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农家炒茶记忆:一份茶匾的故事

03-04

农家炒茶记忆:一份茶匾的故事

在我老家的辅房里,依次摆放着几台茶机,在茶机的窗前,静静得挂着一个茶匾。竹制茶匾的边角沟缝里夹杂着不少茶叶碎,虽清香扑鼻却难免斑斑驳驳。

一个用了二十多的茶匾,看似有些破烂不堪。虽然现在也已很少会用到,老爸还是舍不得把它丢弃。在常人看来,可能是农村人比较节俭;我想更多的是因为这个茶匾伴随了老爸多年炒茶的缘故吧!

曾经在微信朋发圈,我发过这么一条信息:“一个用了二十多年的茶匾。”当时有人点赞,也有人留言评论。其中有一条回复引起了我的注意,茶匾上的“柒是什么意思”呢?“柒”字,按以前老家人的生活习惯,应该是作为年份的记号——无论是当时茶匾制作艺人或老爸买来后自己写上的,其实都无所谓。毕竟这个茶匾已成为家里炒制龙井绿茶的一份记忆或是一种念想吧!

我的老家在绍兴会稽山区——浙江嵊州作为全国有名“越剧之乡”、“茶叶之乡”。老家先前盛产珠茶为主,是当时绍兴“平水珠茶”的重要产区,茶叶是当地百姓人家一年之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珠茶是绿茶的一种,据说等级上好的成品茶形如黑绿的珍珠,在炒茶师傅筛选茶叶时,可以在茶筛或茶匾中有规则的滚动。在我们小时候,镇上、村里各生产小队都办有茶厂,在茶季收购本地的茶青来炒制珠茶。在茶叶开采时,老爸作为当地有名的珠茶炒制师傅,都会受邀外出,帮助茶厂老板炒制珠茶;那时还在上学的我们,在学校放所谓的“农忙假”时,会跟着老妈上山去帮忙采摘自家的茶叶……

九十年代后,随着珠茶行业形势日渐消凋,龙井绿茶的逐渐兴起。老家嵊州当时的政府领导对绿茶炒制作出了“圆改扁”的工作布置,申请注册了嵊州“越乡龙井”这一地域龙井茶商标,作为当地茶区域公用商标;各重点产茶乡、镇相继举办了龙井绿茶手工炒制技术培训班,并邀请当时杭州“西湖龙井”产茶区的炒茶能手来到农村进行现场教学指导,各地开始引进、推广、种植龙井早茶。手工炒茶,即早期的龙井绿茶炒制工艺。对炒茶手形,手法的运用;炒制工艺步骤的调整及制茶时火候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短短三四天的短期教学,对于老家的茶农们可以说是囫囵吞枣。一开始他们炒制出来的茶叶只能说形似神不像,色香味根本达不到龙井茶的炒制工艺要求。

“老师傅碰到新问题。”当时老爸炒好的龙井茶也是如此。在茶季不忙的时候,村里的茶农们会聚在一起相互交流,比较,各自分享心得……一二个茶季下来,在老爸慢慢掌握了炒茶的手法变换、火候调整及操作步骤工艺。为了把龙井茶炒得更好,老爸在有一年茶季前夕,购置了这个茶匾。在以后的茶忙季节里,他经常会抓一把炒好的茶叶,放在茶匾里细细察看,发现有瑕疵的,在炒制下一锅时稍作调整;他也抽空去老家附近、周边镇上熟悉的龙井茶炒制好手家里看别人炒茶,偶尔给人家当下助手,俗称“偷拳头”。边做边学,并及时调整、改变,老爸的龙井茶炒制技艺也越来越好,放在茶匾里的成品无论从外形,还是色、香、味都已经达到了手工龙井茶的标准。


那时,在老爸炒制茶叶的时候,我时常在旁;耳染目濡下,老爸忙不过来时,也会让我替他炒制一二锅。在那些年茶季的后期,趁着周末,我也会上山采一些茶叶回来。摊好青,然后让老爸在旁指导我做手工茶。炒好的茶叶,我第二天拿去镇上的名茶市场,售卖所得自己留着,老爸老妈也不会计较,就算是给我的零花钱啦!

在后面的几年里,家里随着龙井早茶的量产,种植面积的扩大,手工炒茶开始跟不上产能,机械半自动、全自动炒茶逐步代替了手工炒茶。这对于老爸来说已不是难事,机械炒茶后使用茶匾的频率就开始减少了,更多的时侯它只是被静静的挂在窗前。每当茶季开始,过几天要留份小样,他才会用一下那个茶匾。

前几天,我打电话回老家得知,今年家里的龙井早茶头采已开摘。“不知细叶谁剪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老家的茶季已来临,山区的茶农又该开始忙碌了吧!

当老家的茶机声响起,茶青在锅里翻滚,香气四溢时,那个茶匾是否仍然挂在窗前。在老爸老妈日夜忙碌,炒制龙井绿茶时,它是否仍然还在静静的陪伴着日渐年老的他们呢?

寄居蟹的特点

布偶猫在哪里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