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科技工作者,本人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来写一些科普文章,与大家分享我所了解、研究或思考的科学问题、科技知识和我们自己的研究发现或科研故事,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点赞、转发和分享。
2. 因受知识、能力和认识的不足,文章中难免会存在不足或错误,敬请各方人士批评指正。
3. 原创不易,本号文章不对外开白,请尊重版权,勿私自拷贝、不要侵权,谢谢您的支持。
4. 欢迎朋友们也来分享你们的科研故事或研究发现,分享你们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我们共同做科普。
什么是稻田养鱼?
什么是稻田养鱼?似乎人人都懂、无需多言。确实,“稻田养鱼”的名字够直白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给大家来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稻田养鱼,在多数人的眼里,可能就是在稻田里挖上沟,放上水,然后把鱼苗往里一倒,定期给鱼喂些饲料,就是稻田养鱼了。是啊,相信这应该也是国内大多数人的观点。
但可能只有我不是这么想。就像,如果我问你什么是养鸡?你会不会认为,去野外抓个鸟,关进鸡笼,就叫“养鸡”了呢?也许你可能不明白我这个比喻的意思。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养殖的鸡,是我们的祖先从野生的鸟类中已经驯化而成了与一般的鸟不同的品种,我们称之为鸡的特定动物,它们已经与野生的鸟类有着很大的区别。。
同样,我今天想跟大家讲的是,您可能认为稻田养鱼,就是养一些普通的鱼,而我要告诉您的是,真正的稻田养鱼,稻田里养殖的鱼类,也不是一些普通的鱼,而是经我们的祖先已经驯化了的、对稻田浅水环境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特殊鱼类,这些鱼类我们可以被称之为“田鱼”,因此,真正 的稻田养鱼,就是指在正常的稻田(不挖专门用来养鱼的鱼沟),当然最好,你也可以略提高一点稻田里的水位,使其能保持20-30cm的水深,放上田鱼进行养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稻田养鱼,因为只有放养这些田鱼,才能使鱼和稻都生活在“平板式”的稻田里,鱼和稻是真正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形成真正的共生关系。您可能会有疑问:难道这些“田鱼”,真的与一般的鲤鱼不同了吗?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呢?我们实验室最近基于生物传感器技术专门研究了不同鲤鱼对不同水体深度的应激反应情况。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一般的鲤鱼(未在常规浅水稻田中驯化过的鲤鱼),当稻田的水深降至20cm以下时,它们就会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应激(紧张),当水深小于10cm或者以下时,它们的应激反应更是非常强烈的,通俗地说,就是这些非稻田驯化过的鲤鱼,在浅水环境下会有很大的“不安全感”,因而表现出紧张害怕,它们在自然环境中通常生活于水体的底部,因此如果水浅了,它们自然就会不适应。相反,“田鱼”因为一直被在稻田里养殖,所以对浅水早就习以为常了,当然就不会对水深的变化(水深的变浅)表现出紧张。从这个实验结果,你可以不难想象到:将未经驯化的鲤鱼放在稻田,它们通常是不愿意生活在浅水稻田的田面上的,因为水浅会使它们倍感紧张,所以它们自然大多数时间更愿意选择待在深水的沟里,这样它们与水稻,实际上是处于两个空间,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鱼-稻共生关系了,或者即使有,这种共生关系也是比较弱的,即这种共生关系,是不足以使其能起到有效防止水稻病虫害的作用的。
当然,您可能并不认同我的观点,或认为我在故弄玄虚,您可能甚至会坚持认为,稻田里挖沟才是真正的稻田养鱼。好吧,问题就来了:稻田里应该挖多大的沟好呢?大家知道,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吃鱼难”而大力推广过一轮稻田养鱼,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所谓的稻田养鱼,最终都变成了“池塘养鱼”。因为在稻田有限的沟里养鱼,鱼稻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共生关系,于是水稻照样要防虫,鱼类产量也提不高,水稻生产和鱼类养殖没有共生,反而相互影响,而又因为养鱼效益远高于水稻种植,因此稻田养鱼自然就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变成假稻田真池塘的“养鱼”了。
本世纪初提出的“稻渔综合种养”(稻田养鱼的换一种说法)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稻渔综合种养,是对稻田养鱼的一次拨乱反正,使稻田养鱼回归到了:水稻种植和养殖并重、且至少得让水稻不减产的模式。之所以这一模式得以在国内的一些地方得到广泛流行,是因为,新世纪的这种稻渔综合种养,特别是起步时的稻蟹种养模式,在稻田里养殖螃蟹提供一定的水产养殖效益的同时,水产的加入,能让老百姓认同,这种模式是真正不用农药、生产出来的大米品质安全有保障,“蟹田米”也因此在市场上十分走俏,带动了稻蟹种养产业的发展。但随后稻田-小龙虾模式,又差点重蹈了“80-90年代”的覆辙,幸得一些有远见的专家的及时规范,提出了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沟坑比不能超过稻田面积的10%,才使稻田养殖在目前仍能“行稳走远”。否则,稻渔综合种养也很有可能变成了“小龙虾池塘养殖”了。由此可见,这一轮的“稻渔综合种养”,一些负责任的专家的及时干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规范稻田沟坑比在10%,并不能改变稻田养殖的水产生物与水稻的共生关系。即目前大多数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养殖的水产动物,都不是或没有在稻田中经过长期的驯化,因此这些生物(甲壳类除外),特别是一些养殖的鱼类,大多与水稻没有形成真正的共生关系,因此它们在有限的沟里的产量不高,而且稻鱼没有共生,或共生关系不强,对于提升综合效益也是不显著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模式,在很多地区得不到真正发展的内在原因吧。
图1 浙江青田田鱼,有1200多年稻田浅水环境的人工驯化历史,是一种真正的“田鱼”
田鱼与一般的鲤鱼有哪些区别呢?
也许您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些驯化过的“田鱼”,与一般的鲤鱼相比真的有很大不同吗?真的有“鸡”与“鸟”之间的差别吗?当然,鸟类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鸟类之间当然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差别当然更大。而鲤鱼和“田鱼”都是鲤鱼,是同一个物种,差别自然不可能这么大。但如果鸡与近缘的“野鸡”的差别,那么鲤鱼与“田鱼”也许也可以类比的。
那么“田鱼”与普通鲤鱼有哪些区别呢?
我们给大家列一些差别,实际的差别肯定比我们说的还要大,因为有些性状的差异,我们仍在研究中,对其形成的机制还不完全掌握。
田鱼与一般的鲤鱼的差别表现在:
1. 对浅水的适应性。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对浅水的应激反应,两类鱼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其实,对浅水的适应性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在江河湖库中,鲤鱼通常生活于底层,因此它们具有上下水层的垂向运动,但在稻田浅水环境中,这种垂向运动是没有了的,因此就会使“田鱼”在形态和生理上出现了很多的改变。其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田鱼”在浅水中保持身体的“正常竖立”姿势。即使在陆地上的任何一个平面上,“田鱼”都仍具有努力使自己保持“竖立”状态,而绝大多数的非稻田驯化鲤鱼就没有这种能力。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图2 田鱼在平地上都能保持“竖立”的状态
2. 对高温的耐受性。稻田因为水浅,因此到了夏季水温甚至可以超过38°C。但“田鱼”仍能耐受,而多数的鲤鱼就已经无法耐受了。我们实验室就田鱼对高温的耐受机制开展了研究,发现“田鱼”在高温下并非像一般的鱼类那样处于“stress”(胁迫)状态而需要上调能量代谢强度,高温对于“田鱼”更是一种“harshness”,因此田鱼对能量代谢反而是处于一个“下调”状态。当然,限于篇幅,在此我们也无意把研究结果在此展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我们实验室发表的相关论文。
3. “田鱼”还在“耐低氧”、食性、形态结构、眼部色素(对高光照的适应性进化)等等很多方面表现出了对稻田环境的适应性。鱼类的运动、感觉系统和皮肤系统也都存在显著的差别,限于篇幅,我们也拟不作深入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你们去青田进行考察,和关注我们实验室的研究论文。
在此,我们再给大家介绍一下“田鱼”的神奇之处:
2020年9月23日,我们在青田考察时,看到当地农民的水稻尽管用了防病的药物,水稻仍普遍患上了“白叶枯病”,但青田归国华侨、“大国农匠”徐冠洪的稻鱼共生稻田,没有施用农药,稻田里的水稻反而没有患上“白叶枯病”(图3)。大家想想,因为用药都防不住,因此这种现象,你作假是做不了的。当然,为什么稻鱼共生能预防“白叶枯病”还有待今后的科学研究去揭示。
图3 农民单作稻田和徐冠洪的稻鱼共生稻田(白叶枯病稻田没有防鸟网;稻鱼共生稻田有防鸟网,放大可见)
从这个案例中,您是否也能认同“田鱼”的与众不同了呢?而正是有了“田鱼”,才有了真正的“稻田养鱼”,您认同吗?
当然,我们也没有否认目前国内开展的稻渔综合种养,确实稻渔综合种养,在稳粮增收、减少面源污染和提升食品安全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只是,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种新的稻渔种养模式,对于稻田中养殖的这些水产动物而言,实际上是处于“新的驯化”过程。而驯化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在驯化过程中,我们的稻田养殖模式也在不断进化,最终可能也能形成更多的“真正稻田养殖”模式。这些只是我们不成熟的看法,您不必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