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日本逆袭:如何在近代超越中国成为茶叶大国

03-22

日本逆袭:如何在近代超越中国成为茶叶大国


公元19-20世纪之交,中日双方几乎平行踏上洋务改革的强国之路。彼此间既有惺惺相惜的合作意愿,又经常会为利益瓜葛而相互倾轧。


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后者竟用更短时间取得阶段性反超,甚至在看似完全弱势的茶叶贸易领域实现逆袭。


茶马古道与本土培植

陆羽的《茶经》出现在唐末并非偶然


早在隋唐时期,茶树种植由四川和云贵高原走向外界,渐渐在南方各省扎稳脚跟。许多达官贵人纷纷食用茶叶制品,催出生陆羽的《茶经》,并为日后的茶饮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随后,不断发展的国内外贸易逐步将茶叶推向世界。譬如以乳制品和肉类为主食的游牧族群,就热衷于将茶叶用于维生素补充。这一影响在当时尚不显著,容易埋没在丝绸、葡萄酒、唐三彩、乌兹钢和毛皮等琳琅满目商品内。这既是因为唐朝的茶叶种植刚刚起步,远不具备后世那种巨大产能优势。其次则是受众较为有限,除国内的高级士大夫外,也不过是少数邻国贵胄在疯狂追捧。加之茶树并不适于很多北方省份种植,也就容易被胡风盛行的边地世家们所忽略。


早期的茶叶出口 主要是为向游牧族群换取马匹


直至北宋王朝完成局部统一,茶叶出口才成为极其重要的创汇和外交手段。首先就是因为五代时期,南方多国纷纷尝试对外推销,进而发展出早期市场。例如四川的前蜀/后蜀政权,非常乐于将相关产出送往青海、大理等地,东南的吴越则走海路将茶叶送往辽国。即便是被完全隔绝在内的马楚、南唐等实力,亦有定期向中原王朝纳贡习惯,从而确保茶饮供应不被中断。于是,最初的茶马古道便在北宋时期成型。不少商贩在朝廷组织下,将茶叶运到边区交换马匹支援军需。到南宋与金国对峙阶段,该贸易线路的重要性继续水涨船高,几乎成为南方骑兵唯一的坐骑引进渠道。直至明朝时期的官方强势介入,茶马古道才险些因不合理定价而濒临倒闭。


与此同时,茶叶种植也在东面的日本迅速壮大。公元8世纪,一批光荣返乡的遣唐使将相关文化带回东瀛。其后,还有传道佛法的僧侣,以及其他外交人员,都陆续将不同茶种带回列岛播种。而且和西北商道另一头的牧区不同,早期日本的茶叶种植几乎能做到与中土同步。当蛮族首领热衷于收集发酵后的普洱茶砖,远方的天皇、将军和御家人们都已直接饮用新鲜绿茶。


返乡的遣唐使将茶叶与茶树种子带回日本


当然,造成该区别的重要因素,主要是运输保存难题。由于茶叶很容易受潮、发霉,经常会在漫长的商路中变质。故而通过发酵、晒干、紧压和烘制等步骤,制成今人都很熟悉、甚至闹出过金融暴雷事件的砖茶。日本却受惠于气候优势,几乎从一开始就走上自我培植道路。所以没必要接纳口味完全不同的砖茶,乃至长期断绝同中原联系也不必担心断供。公元12世纪,日本人荣西氏写成《吃茶养生记》一书,算是彻底奠定茶叶在日本的文化地位。


另一方面,早就接纳砖茶口感的蒙古人在欧亚大陆上疯狂扩张。仅仅几代人时间,他们便将饮茶习惯由远东带至中亚的阿富汗、波斯等地,进而影响到土耳其、格鲁吉亚和俄罗斯。由于嫌依赖进口太贵,上述地区的贵族集团曾多次尝试引进茶树栽种。奈何其地气候与中国南方差异明显,根本不能像日本那样从容复制。即便有小块种植园实验成功,依然要继续输入茶砖满足消费所需。


蒙古人主要传递的砖茶文化


东印度公司的茶叶垄断

荷兰东印度公司 对茶叶西传起着关键作用


公元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让大批西方人得以顺利抵达东方。由于从未有过饮茶习惯,他们几乎将前期的大部分经历用于捣鼓香料、丝绸和贵金属等硬通货。直至荷兰人成立东印度公司,才在1610年尝试将第一次茶叶运欧洲。由于对这种神秘的植物缺乏了解,一度将其视为某种名贵药材出售,后来才尝试其他加工手段。甚至还闹出过伪科学流言,认为直接泡水是有害健康的服毒药行为。


即便如此,数量稀少的茶叶还是在欧洲竖立起昂贵标签。在东印度公司同时接触中日的1684年,享有关税全免政策的茶叶售价仍旧高达每磅80荷兰盾。通常是由广州、长崎两口岸商船,再运抵南洋群岛上的万丹,继而沿着马六甲、锡兰和好望角航线返回欧陆。受其影响,法国人在1638年引进了茶叶,英国人到1645年也开始喝茶,而德国人则要再等5年才逐步了解。当然,他们都没有将这种昂贵的东方植物,同俄罗斯人的砖茶联系起来。


荷兰人的商业化运作 让茶叶进入欧洲上流社会


到了1694年,茶叶终于在东印度公司的努力运作下,进化为风靡欧洲的紧俏商品。首先是一篇著名的《茶、咖啡和巧克力》的学术论文,大力鼓吹饮茶有延年益寿、提神醒脑等好处,彻底打消各国对茶叶的最后一丝顾虑。接着,茶叶迅速在贵族扎堆的上流社会流行起来,催生出不少宅院府邸内的饮茶室。最后,作为金融和商业中心的阿姆斯特丹适时跟进,开设专门的拍卖市场搞期货投资。这番操作不仅能让原产国惊掉下巴,更是引来其他竞争者的疯狂挤压。


此时,投资开办东印度公司的欧洲大国,还包括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英格兰和丹麦等一众新老势力。他们或是拥有直通中国的进货渠道,或是有相当发达的欧陆倾销网络,因而很乐意从荷兰奸商手中分一杯羹。比如葡萄牙人就期望通过澳门租借地收购茶叶,马尼拉的西班牙人则屡屡造访厦门进货。至于丹麦人则索性与荷兰合作,充当他们在帮个欧洲市场的分销伙伴。唯有英法两国比较吃亏,必须在多方挤压下出更高价竞拍,以至于到本国的内部市场都缺乏竞争力。最后,大家都争相祭出反倾销法律或进口禁令,才勉勉强强获得少许抵抗成绩。


正在运输茶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


讽刺的是,作为茶叶最大生产国的清朝,对这场由茶叶引起的商业战争是毫无察觉。由于王朝本根位于北方,他们对南方沿海地区的外贸总是自带怀疑视角。同时,又允许山西等地的内陆商贩到茶叶产区低价采购,再制成茶砖销往俄罗斯、中亚等地。至于沿海口岸的供应量偏少问题,则完全被不断攀升的收入掩盖。比如在18世纪,崛起的英国人每年要花费80.6万两白银买茶。这个数字到19世纪前期又飙高到每年561.7万两!他们虽能将荷兰宿敌击败,却无力应付成本难题。因为只要不大量扫货,那么多出来的部分就会迅速被其他欧洲商人消化。


对此,清朝方面始终后知后觉,根本不准备提高部分产量来满足市场。仅仅是基于物以稀为贵的原始嗅觉,以及自古以来朝南坐的本能,看着一种洋夷在自己面前你争我夺。反正东西基本在自己手里,你们不买外面还有的是人来买!


清朝中前期 茶叶基本都由广州出口


鸦片战争后的剧变

《南京条约》签订 促成清朝茶叶外贸迅速增涨


公元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南京条约》签订而落下帷幕。满清的天朝上国形象出现严重裂痕,却意外受惠于五口通商的贸易增涨而脱贫致富。但对于获得更多贸易机会的西洋商人而言,他们的采购环境并未获得多少实质改善。


当时,仅英国每年向清朝购买茶叶的费用就有白银3000万两。其次,则是美国、法国、俄罗斯等西方饮茶大国的进货款项,交易场所也由广州一地扩散至厦门等南方港口。结果,本土茶商的产量难以跟进,逼的各国东印度公司纷纷搞错位竞争。例如红茶主要由财大气粗的英国拍走,其他国家只能向他们二次到手,或是老老实实的去买绿茶、岩茶充数。后来连英国都嫌货源太少,开始引进茶树到印度阿萨姆邦栽培。


黑船事件 将日本纳入国际市场


在此背景下,稍晚开放的日本开始引起欧美各界的广泛关注。公元1853年,已然是绿茶消费大户的美国派出佩里准将巡航亚洲,用杀气腾腾的黑船逼幕府放弃锁国体制。随后,英法俄三强迅速跟进,并迅速意识到这片世外桃源的可塑性。由于历史原因,当地有许多类似中国的物产,包括生丝、瓷器,以及最为关键的茶叶。虽然有排外冲突、倒幕风波和西南战争影响,但持续都比较短,很快就由明治维新走上正轨。


相比之下,清朝在欧美买家眼里的问题就愈发严重。先是持续十多年的太平天国战争,几乎把南方各富庶区域都破坏殆尽。其次,还有非常恶劣的营商环境与商业文化。由于意识到茶叶的巨大价值,朝廷不断对其课重税,进而逼的本土商贩靠坑蒙拐骗、内卷竞争等手法降低成本。因而经常被人发现有以次充好、偷斤少两问题,且根本不觉得有任何改良必要。


由于缺乏品控和诚信观念 清朝茶叶的口碑每况愈下


到19世纪后期,印度阿萨姆的茶树移植实验成功,并依托资本注入、科学管理、工业化生产分销等手段迅速膨胀。不久,气候更为宜人的斯里兰卡也依葫芦画瓢得手,成为与阿萨姆驰名的世界级红茶产区。至此,英国人便不再执着于从广州大量扫货,甚至是直接将清朝竞品赶出欧美市场。不少奸商察觉出氛围变化,只能把清朝产茶叶贴上印度外包装销售,从而加速了中国茶叶的口碑崩塌。


另一方面,明治时代的日本正积极投身于绿茶种植业,意图将清朝竞品赶出美国市场。不仅对茶叶质量做严格控制,还效仿英国搞新兴工业化生产线,确保产量、产效可以跟上与日俱增的市场需要。甚至多次派考察图赶赴西方调查,以便了解什么口味的茶叶更容易受当地人青睐。一来二去之下,那些原本要到广州、厦门买绿茶的欧美国家,也纷纷将订单转移至东瀛。


日本茶道在明治时代完成了逆袭式反超


最终,日本绿茶霸占体量硕大的美国市场,直至1941年底才被太平洋战争叫停。清朝茶叶则被日本绿茶和英国红朝联手压制,从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的宝座上跌落。


由此产生的巨大损失,不但体现于甲午战争和庚子国难,还被直接延续到了民国时期。某些深层次要素甚至留存至今......

荧光鱼怎么养

大清铜币图片及价格 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