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发端于南北朝时期,最早以写实圆雕为主,多为随葬用品,至隋唐时期,当地寺庙开始使用寿山石制作器物,至明清之际,寿山石因其五彩斑斓的色泽,洁净如玉的质地,获得了文人雅士的青睐,成为著名的图章用石,寿山石雕工艺也随之成为我国最负盛名的石雕工艺门类。
寿山石雕传统技法有圆雕,浮雕,印钮与薄意等,后人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镂空雕,微雕,链雕和镶嵌等技法,清代各种雕刻技艺日臻成熟,形成了东门、西门两大雕刻技艺流派,名家辈出,为寿山石雕艺术发展奠定了优良基础,大量精品流传至今。
宋元时期士大夫文化开始盛行,文人的喜好主导着社会的风尚。至明清之际,寿山石因其色彩五彩斑斓,质地洁净如玉,因此博得王侯将相及文人雅士的喜爱,寿山石因而成为著名的“图章石”。
至清代,鉴藏雅玩寿山石渐成风气,尤以康雍乾三代为盛。清宫对于寿山石的需求量巨大,不仅用于帝后印玺的雕刻,也用于制作文房用品、陈设摆件等。清末福州的寿山石雕刻形成了两大技艺流派,分别为雕刻陈设为主的“东门派”和以雕刻印章小品为主的“西门派”。
印钮雕刻艺术
印钮又称钮雕,指印章顶部的雕刻,对印章起装饰作用。寿山石用以治印后,其印钮雕刻也随之发展起来,在继承历代钮饰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石质特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寿山石印钮雕刻最初以古兽为主,逐渐发展有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多种类型,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薄意技法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纹饰和锦边浮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寿山石雕都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因雕刻层极薄且富有画意而得名。
这枚田黄石薄意花卉章造型粗旷,见棱见角,右下角用纤细的弧线刻出花卉形象,筒笔花卉的线条类似中国画中的白描,对整块石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拙朴和灵动具备,率意与精巧共存。
薄意技法是寿山石雕独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因雕刻层极薄且富有画意而得名。薄意技法的代表人物林清卿,以刀作笔,将中国画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印石雕刻中,取得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
此枚章材巧妙地利用石料本身的形态,采用圆雕和浮雕、薄意相结合的手法,雕刻出一幅取材自然,颇具文人雅趣的石上小写意。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其记叙了众人在春夜花园开筵饮宴的情景,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与人生短暂虚幻的感慨。寿山石艺术家林清卿常以诗造景,辅之以山水画技法,细线薄意刻出诗词意境,符合传统文人的审美需求。
芦蟹的造型有“二甲传胪”之意,寄托着期望金榜题名的美好愿望。薄意讲究“按材施艺,因色构图,避格取巧,掩饰瑕疵”,这枚巧色田黄天然章材被充分利用,深棕色的部分刻画成芦苇造型,长势延伸两个石面,舒展的芦苇与肥硕的螃蟹相对比,别有生趣。
摆件雕刻是寿山石雕技艺中的重要门类,艺术家利用寿山石的天然形状、颜色及纹理、运用娴熟的雕刻技巧,创作出一批布局巧妙并富有人文气息的作品。
寿山石雕刻流派
寿山石雕刻技艺在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东门派”和“西门派”两大技艺流派。“东门派”以林谦培为鼻祖,以雕刻观赏性的陈设品为主,作品注重巧色和装饰效果,刀法考究,喜用尖刀,动物毛发表现尤为精细。
“西门派”以雕刻印章和小品为主,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书香味,又称“薄意派”,创始人潘玉茂及其族弟潘玉进,潘玉泉等,继承了周彬之遗风,擅长雕刻印钮和博古,刀法多变,喜用弧、圆刀、作品浑圆柔顺。
螃蟹、莲花都是具有吉祥寓意的象征物,螃蟹有八方来财之意,莲花象征高洁与多子。蟹莲的组合一动一静,既富有自然生趣,又充满着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焓红石是寿山石的一种,属旗降矿河的一个分支,主要特征为石料夹杂红色。“独立寒秋”取自《沁园春·长沙》一词,表现秋高气爽,诗人独自矗立的意气。受文人集团兴盛的影响,诗词与寿山石艺术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在明清时期已有先例,清末速发展,在现代作品中也常见诗词题材的寿山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