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历年精选:茶壶佳作欣赏

08-11

历年精选:茶壶佳作欣赏

赏玩茶壶,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制壶大师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们对生活热爱的体现,对艺术追求的见证。在这个秋天,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些明清茶壶所带来的美好之中,感受那份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韵味。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Lot 6228

清初 陈鸣远制 素带壶

高:11 cm;宽:9.4 cm;长:14.3 cm;重251 g

释文:「陈鸣远」楷书题识。「陈鸣远」阳刻篆书印款。

成交价:RMB 31,625,000

出版:

1.《虚斋名陶图录》上册,页33-34。

2.《金石癖:文房搨本集》(台北:翦淞阁,黄玄龙主编,2011),页133、236。

来源:

1.旧藏 庞元济

2.旧藏 李氏家族







北京保利2013秋季拍卖会 Lot 6023

清康熙 陈鸣远制廉斋铭乌泥束腰壶

长:11.5 cm

成交价:RMB 9,890,000

著录:《荆溪紫砂器》图1,页17
款识:“陈鸣远制”款


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说:“鸣远一技之能,间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一个世纪中,陈鸣远以他高超的紫砂技艺和当时江南文人雅士相结交而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大师。

陈鸣远字鸣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是几百年来壶艺和精品成就极高的大师。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功勋。他善于制作案头陈设的清供雅玩和文房用具,像生的菱角、扁豆、花生等等,无不精妙,把果蔬的自然生态表现的淋漓尽致,再配以契合果蔬肌理的泥色,令人拍案叫绝。



相比案头文玩,陈鸣远所制茗壶因其数量少、保存困难,更被世人所珍爱。陈鸣远周旋于江南一带著名文人之间,如桐乡汪文柏、海宁曹廉让等等。高超砂壶技艺和风雅的文人翰墨相结合,使陈鸣远的作品臻于超尘脱俗,是砂壶工艺上乘之作。

此件陈鸣远制廉斋铭乌泥束腰壶就是陈鸣远与曹廉让合作的一把茗壶。廉斋即曹廉让,字希文,曹履泰之孙。硖石人。著有《廉让堂诗集》和《廉让堂唱和集》。工书法,写的诗很受当时著名诗人王士祯的赏识。著名画家王翚还特地画了《春明折柳图》送他。可见也是一代名流。天津市艺术馆珍藏的陈鸣远精制的天鸡紫砂酒壶,作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被视为国宝。壶上刻的南北朝时文人庾信的诗句“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即出自于曹廉让的手笔。

经专家对照故宫博物院所藏《王士祯放鹇图》后曹廉让的题跋,确定两者一致。这件紫砂壶最初曾藏吴骞处,吴骞在他的《阳羡名陶录》中就谈到:“予尝得鸣远天鸡壶一,细砂做紫棠色,上锓庾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壶身原有铭文,吴骞还在自己文集中收入亲自改写的铭文。南京博物馆有陈鸣远另一件精心制作“东陵瓜壶”,上面题刻有“仿得东陵色,盛来雪乳香”等字句,经专家研究,也是曹廉让手书而由陈鸣远手制的,说明两人合作得很好。



此器出自闽南,出土时壶嘴与盖子口沿俱残,乡人无知乃以砂轮磨整,殊为可惜。壶胎砂质坚致,掺以五色砂泥,色彩斑斓,极具视觉美感。胎质精细,色泽光润,包浆自然。体型精致小巧,壶盖上隆近半圆形,茶壶壶底平整,假圈足中留出四个犴门,以虚空间破沈闷感,形成虚怀若谷之意。壶钮作桥形,上方镂出长方孔,与壶的底足遥相呼应。器形敦穆稳重,中束腰带纹,壶钮、底足亦饰方线圈束。壶底行书铭文曰:“一壶清茗,万卷藏书,明窗净几,其乐蘧蘧。”署款“廉斋”。

笔韵雅致,书卷味十足,文字风格细丽娟秀,有晋唐风格,灵秀清逸之中不失遒劲古韵。《阳羡砂壶图考》载有一件风雨楼所藏“曹廉让束腰鸣远方壶”拓本,作者张虹记曰:“邓秋枚以鸣远方壶拓本寄赠,并云此壶题识乃曹廉让手笔,盖鸣远客海宁时,尝馆于廉让家。”此壶其形制铭文书法皆与张拓本极为相似。壶身吟有“陈鸣远制”篆刻款识。

中国的紫砂工艺,在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前期是名家辈出的高峰期。清初及康熙前期,砂壶制作趋于低潮。著名的《宜兴县志》时,只列举了陈鸣远一人。陈鸣远活跃于康熙中期到晚期,所结交的皆为上层文人和官宦世家。他所制的紫砂壶数量不多,只为极少数人需要而定制,因而传世作品极为有限此件砂壶不得不说是其作品中之精品,足以使藏家发古人之幽叹,回味陈鸣远高超的艺术造诣。




北京保利2007秋季拍卖会 Lot 1623

清嘉庆 陈曼生铭紫砂石铫式提梁壶

“阿曼陀室”“彭年”款

H:16 cm

成交价:RMB 806,400

备注:庞元济“虚斋”旧藏,Frankel Ltd.,2005

出版:《虚斋名陶录》,《书、画、印、壶:陈鸿寿的艺术》,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5.12。


壶为紫褐色,包浆浑厚。此壶乃曼生十八式中之石铫壶,由杨彭年制作,陈曼生刻铭。最早着录于清末民初海上大收藏家庞元济的《虚斋名陶录》。《虚斋名陶录》收录庞氏藏陶,与《虚斋名画录》并称。此壶为《名陶录》中八件曼生壶之一。此壶提梁当年在使用当中被缠绑皮绳,经百多年使用后包浆古朴浑厚。

到民国初年此壶不再被继续使用,先被庞元济(1864-1949)收藏并出版,后被山东一李姓空军上校作为古董收藏并被配置锦托,并与其它藏品一起装入特制木盒,并于国民党政府撤退时辗转到了台湾,并被寄存于台北故宫。1970年代,茶具收藏家罗桂祥先生曾在台欣赏这些收藏。五十多年后,由李家后人委托纽约古董商E & J Frankel Ltd.寄卖,并出版图录。两年后,再次被出版于《书、画、印、壶:陈鸿寿的艺术》一书中。这把茗壶传奇般的收藏经历见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谢瑞华的文章《海外庋藏曼生壶》。

此壶为一把传承有续,在私人收藏中无可争议的“曼生壶”真品,殊为可贵。壶身为圆筒形,由下向上渐敛,有提梁及直流。穹形壶盖,半环盖纽,壶身两面以陈曼生特有的西泠爽利刀法隶书刻铭,金石气十足。一面刻“仿坡公石铫作酒器”,宋代苏东坡曾卜居宜兴蜀山,东坡有一把提梁石壶终日相伴。因此宜兴陶人仿作此式并名曰“东坡壶”。另一面刻“君子有酒,奉爵称寿”。庞元济指出,“君子有酒”出自汉《焦氏易林》,“奉爵称寿”出自汉史晨乡《孔庙碑》,其“隶法纵逸,为曼翁得意书,颇近东汉摩崖,壶底有阿曼陀室方印,旁书一‘午’字,或是造壶时以地支计数耳”。

“阿曼陀室”,为曼生壶必钤之印。“阿曼陀”为梵语译音。一说意为“众神会聚之所”;又一说与“曼陀罗花”有关《法华经》言,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有论者认为“阿曼陀室”是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专事紫砂创作的工作室。壶盖内有小印“彭年”,即制壶者为杨彭年。杨彭年,字二泉,荆溪人,为一代制壶名匠,他改变了乾隆时合模制壶法,恢复了时大彬的手捏古法,是陈鸿寿设计制作“曼生壶”的最佳合作搭档。陈鸿寿评价道:“杨君彭年制茗壶得龚时遗法”,彭年壶与曼生铭互相成就,乃为名品。此壶既可沽酒,又可品茗。“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此器“大巧若拙”,令人惊艳。





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卖会 Lot 7522

近 民国三十七年 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寒汀石瓢壶

纵:13.5 cm;宽:17.8 cm;高:7.9cm ;重:432 g

释文:
「寒生绿罇上,影入翠屏中。」「寒汀兄属,吴倩并题。」行书刻铭
「湖帆」楷书刻款
「顾景舟」「景舟」阳刻篆书印款

成交价:RMB 14,950,000

出版:
1.徐秀棠、山谷著,《紫砂泰斗 顾景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页51
2.黄玄龙主编,《金石癖:文房搨本集》(台北:翦淞阁,2011),页172-173、238
备注:江寒汀旧藏



此壶为紫砂泰斗顾景舟所制,由吴湖帆(1894-1968)于壶面上画风动竹枝,赠予江寒汀(1903-1963)。刻铭引自宋代词人梅尧臣(1002-1060):「寒生绿罇上。影入翠屏中」。竹叶姿态爽飒,如有习习清风,行书劲健洒脱,正与壶身整体权衡协调之线条、造型对应成趣。这是顾景舟与江寒汀、吴湖帆与唐云(1910-1993)等海派书画家合作的五把传世石瓢名壶之一,是艺术家相知、唱和交流之作,紫砂、诗、书、画、篆刻的完美结合,名家名手,弥足珍贵。





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 Lot 5394

清雍正 霁青釉菊瓣壶连盖

「大清雍正年制」款

长:18.4 cm

成交价:RMB 18,975,000

出版:
1.《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2018年,页270,编号103
2.《埃斯肯纳齐中国艺术品经眼录》,埃斯肯纳齐,伦敦,2012年,页166,图版159
备注:
1.香港苏富比,1982年5月18日,编号291
2.重要私人旧藏
3.香港苏富比,2005年5月2日,编号673
4.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EK289,购自ESKENAZI
展览:“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8年



雍正皇帝极好茗茶,由康熙后期开启的清宫茗茶风尚在雍正十三年里得到极致的发展,单由茶具的种类与式样就可窥知一斑。其中烧制于雍正七年的菊瓣式茶壶为雍正茶具之珍稀隽品,据雍正七年(1729年)《活计档》载:「八月初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闰七月三十日郎中海望持出菊花瓣式宜兴壶一件,奉旨做木样交给年希尧照此款式仿均窑,将霁红、霁青釉色烧造,钦此。」以此推论,本品应为确切年窑之奉命烧造供御之作。


「八月初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闰七月三十日郎中海望持出菊花瓣式宜兴壶一件,奉旨做木样交给年希尧照此款式仿均窑,将霁红、霁青釉色烧造,钦此。」

——雍正七年(1729年)《活计档》



雍正御瓷祭蓝品种,清宫旧称为「霁青」,为仿宣德宝石蓝釉烧制而成,是唐英《陶成纪事碑》中「仿古采今」的五十七种釉色之一。霁青与霁红是雍正前期最为胤禛钟情的一道釉。翻阅雍正七年以前造办处活计档,在有限的烧造记载之中,霁青之名多次出现,诸多雍正帝喜欢的造型皆许以烧造霁青釉色。

瓷器基础知识和瓷器鉴定","author_description":"沐清扬","price":68,"share_price":10.88,"sold":3,"column_id":"7273051865191809339","new_thumb_url":"/images/Q1ZKdXVqb3Bvb0ZFWHYwbFhzOE5SSS94QW1NK2prRW9xSDE2dVZhR3RBK3c3MUlTRUVheDluYTV5MTMwZzdZRW1rZ1VWMkhHdVZweGd6UGEwWmRseFd1VWpiSWxhMjZ6Z1pWZjQ1VlVFRXZXWTJuNTU1aE1uejlqSGxmR2ZWOGNiT0dFUnF0cDU1UUtzRTZBeC9EYkRQc0RyMW5rWEZPLzV2ZE9FSm9aTGtoZmhBZU1CQXgzeXZ5Q0ZqS1k1aFlkcUJDWGdkYjFqQkcyZm5GVncxMStZeVRkUi9NaExnY0YrNGdkZ0F3RjNEKzZSUzcrN1dRbW1MSC9hVW52RXpIN2FqZEY3cDMyNFZqbmZJWUFTVzNNeVE9PQ=="}">
专栏
瓷器基础知识和瓷器鉴定
作者:沐清扬
68币
3人已购
查看



北京保利2019春季拍卖会 Lot 5395

清乾隆 粉青釉菊瓣壶连盖

「大清乾隆年制」款

L:19.3 cm

成交价:RMB 29,900,000

备注:

1.胡惠春先生「暂得楼」旧藏

2.纽约苏富比,1985年6月4日,编号89

3.张宗宪先生旧藏,1993年

4.香港佳士得,1999年11月2日,编号508

5.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EK54,购自ESKENAZI

出版:

1.《云海阁——张宗宪中国陶瓷收藏精品展》,伦敦佳士得,1993年,编号63

2.《亚洲艺术》,卷30,2000年3-4月,拍卖新闻,页129

3.《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 1986-2006》,中国艺术品精选,页151

4.《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2018年,页274,编号104

5.《埃斯肯纳齐中国艺术品经眼录》,埃斯肯纳齐,伦敦,2012年,页345,图版422

展览:

1.《云海阁——张宗宪中国陶瓷收藏精品展》,伦敦佳士得,1993年6月2-14日,编号

2.《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8年



本品应为乾隆宫廷御用茶壶,扁圆壶身,通体菊瓣式,器形以壶腹为分隔线似将上下两朵菊花合二为一,是以又称合菊壶。壶底以菊瓣形圈足,足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呈现年款置于菊花花蕊中央景象,匠心独具。此壶采用粉青釉装饰,色泽秀美艳丽;

器身横向呈扁菊,正向成瘦菊,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角度不同则感受不同。菊瓣壶既呈圆形,又分均等花瓣,其制作难度极大。壶盖和口瓣相吻,筋纹从壶盖顶端放射到盖口,再舒展过渡到壶体,直到壶底中心,全器贯通一气。瓣面大小如一,腴而不肥,转角纯而清朗,呈现出匀称丰腴的宝相。壶钮小巧玲珑,清晰规整。壶把耳环形,拿握稳正。壶嘴微弯,轻巧如指;壶底圆型内收,使整器恰似芬芳的菊花,沁人心脾。乾隆菊瓣壶例存世极罕,仅见有一绿釉例,无款,周方旧藏,售于纽约佳士得2013年3月21/22日,编号1206。





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卖会 Lot 7406

清乾隆 御制洋彩御题诗「雨前茶」瓜棱式茶壶

「大清乾隆年制」款

W:15.5 cm

成交价:RMB 14,950,000

备注:伦敦佳士得,2011.11.08,Lot408



此茶壶形制优美、小巧的造型体现了乾隆皇帝对饮茶的钟爱。其腹部之瓜棱造型最为新颖别致。乾隆帝喜欢古玩,而他设计灵感也来自其御藏之古董珍玩。其仿瓜棱之形,应为源自《瓷器档》中于雍正时期所记载之一例进贡定窑“甜瓜”造型执壶,本品壶盖以洋彩巧妙装饰瓜蒂,充分表达了乾隆帝的慕古情怀。肩部施粉彩,以黄地绘如意云头纹一周,近足处以同样技法绘制变体莲瓣纹一周,底露胎处盖以描金,整体装饰极为华丽;腹部顺瓜棱竖行以墨彩书写御制诗《雨前茶》:“谷雨前,春雷后,色染鹅黄新上柳。

携笼男妇溪山走,争试采茶三昧手。日烘山腰暖碧云,枪旗半吐摇酣春。卖与商人博衣食,徙劳曾未沾其唇。伊余品泉逸兴赊,啜罢还忆贫民家。新丝新谷都已卖,即今又卖新芽茶”;出自《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六》。乾隆皇帝是以诗记录平日采茶、制茶、煮茶、饮茶趣事,于茶事中寄托一代帝王心怀家国,忧患民生的明君意识,在品茶独乐之余,又对茶民的艰辛劳作和穷苦生活感同身受。作为一代君主,乾隆皇帝的这种品茗心态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底整施松石绿釉,并于正中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矾红篆书款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乾隆皇帝一生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乾隆八年(1743)规定每年正月从初二至初十之间择吉日在重华宫举行茶宴,天子与词臣品茶吟诗。据《饮茶诗话》载,乾隆嗜茶如命,在位六十载。甚至于一代帝王退位之时,亦安排在正月重华宫品茶之时。当日,有臣劝谏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以手捻须,饶有趣味地回答道:“君不可一日无茶!”。乾隆嗜茶、迷茶、恋茶,对这山川精气所孕育的灵芽倾注了无限深情。淡淡清茗,曾引得乾隆皇帝逸兴无数,诗情横溢。而茶诗本身,则使那平凡的清茗由于注入了浓郁的诗意而变得品类超群。茶为诗助兴,诗为茶扬名,构成了中国清代宫廷饮茶文化的重要部分,一直延续至后朝。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Lot 5175

清乾隆 白玉留皮八方壶

W:20.5 cm

成交价:RMB 7,475,000

备注:日本重要私人收藏,得自大正元年(1912年)


此壶白玉料,局部留皮,通体无暇无裂,油润莹细,玉泽匀净,为和田籽料上品。局部染色,为乾隆时期玉作特色。器形仿紫砂八方壶形制,壶身、曲流、环柄、壶盖、壶钮、圈足,均以四方侧角构成,实为八方。壶钮至圈足自上而下八根线条将壶身分为八个块面,壶盖、曲流、环柄、圈足顺其巧妙延续,变化规正有序,全身贯通。雕刻线条流畅,线面挺括平正,轮廓分明,给予人们干净利落,明快挺秀之感。变化合度,器型章法纯正,给人以平稳庄重之态,可谓「方中寓圆,方中求变,口盖划一,刚柔相称」。壶身循「良玉不雕,美言不文」之则,光素无纹,仅壶嘴与环柄略雕龙纹以作修饰,线条柔和精致。



以玉为壶,典故内涵丰富。玉壶晶莹剔透,可指代月色皎洁,风光明澈。如唐代朱华之诗:「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玉壶也可代指神仙之境,如《后汉书˙费长房传》与东晋葛洪《神仙传》皆记载费长房与壶公之传说。壶公为东汉时买药之翁,常悬一壶于市肆中出诊,市罢辄跳入壶中。费长房后跟随其同入壶中修炼,隐沦仙路,因而后人王绩有「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陈子昂有「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之描述,李白有「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之感慨。

而玉壶最为常见意向则为明净高洁。古代君子以玉喻德,取其喻义,以玉壶喻操守。南朝鲍照最早以壶喻人,「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后唐代羊士谔有诗 「气直惭龙剑,心清爱玉壶」。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之诗,表达对正直品格的追求,冰壶秋月并行成为高洁品性的隐喻。此壶所用之玉莹彻无瑕,恰给人以「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的纯净之态。壶形八方,线条挺正,又含君子行事方正之意。方正最早出于《管子˙形势解》:「人主身行方正……行发于身而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复行也。」《世说新语》将其列为君子品德之五。清代玉壶工艺巧夺天工,纹饰多机巧繁丽,而此壶则反其道而行,虽不事雕琢,但工料俱佳,器形素雅,寓意高洁,甚为难得。

抚顺琥珀骗局

同治重宝铜钱图片及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