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书房一直就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田园,历代文人雅士也都很讲究自己书房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这些饶有情趣的室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比如汲古阁、七录斋、梦溪园、项脊轩、饮冰室……你是否给自己的书房起了斋号?
万卷楼
万卷楼为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青少年时代读书治学的地方。位于南充市西山风景区。万卷楼始建于三国蜀汉建兴年间(公元222-237年)。据古书记载:南充城西有果山,此处有万卷杰出。它倚岩而建,为三重檐式木石结构楼阁,飞檐斗拱,气势雄伟。四周古木葱郁,翠竹蔽天,甘泉流淙,构成一幅优美动人的山水画卷。其名含义不言而喻。
汲古阁
虞山毛氏汲古阁图
汲古阁,中国明代私人藏书楼和印书工场。江苏常熟隐湖之南七里桥,明末毛晋(1599 ~1659 )创办。毛晋初名凤苞,字子九,后改名为晋 ,字子晋,别号潜在。晚年改号隐湖、笃素居士。所刻书初题绿君亭或世美堂,后皆用汲古阁。江苏常熟人,家富。嗜读书和宋元精本名抄,早年为诸生,屡试不第,遂隐居故里,变卖田产,于七里桥构筑汲古阁,另在问渔庄和曹溪口构筑两阁,以收藏和传刻古书。
梦溪园
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晚年居住并撰写科学巨著《梦溪笔谈》的地方。沈括三十岁时,常梦见一风景秀美之地,山明水秀,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悦目,心中乐之,因欲谋居。后来他托人在镇江买了一块园地。几年后沈括路过镇江,见其地,不禁又惊又喜,觉得宛若梦中所游之地",于是遂举家移居于此,建草舍,筑小轩,将门前小溪命名为"梦溪",庭院命名为"梦溪园"。他在这里潜心撰著,完成了包罗他毕生科学研究结晶的不朽著作《梦溪笔谈》。
陋室
唐代被誉为“诗豪”的刘禹锡,其书房朴素简陋,诗人还专门写下了那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他还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现了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七录斋
明代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明史》上记有他“七录七焚”的佳话。凡是他读过的书,自己必然要亲手抄下来,抄完朗读一遍后,随即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接着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握笔的手指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后来他便将自己的书房称为“七录斋”。
抱残守缺斋
清末小说家刘鹗的《老残游记》闻名后世。他自号“老残”,又将自己的书房叫做“抱残守缺斋”。因为他平生“嗜古成痴”,“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唯古器物是求。”这些流传千年的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他却视若珍宝,甘愿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相伴,寻求心灵的安慰与归宿。
惜抱轩
清朝嘉庆年间,邢部郎中姚鼐,字姬传,安徽桐城人,桐城派代表作家,《四库全书》编纂。传其因久坐著书,影响身体健康,后有一道人指引,常于写作之余,到自然松林中优雅清静之处,散步观景,尤以两手合抱树干(惜抱就是得名于此,含有抱元守中、爱惜身体的意思)养生自疗。于是,他在钟山书院内的大松树旁又增设一轩,志曰“惜抱轩”。自号惜抱先生。
玉磬山房
文徵明屡试不第,终生连举人身份都未获得。直到54岁那年,他被同乡举荐入京,经吏部考核后授“翰林院待诏”,参加修编《武宗实录》。57岁的文徵明放舟南还,从此再未远离故乡苏州。他回来后在住舍之东建了一间小室,名曰“玉磬山房”,作为吟诗、写字、绘画之所,并在庭院中亲手种下两株桐树,“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他自此摒绝功名,专心侍奉笔墨纸砚,艺术得以长足发展。
饮冰室
饮冰室指梁启超故居书斋。书斋"饮冰室"为浅灰色两层洋楼,建于1924年。“饮冰”一词源於《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原意就是比喻自己内心之忧虑。当年,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临危受命,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所以,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忧虑焦灼。
阅微草堂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为“阅微草堂”,他曾经专门为阅微草堂写过一首诗:“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千岩与万壑,焉得穷曲折。烟霞涤荡久,亦觉心胸阔。所以闭柴荆,微言终日阅。”
三松堂
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是冯友兰先生的故居,又名“三松堂”。“三松堂”之名,来源于院内的三棵松树。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的《自序》中写道:“‘三松堂’者,北京大学燕南园之一眷属宿舍也,余家寓此凡三十年矣。十年动乱殆将逐出,幸而得免。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可见“三松”不仅是院中一景,冯先生将其与陶渊明作比,也可见其心性与寄托,正如他女儿宗璞先生所说:“寄意深远,可以揣摩。”
人境庐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