一个瘪塌塌的骨头架子,完全是萎靡不振的样子,但是,却能够借助身体的滚动、闪动,一下子让你碰到对方钢筋铁骨的力度。

2、我终于明白了,放下身体的主动动作、要领意识,松肩卸膀,把肩圈甚至整个身体放到自己的脊椎架子和腰胯上,才能获得大地的支撑,从而产生一种对自己力量的反射性意识——自我关照获得身心安定,一种慈悲喜舍的松通散空。

盘架子的沉淀与传承超越了一般武术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深邃的哲学和独特的修炼方式。尽管一般的太极拳动作演练或者套路表演,对内在气息、力量与精神的锤炼也有一定体现,但是,在太极拳盘架子里,“盘架子四松”作为盘架子的核心要领,对于武术修炼者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原来仅仅获得整体劲的练架子,我们的脊椎、腰胯、大椎、百会都已经是基本的规范,但是,并没有放下架子,这个放下获得的“松”就是把肩圈放到腰胯,垂肩坠肘进一步落在腰胯,脊椎进一步沉到腰胯,腰胯就会形成支撑力,这样形成上下垂直的松沉劲,获得了太极拳的四大体感——“圆、绵、融、通”。

具体说,体现落脊椎则不去主观支撑身体,表演套路,而是沉下去听从腰胯转动柔化这个身体的作用,因此,身体获得大地的反作用,顺着做势能——因而,松柔绵软,同时,沉肩坠肘,肩肘腰同圆。在大地吸引力作用下,胸椎形成十字交会的横向和纵向主动反应,形成用意不用力的缠丝劲、螺旋劲、缠丝劲就是十字拔大椎,螺旋劲就是气化玉枕听,这四个松劲其实是散出去的身体意志,转化为大地与身体骨骼筋骨的三个旋圈,在自己身体体感上获得了一种内劲机制。


一、落脊椎则绵

“落脊椎则绵”是指在盘架子时,通过调整脊椎的位置,使身体达到一种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状态。在武术中,脊椎被视为身体的“龙脉”,是力量传导的关键所在。因此,落脊椎的目的在于将身体的重力自然下沉,使脊椎处于中正、舒展的状态,从而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在修炼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呼吸的配合,将气息下沉至丹田,同时放松腰部和背部肌肉,使脊椎自然下落。此时,身体会感觉更加轻松、自然,仿佛置身于一种宁静、祥和的境界——这就是“绵绵秘密”。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度,还能增强内力的凝聚和传导,为后续的武术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绵”的体感,则如同山间涓涓细流,轻柔而持久。太极拳中的“绵”要求武者在修炼过程中保持身心的柔软与韧性,让拳法如同溪水般悄然流淌,无声无息却能穿透坚硬的阻碍。这种“绵”的体感让武者在修炼过程中保持了一种独特的韧性,让他们的身心更加柔韧而富有弹性。同时,这种“绵”的体感也让武者在轻柔中展现出无尽的力量,让太极拳的韵味得以充分展现。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武者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让“绵”的体感成为自己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法宝。


二、肩肘腰同圆
“肩肘腰同圆”是指在盘架子时,肩膀、肘部和腰部要形成一个自然的圆形。这个圆形不仅体现了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还有助于力量的集中和传导。在武术中,力量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力量的传导则离不开身体的协调配合。
在修炼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调整肩膀、肘部和腰部的位置,使它们形成一个自然的圆形。这个圆形应该是流畅的、无阻碍的,仿佛是一个完美的圆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这种协调配合的技巧,使力量在身体内部得到更好的集中和传导。同时,这种圆形的身体形态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外部攻击,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圆”作为太极拳的首要体感,它代表着太极拳的流转轨迹和太极之道的深邃。在太极拳的拳法流转中,武者需要时刻保持身心的圆融,让拳法如满月般明亮,照亮内心的黑暗。这种“圆”的体感,不仅体现在拳法的外形上,更在于武者内心的平和与包容。当武者全身心投入到太极拳的修炼中,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圆满无缺的宇宙之中,感受到无边无际的广阔与深邃。这种体验让武者能够在拳法的流转中体验到包容万象、无碍无碍的宇宙真理,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


三、十字拔大椎
以心口膻中穴为中心就形成了一个可以左右上下翻转的翻板结构,也可以将它看作一个可以准确捕捉目标的“雷达”,即用这个十字结构来接听敌方劲力之所在。顺人之势,借人之力,尾闾为棰头重心,丹田如鼎挂,玉树大椎挂,节节贯通,环环相扣——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技法。

“十字拔大椎”是玉树挂衣的一种变化,指在盘架子时,通过拉伸脊椎和肩背肌肉,使大椎穴(位于颈部下方)得到充分的拉伸和舒展。大椎穴是身体的重要穴位之一,它连接着头部和躯干,是气血流通的关键所在。因此,拔大椎的目的在于打通气血通道,增强身体的活力。在修炼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深呼吸的配合,将气息送入大椎穴所在的区域,同时用意念引导力量向上拉伸脊椎和肩背肌肉。此时,我们会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大椎穴处涌出,传遍全身。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增强身体的活力和免疫力,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融”的体感则是太极拳中最为和谐统一的体现。它要求武者将身心融入拳法之中,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在修炼太极拳时,武者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身心,让身心与拳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这种“融”的体感让武者在修炼中感受到身心的和谐与统一,体验到宇宙间无尽的力量与美好。同时,它也让武者在修炼过程中不断领悟太极之道的真谛,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当武者达到这种“融”的境界时,他们仿佛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宇宙间无尽的力量与智慧。


四、气化玉枕听

气化玉枕听”是指在盘架子时,通过调整呼吸和意念,这就产生了玉枕松沉催发喉内收,喉头内收导引胸椎贴近大椎——这就是太极拳意气风发的“气化”。气息在头部后方形成一个“玉枕”般的区域,并在这个区域内进行细微的呼吸和听觉训练。这种训练旨在提高身体的感知能力和内在平衡能力。李雅轩记载,不同性格脾气的人,每到了发人之际,喉头吞吐之间,精气抖擞,有人金刚怒目,有人戏虐豁达,有人电闪雷鸣,有人闪转腾挪——这些都是听劲到了决定性的关头,所谓短兵相接,收放之念。

在修炼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头部后方的“玉枕”区域,通过深呼吸和意念的引导,使气息在这个区域内进行细微的流动。同时,我们还要保持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警觉性,仿佛能够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身体的感知能力和内在平衡能力,使自己在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都能保持冷静和自信。

太极拳中的“通”不仅指气血的通畅,更指心灵的通达。在修炼太极拳时,武者需要通过修炼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洞悉世间真理,实现心灵与宇宙的相通。这种“通”的体感让武者在修炼中感受到心灵的自由与宽广,体验到宇宙间无尽的智慧与奥秘。在修炼过程中,武者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心智,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宽广与深邃,以更好地领悟太极拳的精髓和宇宙的奥秘。当武者达到这种“通”的境界时,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无垠的宇宙之中,感受到了宇宙间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小结“圆、绵、融、通”,引进落空就是转换太极拳的螺旋,落到螺旋,尾闾四两斤,化掉全身获透力,命门引发十字,丹田弹出发放力。

综上所述,“盘架子四松”是武术修炼中的一项重要技巧,它涵盖了身体的柔软度、协调性、力量传导、气血流通和感知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练习和领悟,我们可以逐渐掌握这种技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武术修炼中。同时,“盘架子四松”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内在的力量和平衡能力,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稳健、从容地前行。


“盘架子四松”四大体感——“圆、绵、融、通”,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武者内心深邃的宇宙空间。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武者需要时刻保持对这四大体感的觉知与领悟,让它们成为自己修炼太极拳的指引和动力。同时,这四大体感也是太极拳独特魅力的体现,它们让太极拳成为了一种集健身、防身、修心于一体的武术形式,吸引了无数武者前来探寻和修炼。


太极拳的修炼不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更是一种心灵的修行。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武者需要时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包容,让身心与宇宙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通过不断的修炼和领悟,武者可以逐渐达到身心的和谐与统一,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种体验让太极拳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让无数武者在修炼中领略到了太极拳的深邃与博大。

金丝楠木手串戴了有什么好处

家庭养鱼放在什么位置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