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寿山石:千年之谜,为何无法被打破?

09-10

寿山石:千年之谜,为何无法被打破?

石不能言最可人”,之所以可人,只因其“脉脉不得语”。这是人们最熟悉的寿山石的赞美之语。

寿山石其名享誉中华,扬名天下。寿山石因为它质地细腻,色彩丰富,纹理奇异并且具有玻璃或珍珠光泽,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经过雕刻加工的更是如此。其最早发现于福州寿山,所以人们称之为寿山石。

由于寿山石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开采一块就少一块,所以它的升值空间潜力无限。在经济如此萧条时候,寿山石的价值不降反升,所以收藏寿山石不乏是货币保值和投资的好办法。寿山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由于它有“福”“寿”“田”“黄”(福建,寿山,财富,皇帝专用色)的寓意,具备细、洁、润、腻、温、凝,印石之六德,又称之为帝王之石。民间相传,田黄石是女祸补天时遗留在人间的宝石,可以驱灾避邪,藏田黄者能益寿延年等。寿山石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寿山村水田底下砂层才有,经过数百年来的连续开采,寿山村的水田已被翻了无数次,如今已开采殆尽,上好的田黄早已成为了无价之宝。

寿山石之情怀

而田黄之所以能如此的受人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其珍贵,更是因为它是一种情怀。自古便有“君子比德于石”之说,所以佩田黄之人会因此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端正品行、宽广心胸、心地仁厚。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田黄代表的美德殊为难得。

田黄随身转,而身与心,可谓善用其心。对于事业而言,因田黄在身可善于所为。田黄其集天地之精华,久戴可招祥纳福、祛邪避灾。佩戴或把玩田黄石同样也会从心理上化解烦躁,放松身心,缓解疲劳。而且通过盘玩或佩戴,田黄会触碰穴位,其有益的微量元素会释放出来,达到保健,健身的效果。

近几百年来,寿山石就是贵气的化身。佩戴上身会因此贵气绵延,而且在通胀无期经济体制之下,依就在不断的保值增值。最重要的是,其与金、银、珠宝均能搭配或镶嵌,并无排斥之说。

寿山石性质稳定,容易保存收藏。因为寿山石的稀缺性以及每件寿山石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而决定了其特有的收藏价值。寿山石属于是不可再生的珍稀矿产资源,储量非常有限,经过几百年的开采,上等寿山石矿都快要枯竭了。

寿山石自古以来便备受文人雅士推崇,被列为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人文历史价值,还在国际观赏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愛石之人都为藏有一方精品寿山石而自豪。寿山石是追求典雅品位的第一选择,走在时尚的前沿。清朝皇帝对寿山石情有独钟、喜爱有加,在清代,寿山石可谓风靡一时。

收藏询价议价,赏析寿山石,请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寿山石之收藏价值

寿山石作为“四大国石”之首,已归入宝玉石系列,而且目前资源已面临枯竭,总体存世量有限,即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也没有出现价格下跌。而且,寿山石天生丽质,细洁通透、五彩斑斓,寿山石能够同时服务于视觉和触觉两套神经系统,往往让把玩者一见倾心。

寿山石于元、明之际作为篆刻材料被文人书画家发现,直接带动了中国篆刻艺术的第二次高潮,寿山石“柔而易攻”,硬度恰到好处,质地均匀细密,是一种最佳的雕刻材料,其妙处在于可以不依赖机械,用一把刻刀自由抒发创作者的情感。

寿山石之种类

据统计,寿山石记载的品种多达几十种,每个品种又有质地、色彩、纹理的无穷变化,几乎自然界所有的色彩在寿山石上都能找到。可以说,每一块寿山石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生命的。

按照传统习惯,寿山石分为“田坑”、“山坑”、“水坑”三大类一百多种。“田坑”指寿山村一带旁溪的水田里所产的石头,简称田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田坑石石质极温润,微透明或半透明,肌里现萝卜状细纹,颜色外浓向内逐渐变淡,石表有时裹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历有"石帝" 、"石中之王"等美称。

“水坑”指寿山村南面的坑头矿脉所产的石头,由于矿体处于地下水中,受水体长期浸浊,石体晶莹通透,水坑石出石量少,佳质尤罕,因此今日市场上所见多是百千年前的旧物,故有“百年稀珍水坑冻”之说。主要品种有水晶冻、黄冻、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鳝鱼冻、环冻、坑头冻及掘性坑头等,色泽多黄、白、灰、蓝诸色。

“山坑”指开采寿山村四周山上的叶蜡石。因产地不同,矿物组合及微量元素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山坑石色泽丰富,“人间诸色它俱在,人间所无它也有”。以产地命名的,如:高山石、铁头岭石、虎岗石、尼姑寮石等,有以色相命名的,如桃花冻高山石、艾叶绿石、藕尖白芙蓉石等,有以地形环境、民间传闻等命名的,如:太极头高山石、马背石、无头佛坑石等。

因为智慧,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温润。

一如一块美石。

古人语:藏石者富贵,玩石者常乐。寿山石生来就是半宝石,尊贵之物,精品化是它的必由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财富的不断积聚,寿山石增值的空间相当大,眼下当是寿山石精品市场发展的大好契机。

墨玉青花

海钓装备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