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旅游高峰期间如何应对人挤人现象

08-28

旅游高峰期间如何应对人挤人现象

每年暑假都是旅游高峰期,尽管已经进入8月末,北京各个旅游景点依然人头攒动。人流量的增加也给景区和相关部门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在应急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游客安全保障方面。旅游高峰期,遇到紧急情况游客如何应对?景区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景山公园登山口/记者拍摄

上周五下午,记者来到景山公园,跟随游客的游览路线从登山口出发,一路向山顶走去。

记者:从登山口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到攀爬景山的这段路。从这个路线其实还是可以看出来,会有一些对向通行的空间。在上山之前就看到了应急疏散通道,应该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启用。

应急疏散通道/记者拍摄

上山过程中,每个可以歇脚的平台都能看到园方的提示牌,上面写有公园咨询服务电话。

记者:在山脚下就已经碰到了两位安全员,爬到第一处小平台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一个禁止通行的标志,那么这里呢就是它的一个应急疏散通道的出入口。登顶景山之后,其实在这个平台上整体的人也是会比较多的,但是还是能够看到有工作人员在一旁守候,整体的秩序还是非常可控的。与此同时在非常醒目的地方,还有景山公园接诉即办的服务电话,非常明显。

公园咨询服务电话提示牌/记者拍摄

沿途经过观妙亭,往来游人如织,有的三五好友共同出游,有的趁假期带孩子出来游玩。游览途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应对呢?就这一问题记者在随机询问几位游客后发现,会提前寻找应急电话或留意应急通道的游客微乎其微。

游客:可能是我没太注意有这个标识,什么应急通道之类的。

游客:最好是有分流比较好吧,有秩序一点,大家都互相包容理解一下。

景山公园山顶配备了安保人员/记者拍摄

事实上,在应急突发方面各景区都有相应规定和要求,雁栖湖景区安全管理部经理孟英杰从景区从业者角度,分析了当前现状以及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难度。

孟英杰:在景区的应急突发方面的规定和要求,主要包括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再加上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分类分级的管理,包括公共事件以及社会事件的应对措施等等。夏天旺季来说,我们会针对大客流限流,景区内我们会加派安全巡视人员,随时观察客流量。执行起来也确实是有一定难度,因为暑期期间也正是雨季的时间,极端天气可能会多发,主要是人流客流的拥挤,以及交通的混乱。

安全游玩是景区游览的大前提,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信息提示,都是最大程度保障游客安全的方式。

孟英杰:在所有票据上边都有应急救援电话,随时会有人接听,以及各项目组都有温馨提示。景区会有应急广播,出现突发情况及时采取广播系统提醒游客,要照顾好老人,照顾好儿童。今年我们增加了游客的导视牌280多块,包括安全提示牌以及各项目的温馨提示。

国家博物馆/记者拍摄

随后记者前往国家博物馆,在出口处陈先生一家三口游览结束,不由感叹附近的大人流。

陈先生:人多!人挤人,挤得特别厉害。

旅游高峰期,游客们除了想能玩得开心,最重要的还是希望保障游览安全。面对突发情况,选择向工作人员求助,是采访中游客选择较多的答案。

游客:找工作人员,肯定是先找穿制服的,然后千万不能慌了,特别像我们这种带小孩的一定得管好小孩。

游客:我就会联系现场,看看有没有能够帮助我的,因为咱毕竟去的是外地,很多地方不太清楚,看看身边的人能不能提供什么帮助。

景山安保/记者拍摄

突发情况包括天气变化、摔伤、中暑、突发疾病等各种意外事件,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刘思敏表示,想让游客在需要时及时得到帮助,景区在应急方面必须做好充足准备。

刘思敏:首先人员配备方面,在景区的关键位置应该部署足够的安保力量。另外平常也要加强培训专业的急救人员,确保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能够对受伤游客进行紧急救治。另外在设备设施方面,要按照景区管理的相关的规定,它应该有完善标识系统,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每个景区要未雨绸缪,必须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它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和流程,同时也要定期的进行应急演练,不能光是落实在纸上,而是要让景区的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最后就是在信息的沟通方面,景区应该建立信息发布平台,要及时向游客发布景区的人流的情况,安全提示和应急的信息。

周末颐和园人流量大/记者拍摄

周六上午,记者又前往颐和园。从北宫门进入,顺势往山上走。

记者:这个时段的人流量会相对比较大,从入园到现在,暂时我们没有发现相关的标志牌或者是咨询电话。

游览过程中出现短暂拥堵/记者拍摄

行进过程中记者发现,除了山脚下有一位安全员,爬山过程中并没有工作人员和安全游玩导览提示,以游客视角也并未发现应急疏散通道。

记者:这段山路是相对比较陡峭的,一来是台阶比较高,二来是整体的宽度窄,所以当上行下行相遇的时候,在我的身后已经出现了拥堵情况,如果在这个时候有突发情况的话,应该会遇到不小的麻烦。

通行道路发生拥堵/记者拍摄

一直到下山后才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寻到工作人员的身影。

游客:像这种地儿就是特别堵,要是真有什么急事的话,真下不来。我现在正想打开地图,看看是不是在哪儿能宽敞一点。

游客:这些根本就没有应急通道的标识,有一些这样的措施比较好。

游客:如果有突发的火灾,肯定得有应急通道嘛,应急措施也得有啊是吧?比如说消防通道,需要有指示。

颐和园景区内工作人员/记者拍摄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北京旅游学会理事刘思敏提出,应急通道也是生命通道,每一个景区都不容忽视。

刘思敏:就像我们高速公路都有应急通道一样,那是生命的通道,所以说对于景区来讲,就像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一样。首先从安全角度来看,景区可能会面临各种突发的情况,例如地震、火灾、游客突发疾病等,这时应急通道就可以为游客和工作人员提供快速安全的疏散路径。第二,那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公共场所设置应急通道,那么景区当然就属于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它必须遵守这些规定。第三,从景区管理的角度而言,在日常的管理中它必须对应急通道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畅通无阻。最后从游客的心理角度来考虑的话,他知道景区有应急通道,会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更加安心,从而增强对景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另辟蹊径”的小游客/记者拍摄

游览过程中,有不少低年龄段的孩子为了避开拥堵,扒着石头向上攀爬,开辟出一条“新路”,这无形中也增加了游玩风险。刘思敏提醒,景区在完善相应应急设施的同时,游客自身也要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刘思敏:做一个游客那就要首先做一个有心人,这样的话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进入景区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景区的入口、游客接待中心等这些显著的位置,它都会公布景区的紧急救援电话,最好是能够记记录在手机上或者牢记在心里面。同时也要关注工作人员的点位,要了解景区内的工作人员通常会出现的位置,比如说检票口。第三个就是要遵守景区的规定,不能擅自进入未开放的区域。第四是游客旅游游览的过程中,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应该及时的休息,并且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就医或者寻求帮助。最后就是要在去一些景区之前,看一些相关的介绍,做一些攻略,要了解景区的地形和设施,这样的话你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快速的找到安全的出口和医疗点。我们作为游客不能把自己的安全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寄托在景区身上,自己要做自己生命守护的第一责任人。

景区入口处游客向工作人员咨询/记者拍摄

雁栖湖景区安全管理部经理孟英杰表示,一旦-游客遇到突发情况,在保持冷静的前提下要及时寻求工作人员帮助。

孟英杰:第一,及时拨打救援电话。第二与最近的工作人员以及我们项目组的工作人员及时联系,及时沟通。再一个,就是要服从工作人员安排。


记者:张赛男 罗璟怡(实习)

编辑:张赛男

主编:朱来生

宠物美容培训基地

黄州寒食帖背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