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以前铸行,属元末农民起义军铸币。朱元璋出身贫寒,少时曾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皇觉寺出家为僧;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他投奔郭子兴部红巾军,因机智果敢,有勇有谋,深得郭子兴重用;龙凤政权韩林儿称帝时被任命为左副元帅,后成为大元帅,掌握了军权。
当朱元璋攻下徽州(今安徽歙县)后,采纳名儒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战略建议,不断巩固后方,屯田积谷,壮大军力,逐渐发展为称雄一方的霸主。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攻克江州,打败陈友谅,平定东南局势;为了发展经济,保障商品流通,改变元末以来因交钞贬值,民间“皆以物货相贸易”的状况,乃听从李善长之建议,于应天(今江苏南京)设宝源局,仿元至正五等钱式样,开铸“大中通宝”铜钱,以资流通。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吴王,建百官司属,置中书省,设左右相国;遂后大举灭汉,击败张士诚,降服方国珍;夺取福建,削平两广;并派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取山东,战河南、拔潼关;经过短短几年的南征北战,于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在应天奉天殿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明史·食货志》载:“太祖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并行”。“及平陈友谅,命江西行省置货泉局,颁大中通宝钱大小五等钱式”。“洪武四年(1371年),改铸大中、洪武通宝大钱为小钱。初,宝源局铸钱‘京’字于背,后多不铸,民间无‘京’字者不行,故改铸小钱以便之”。按:“大中通宝”钱有先铸和后铸之分,朱元璋建明前始铸行,建元后又有补铸。其钱背文中纪地名者有“京、济、豫、鄂、广、桂、浙、福、北平”凡九种。
据考证:洪武元年八月,徐达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后诏改大都为北平,大中背“北平”钱,应为洪武年间所铸。此大中背“鄂”小平钱和背“济”折五钱,分别为湖北和山东所铸行;从其铸造时间上推算,背“鄂”钱当属朱元璋进位吴王灭汉后,设立湖广行中书省置货泉局时所铸。
后各省陆续平定乃依例设局鼓铸,并于钱背铭纪地名以别之;背“济”钱则为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徐达进入山东占领济南后所铸。目前这两种纪有“鄂、济”地名的大中钱,除折十大钱外,存世均为罕见,是“大中通宝”钱中的佼佼者,被列为古泉珍稀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