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朋友小莉跟我吐槽,说自己最近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般。
说起原因,想必很多妈妈,都能感同身受。
小莉说,前段时间他送上五年级的儿子去兴趣班,临分别时,孩子像往常一样,跟她挥手示意说再见。
只是不同的是,称呼却从之前的“妈妈”变成了“妈”。
那一刻,小莉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有些猝不及防,就好像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突然遭受到了一记重击。
她呆呆的站在原地,看着孩子愈走愈远的身影,突然想起了龙应台在《目送》中写的一段话:
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那种感觉,是失落、是疑惑,是手足无措,是心有不甘……
不过还没等到小莉从暗自伤感中脱离出来,放学回家的儿子,却又把称呼转变成了“妈妈”。
小莉说,儿子最近这段时间,就在“妈妈”与“妈”之间来回切换,而她也如过山车一样,在不同的情绪之间来回游走、狼狈至极。
其实,不止是小莉,大多妈妈都会经历孩子称呼上的“突变”,也会不由自主的陷入到失落与难过中,不能自拔。
当然,也会暗自揣测,止不住的想问一句:为什么?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场“称呼转变”的幕后,来了解一下孩子成长的内心世界。
作为一个全职爸爸的角色,每次只要听见我们家奶豆喊“爸爸”,我就能突然爆发出无穷的战斗力。
甭管一睁眼,面对的繁杂琐事有多少,只要听见“爸爸”两个字,就能瞬间迷失自我,深陷其中。
男性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那个经历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妈妈呢?
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妈妈”两个字像是带有一种“魔法”,让人打心底里融化。
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原本亲昵的称呼“妈妈”的孩子,却突然换了叫法,改叫“妈”或者“老妈”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①语言能力完善的表现
当孩子咿呀学语时,由于约定俗成的语言环境,再加上认知上的局限性,所以大多家长,会采用“叠字”方式,让孩子进行语言学习。
一来,这种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习得。
二来,像是这种带有萌动柔软的“叠字”表达,如“喝水水、吃饭饭、爸爸、妈妈”,更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语言表达逐渐系统完善的时候,就会更愿意采取“简单、利落、干脆”的表达方式。
从这一点来说,对妈妈称呼上的改变,其实预示着孩子发育的不断完善。
②“心理断奶”现象
孩子成长早期,需要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取“生存物料”。
所以,在生存需求的掣肘之下,孩子对父母,有着极为强烈的依赖与信任。
但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增强,以及社交关系的建立,孩子自主意识就会慢慢萌发。
此时,他们就会通过自身的一些行为或表达,来脱离父母的掌控,宣告自己的长大。
在心理学上,也可以被称之为“心理断奶”现象。
③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通常来说,孩子对父母称呼上改变的高发期,一般在上小学以后。
之所以会在这个时期,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
其一,由于接受了基础教育,孩子自主意识激进,自尊心与羞耻心加强,急于摆脱“叠字称呼”的幼稚,彰显自身的强大。
其二,升入小学后,身边的小伙伴会越来越多,孩子们大多会比较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会慢慢摆脱略显肉麻的“叠字”称呼。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原因之外,还有的家庭,可能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暗藏一些小矛盾,孩子也会通过改变称呼,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
那么新问题来了,“妈妈”、“妈”和“老妈”,不同的称呼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区别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任何行为背后,往往伴随着心理和情感的发展。
那么“妈妈”、“妈”与“老妈”的称呼转变后面,又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当孩子处于咿呀学语的黄金期时,他们往往最先学会的就是“妈妈”这个称呼。
在这个阶段,由于有着生存需求,孩子对妈妈的依赖、信任最为强烈。
而一声声的奶声奶气的“妈妈”,其实是孩子对妈妈强烈依赖,以及寻求安全感的一种诠释。
等到孩子把称呼从“妈妈”变成“妈”的时候,其实也不必忧虑孩子是不是不爱自己了,因为这种变化是他们渴望独立与成长的一种信号。
这个阶段,他们会逐渐摆脱对父母的过度依赖,从而寻求更多的独立空间,也预示着妈妈这个角色,慢慢要从之前的“全职照顾者”变更成了“引导者”和“支持者”。
当然,还有的孩子会称呼妈妈为“老妈”。
之所以会这样称呼,其实是一种亲昵与尊重的之间的平衡。
一方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更加渴望自主权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却在良好的养育之下,与父母之间维系着紧密的亲子关系。
所以为了凸显自己“长大”这个信号,有的孩子会通过称呼“老妈”、“老爸”来保持与父母的亲近,又恰如其分的带有一定的尊重距离。
可以说,能够这样称呼父母的孩子,往往成长环境相对宽松,亲子关系也非常和谐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呼“老妈”、“老爸”,带着孩子对父母和家庭的深层次的认可和信赖。
作为家长,想必大家的想法都相差不大,想让孩子尽早独立,又想让他们与我们保持亲密的关系。
也正因如此,只要孩子一改变称呼,我们许多家长如临大敌一般。
但事实上,就像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的那样:
抚养者越是能给给予孩子高品质的亲密关系,孩子就越有能力与抚养者分离。
所以从这一点而言,如果孩子能够宣告他们的成长,这又何尝不是在歌颂我们养育的正确性?
更何况,无论父爱还是母爱,到最后都是逐渐分离的过程。
既然结局无法更改,我们还不如当孩子喜欢粘着我们叫“爸爸”、“妈妈”时,珍惜这样美好的时光,给予他们充足的爱与安全感。
等到他们干净利索的喊“妈”和“爸”时,我们得体的放手,欣慰的成全,坦然地接受孩子从“叠字”到“单字”的改变。
要记得,无论孩子喊得是什么,只要那个温暖的身份还在,只要有人还能够回应,孩子便永远是我们的孩子。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家孩子改变称呼时,你是怎样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