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中国史书里记载的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而关于夏朝灭亡之后夏人的去向,后世也存在多种说法。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匈奴是夏后氏的后裔这种说法。而在这种说法之外,早期史料里也曾提到中原的一个诸侯国是夏朝后裔,也就是杞国。那么这个杞国为什么会被认定是夏人的后裔?它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杞人忧天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呢?
其实杞国是夏人后裔,在杞国存在时期几乎是得到公认的。比如记叙孔子生平的《论语》里就曾提到:孔子为了考察夏朝的礼仪曾到访杞国,但当时杞国关于夏朝的文献大多也已经遗失,所以孔子曾为无法验证夏礼而发出遗憾的感叹。但这段描述却也表明了孔子认可杞国是夏朝后裔。
而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曾将杞国作为一个世家进行介绍,其中明确提到:
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
这意思就是杞国的东楼公是大禹的后裔,所以将他们封在杞这个地方,以祭祀夏朝。而关于杞国为什么会被认为是禹的后裔,《史记·夏本纪》里也提供了线索:说大禹曾经把自己的姒姓家族分封在了12个地方,然后这些姒姓封国就以自己的封地为氏,而这12个封国里,就有一个是杞国。
而儒家经典《大戴礼》中还曾提到,商汤在灭亡了夏朝之后,并没有将夏朝王族姒姓灭族,而是将其迁到了杞地。所以等于在商朝初年,杞地还一度成为了当时幸存的姒姓家族的聚居地。
不过,在商朝时,姒姓家族毕竟代表着亡国的前朝王族,所以商朝肯定不可能放任其重新坐大。根据《史记》记载,杞国在商朝时“或封或绝”,也就是其存在是断断续续的,曾经消失过几次,但在一些商王心情好的时候又曾得到恢复。
而在周朝灭亡商朝之后,曾经四处寻找大禹的后裔,最后找到了前文提到的东楼公,又将他重新分封在了杞,以继续对夏朝进行祭祀。而在刚刚建立之时,杞国曾经在周朝享受到很高的礼遇,被列为上公,杞国代表在周朝的祭典中曾和商朝后裔宋国代表一同面南而立,这在当时的封国里也是极其罕见的。
不过,虽然杞国因为其独特的历史曾经得到极高的礼遇,但它却也仍然是一个小国,以至于虽然司马迁在《史记》里把杞国作为世家介绍,却是把它和另外一个诸侯国陈国放在一起列入了《陈杞世家》之中。而且在其中提到杞国时还专门说了句“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即杞国太小,该国的事不值一提……
不过尽管如此,从不同史料关于杞国的零星记载里,我们还是能够大致还原杞国的兴衰过程。现代一般认为,杞国最初的封地位于今天河南开封的杞县。但到西周末年的时候天下大乱,杞国先后受到了周边的宋国、淮夷和徐国等势力的攻打,在杞县周边无法再立足,被迫选择了东迁。
根据史料记载,杞国东迁之后,一开始似乎没找到新的国土,其族人曾一度到位于今天山东省邹城和滕州一带的邾国流浪。到公元前544年,杞国才又迁到了淳于,即今天山东省安丘县附近安顿了下来。在这个时期,杞国基本上只出现在了一些诸侯会盟的记载之中。
但之后不久,地理上处于齐鲁两大国之间的杞国就频繁受到了鲁国的攻击,只是凭借与晋国结盟才避免了灭国之祸。此后,杞国又多次发生了国君兄弟相残的事件,以至于《史记·陈杞世家》中唯一得到记载的两个杞国事件都是兄弟相杀事件。而本身国力就非常弱小的杞国哪还经得住这样折腾?最终在公元前445年,杞国被楚国灭亡,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不过虽然杞国的存在感始终不强,但现代的考古却也在商朝的文字甲骨里发现了它的踪迹。综合不同的资料,目前发现的商代文字甲骨里,有大约6到10片曾提到杞国。而其中一些内容也非常有意思。比如在商王武丁(商朝第23代国君)的时代,武丁曾经专门占卜杞侯爇(ruò)会不会有灾祸,而且认为他终归是会生病的。这说明当时武丁似乎对杞国君主也是有所提防的。
另外,甲骨文里还曾提到武丁的妻子里有一位名叫妇杞,这似乎表明她是来自杞国的一名女子,说明当时杞国和商朝王族之间可能也存在联姻的关系。而这些记载再结合传世史书中说关于杞国是大禹后裔的说法,可以说也成为了夏朝存在的间接证据。
当然,杞国终归还是一个存在感很弱的小国。对于现代多数国人来说,对于杞国唯一的认识可能就是成语杞人忧天了。而这个成语也确实是源于杞国,最早出自于道家典籍《列子》,讲述的就是杞国有人觉得天是由气体所构成,但气体不可能永远拖住天上的日月星辰,所以担心日月星辰有一天会掉下来造成灾祸。后来有人告诉他日月星晨其实也是有光的气体而已,所以掉下来也没事,这样杞人才安下心来。
而在我们了解了杞国的历史之后,可以发现,杞国的先人,也就是大禹和夏朝王族曾经君临天下,最终却经历灭国之祸。之后,杞国又经历了商朝时的“或封或绝”,以及周朝时期任人欺凌,四处流浪,世界之大无处安身的窘迫处境。可能正是这些不寻常的历史使杞人在当时就拥有了远超其它族群的忧患感,所以杞人中出现这种忧天的情结似乎也就不那么奇怪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