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镶金瓷器
因中西方审美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欧洲普遍存在对中国外销瓷器进行再装饰的情况。
其中,为中国瓷器添加金属附件的做法最为常见,
此类再装饰的中国瓷器统称为“后镶金瓷器”。
自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之初,这种来自神秘远东的物品便成为欧洲贵族们追逐的珍宝。出于对中国瓷器的珍视,为中国瓷器加装贵金属配件的做法随之出现,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晚期,且这种做法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欧洲各个国家。
壹
14世纪晚期至15世纪
中世纪晚期,欧洲正面临着封建制度解体以及宗教改革的困境,因此欧洲人试图寻求一种物质化的异域形象作为精神寄托。《马可波罗行记》《曼德维尔游记》等著作中塑造的中国,即具有这样的意义与价值。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瓷器成为欧洲人遥想神秘东方的重要物质媒介。但在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前,中欧海上贸易航线还未贯通,中国瓷器只能经由波斯和阿拉伯商人之手辗转进入欧洲,数量十分稀少。当时的欧洲高度推崇这种进口物品,并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这些珍品的价值。
从文献及实物两方面追溯,后镶金瓷器在14世纪晚期就已出现。现藏于爱尔兰国家博物馆的元代青白釉玉壶春瓶——丰山瓶,是现在已知最早的后镶金瓷器。
丰山瓶—元代青白釉玉壶春瓶
爱尔兰国家博物馆藏
1338年,匈牙利王室收藏了这件元代瓷器。1381年,王室命人为此瓶加装了贵金属流、柄、托、盖,将其改为一件执壶。此后,在欧洲各国的外交、联姻活动中,该瓶不断易主。19世纪,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收购这件瓷器时,上面的金属配件已被拆除,仅留有瓶身上装饰配件的孔洞。
但是1713年,法国贵族盖尼亚(Francois Roger de Gaignières, 1642-1715)曾请画师为这件执壶绘制水彩画,画作清晰得表现了执壶的各个细节,包括金属附件上以珐琅工艺装饰的多个欧洲贵族的家族纹章,以及法文铭文。这些纹章及铭文錾刻于不同时期。通过最早的一个纹章可推测,这件瓷瓶是在葡萄牙航海家征服好望角之前抵达欧洲的。
水彩画《丰山瓶》
贰
16世纪至17世纪
随着16世纪欧洲与远东海上交通的开放,葡萄牙人主宰了中欧之间的贸易,进入欧洲的瓷器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尽管如此,中国瓷器在欧洲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流传范围也仅限于上层社会,往往被当做珍贵的礼物献给国王和贵族。
长久以来,瓷器的原料成分和制作工艺都不为欧洲人所知,这使瓷器具有较强的神秘性。欧洲甚至一度认为瓷器具有超自然的魔力,并有“在中国瓷器里盛放毒药,瓷器便会开裂”的传说。直至16晚期,葡萄牙传教士加斯帕·达·克路士的著作《中国志》出版,欧洲人才对中国瓷器的制作方法与原料有了初步的认识。
目前公认最早抵达英国的中国瓷器是一件明代龙泉窑青瓷碗,它同时也为一件后镶金瓷器。最早是渥兰总主教的收藏品,因此被称作“渥兰碗”。1516年左右,渥兰总主教请英国银匠为其安装了镀金银制衬里和底座,用银1530克。
渥兰碗
16世纪,西欧多个国家热衷于为中国瓷器镶嵌金属附件,包括英国、法国等。这些国家在当时欧洲的势力较为强盛,且金属工艺较为发达,这为其获取并改造中国瓷器奠定了基础。
如16世纪末,英国多摄郡望族托马斯·特伦查德爵士收藏一只明嘉靖时期的民窑青花瓷碗,这件瓷碗本身相对较为寻常,但特伦查德爵士对其十分珍爱。1599年,特伦查德爵士为其镶嵌了镀金银质的把手、口沿和底座。此后,这件瓷碗在特伦查德家族代代相传,并被称为“特伦查德碗”。
特伦查德碗
进入17世纪之后,荷兰人打破了原有的中西贸易格局。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荷兰逐步成为中欧海上贸易中的主导力量。这一时期,输入欧洲的瓷器量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当瓷器的稀有性被大大削弱之后,瓷器在欧洲人心目中的神圣性也随之消失,转而成为一种炫耀财富、彰显地位、体现自身高雅品味的奢侈品。同时,欧洲人开始正视瓷器的实用性,瓷器逐渐渗透到欧洲人日常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17世纪欧洲的静物画时常有关于使用中国瓷器的描绘,其中不乏后镶金瓷器,他们通常被改造成欧洲常用器型的瓷器。
威廉·考尔夫《静物与壶和盆、水果、鹦鹉螺杯和其他物体》
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藏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后镶金瓷器的数量增多,但装饰的主要目的已发生变化,不再仅仅突出中国瓷器的稀有珍贵。改造中国瓷器一方面是为了让瓷器更适应欧洲人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瓷器的脆弱部分,如口沿、把手等处。
威廉·考尔夫《静物与壶和盆、水果、鹦鹉螺杯和其他物体》
提森·波涅米萨博物馆藏
中国尚茶,而欧洲人则多饮啤酒、咖啡、奶茶等,双方饮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其惯用的器物形制也十分迥异。V&A博物馆就藏有一件被改装为大啤酒杯的青花人物牵马图盖罐。在中国,盖罐多为储物之用,而这里则被改造为一件酒具。
被改装为大啤酒杯的青花人物牵马图盖罐
V&A博物馆
未完待续
文字:陈南
审核: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