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兴化推广示范基地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塘口走访调研,并开展座谈会分析研判河蟹养殖前期形势。
河蟹养殖户普遍反映:今年螃蟹脱壳翻倍率较往年大,预测一壳伤亡比例近一成,二壳伤亡比例远超一壳;主要体现在顶壳、拉脚现象严重。总体养殖河蟹发病症状:发病个体通常体现在红爪、黄底板、空肠无食线,螃蟹爬草头、体弱无力等。
螃蟹蜕壳时拉脚(左)、顶壳(右)现象
发病个体主要体现在红爪、黄底板、空肠无食线
健康螃蟹食线清晰、粗壮,蟹黄橘红发亮、饱满
分析原因如下:
1.气候因素:今年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已出现了两次气温骤降,形成“倒春寒”天气,对河蟹的应激伤害较大。一般情况下,天气晴好、温度骤升,螃蟹在前期营养积累不够体质虚弱,积温达到后很快脱壳所致,体质虚弱的螃蟹,在这种条件未成熟时脱壳,就会出现异常、蜕壳伤亡。
2.蟹塘环境:蟹塘亚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尤其放苗早,池塘准备不充分,未经过干塘、晒塘、消毒处理,池塘致病因子多,存留隐患容易爆发。
3.病害: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致病菌的大量爆发,红爪、黄底板、黑鳃等比例远超往年,且病情提前爆发。河蟹红爪、黄底板等症状,最早出现在2月下旬,同等症状出现在去年6月份,高温期开始大量伤亡,今年发病早,伤亡早,一壳就开始出现陆陆续续、零星的伤亡,需要引起广大养殖朋友的重视。
预测二壳伤亡比例远超一壳,主要原因还是前期温度低,致病因子致死条件不够,待二壳时,温度快速回升,病害爆发致死,尤其是体弱的个体,在大量致病菌及恶劣环境条件下,河蟹摄食很少、自生抗体较差,抵抗不住就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气温逐步升高,病害愈发严重。因而二壳期显得非常关键,这种问题可能会再次爆发,加重损失,需要引起广大养殖户朋友们的重视。
为保证河蟹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建议采取下列相关措施,加强防范,以保证河蟹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
1.早期适当肥水,加强补藻控苔
三四月份的天气突变,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极易造成水体夜间温度下降。而在河蟹蜕壳期间往往伴随一个有效积温,当积温达到某种程度,才能够生长发育。所以要在蜕壳前做好肥水工作,可选择生物肥水膏加藻源肥水,保证水体有一定肥度,这样白天积累的温度才不易被流失。肥水可以来稳定水体,促进藻类和水草的繁殖,从而提供一个良好的蟹塘环境。
2.保证营养供给,增强河蟹体质
前两壳阶段蟹苗摄食量少,但对营养需求很高,充足的优质营养积累能有效保障脱壳成活率高、翻倍大。在前两壳期间,需注重营养:快速补充水体里可吸收钙镁离子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蜕壳硬壳快,损伤概率小;在投喂上行业顶尖的强诱食套餐,诱食性强,吃食好,营养积累快;益生菌定殖肠道,肠道好,消化吸收率高;优质营养积累足,肝脏好,抗病能力强。从强体质方面入手,确保前期保苗成活率。
3.保持水位稳定,减少应激刺激
前期适当加高水位有助于河蟹池塘水体温度的保持,同时受早晚温差变化的影响也小,深水位能够减少水体的变化和外界对于河蟹造成的应激反应,同时也能为蟹苗提供隐居的场所。
4.预防河蟹病害,减少河蟹死亡
气温回升,水体中的有害菌大量繁殖,会导致河蟹细菌感染,造成黑鳃、肠炎等细菌性疾病,影响河蟹健康,所以在河蟹蜕壳前可以使用碘制剂或者生物制剂进行消毒或调节水质,以保证河蟹脱壳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