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我的故事# 《今日头条》的读者,网友们,大家好!我叫李彦军,今年41岁,来自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寨里河镇下麻峪子村。目前,我住在农村,专门从事微雕事业,在小小桃核上“舞刀弄影”,虽然不种地,但是却比种地、打工挣得都多。这是我在2016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核雕艺术大赛时,获得的银奖。(自述/李彦军 图文整理/明之 本组图片拍摄于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
这个作品名叫《凤求凰》,是一件用橄榄核雕刻的作品,规格为高20毫米、长46毫米。创作于2015年冬天。创作这件作品,我用时一个多月,作品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为背景,后来被人高价收藏。
我出生在农村家庭,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上小学的时候,我就用铅笔刀在树枝子上刻刻画画,用泥巴捏泥人,还在橡皮上刻字画画。后来,我考上了中专学校,虽然学的是农业技术,但是仍然没有改变我对爱好的坚持和追求。
中专毕业后,为了生存,我前往广州工厂打工,后来又到了日照市的工厂打工多年。在打工之余,我也一直坚持写写画画,在木板上雕刻,在墙上刻画,后来就慢慢地对微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用橄榄核制作的微雕作品《刘海戏金蟾》。
那个时候我对微雕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打工挣来的钱,几乎都用在了购买雕刻书籍和雕刻工具,以及学习雕刻技艺上了。上学的时候,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写的《核舟记》文章,让我记忆犹新,文章中的微雕师王叔远成了我追求的偶像。这是我创作微雕作品《看电影》,桃核比一角硬币大不了多少。
2013年,为了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艺,我辞掉了工作,来到了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温溪镇,找到了中国当代核雕最有影响力的雕刻家之一秋人(原名:邹丽青),拜他为师,专心学习微雕技艺。这是我在用放大镜创作中。
秋人师傅告诉我说学习不收学费,但是要试学一周,看看我的悟性如何,是不是适合做微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师傅看到我的悟性还不错,就正式收我为徒弟,艺名“三生石”。这是我用橄榄核创作的微雕作品《盛世之歌》人物系列。
在学习雕刻期间,我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雕刻师,开阔了我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我的技艺。我在师傅那里学习了5年,那个《凤求凰》的作品就是在学习期间创作的。这是我在专心的创作中。
2018年,我告别了师傅,返回山东农村老家,开始专心核雕事业。刚回家那会儿,我专心微雕,不种地也不干活,闷在家里雕刻,有的邻居以为我不务正业,但是别人不管说什么,都影响不了我对微雕事业的追求。这是我在修饰桃核微雕作品《美人鱼》。
我们做微雕的,有自己的圈子。我每雕刻一个作品发在群里,很快就会卖掉,价格从几百元、几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邻居们看到我能挣钱了,养活自己,慢慢的也都不说什么了,后来还夸我手艺好。这是我用放大镜观看微雕作品。
去年,我历时一个多月,在一枚长度4厘米的普通桃核上,雕刻了一个《乡村记忆》系列之《看电影》的品,桃核上雕刻了6棵大树,17个人物,一条狗,一头水牛,还有电影银幕,两辆小汽车。这就是微雕作品《看电影》
这个作品上的人物有小米粒大小,其中还有妇女怀抱儿童看电影,水牛卧地,小狗行走,还有大树等,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欣赏这个作品时,得用放大镜,肉眼根本看不到。这就是微雕作品《看电影》的局部。
我雕刻的题材比较多,有人物、花鸟、山水等,微雕作品用的原料主要是以桃核、橄榄核,还有琥珀和蜜蜡等。雕刻用的工具有几十把,很多都是我自己做的,因为市场上买不到。
雕刻一件作品,从选材构思到动刀精雕细磨,其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比如雕刻美人鱼身上的鱼鳞,得平心静气的雕刻数百刀,甚至更多。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最快的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最慢的一两个月也是常有的事。这是我在家里墙上画的画。
没事的时候我会看看书,读一读古诗词,我的很多创作灵感往往就是在读诗词的过程中产生。如今我静下心来,在农村老家里搞创作,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一项事业来干,收入远远超过打工挣的钱。以后,我会继续钻研这门手艺,传承这门技巧,创作出更多的微雕作品。欢迎关注《新图视野》,打开温暖视界,感受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