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学习是要系统的,碎片化或者道听途说,总是让人一知半解。前几天,我发了几篇写茶的文章,得到了很多条友的好评和支持。
作为感谢,我想系统的讲一讲茶的六大分类,并把每一类的传统茗茶,都罗列出来。也希望各位家乡产茶的朋友做一个补充。
让我们共同交流学习,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认识更多的中国茶,学好中国茶,传承好中国茶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茶也丰富多样,几千种品类。根据茶叶加工制法和品质上的差异,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的分类法将茶叶分为六大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首先,我们介绍第一类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地最广、名品最多的茶类,而且产量和消费人群也是最多的。
绿茶的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干燥。绿茶的制作工艺简单,但是想做好一款绿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绿茶炒制的目的就是去除青草味,苦涩的口感。因此,一款头采、明前、特级绿茶应当是不苦不涩,鲜爽清甜的。
所以“不苦不涩不是茶”的言论,完全是谬论。当然如果是谷雨茶,夏茶、或者秋茶,那另当别论,因为谷雨之后的茶,茶多酚含量很高,能做到不苦不涩,有相当大的难度。苦涩的茶也往往受老茶客的喜爱。
去除苦涩味关键的一道工艺就是杀青。绿茶杀青的方式不同,又将绿茶分为:烘青绿茶、炒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既然绿茶产地最广,消费人群最多,那么从古至今,自然留下很多传统茗茶,我们现在就扒一扒,绿茶的名品吧。
烘青绿茶:
普通烘青(闽烘青、浙烘青、徽烘青、苏烘青等)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安吉白茶)
炒青绿茶:长炒青/眉青(特珍、珍眉、凤眉、秀眉、贡熙)
圆炒青/珠茶(珠茶、雨茶、秀眉等)
扁炒青(龙井、竹叶青、六安瓜片)
细嫩炒青(龙井、碧螺春、松针)
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等)
蒸青绿茶:(煎青、恩施玉露等)
接着,我们介绍第二类红茶
在17世纪时,已经开始制作红茶,最先出现的是福建小种红茶。以小种红茶的制作工序为基础,18世纪中期在福建又演变产生工夫红茶。所以说正山小种红茶是中国红茶的鼻祖。
红茶的工艺流程:
采摘—萎凋—揉捻—发酵。所以红茶是全发酵茶。但是,目前市场上,有些红茶是做不到全发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茶汤颜色好看、茶的香气高扬,迎合市场需求。所以部分红茶完全可以当作乌龙茶看待。
红茶的主要类别和茗茶如下:
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工夫红茶(滇红、祁红、川红、闽红等)
红碎茶(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再者,第三类青茶,也叫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的茶。是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所以有这么一个说法,春春绿,冬茶红,春夏之交喝乌龙茶。
乌龙茶按照产区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闽北乌龙(武夷水仙、大红袍、肉桂、名枞、建阳水仙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漳平水仙、毛蟹、本山、黄金桂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台湾乌龙(高山茶、冻顶乌龙、阿里山、文山包种)
然后第四类---白茶;
白茶是单独的一类茶,是区别去安吉白茶的茶,安吉白茶属于绿茶,我在一篇文章里专门探讨过。福鼎白茶的主要产区是宁德市福鼎县和政和县。以福鼎最为著名,有潘溪镇、管阳镇、点头镇、太姥山镇四个核心产区。主要茶树品种是华茶一号、华茶二号。即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
白茶的工艺很简单 就是日晒,所以又被称为“有阳光味道的茶”。
白茶按照等级,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白芽茶(白毫银针等)白茶
白叶茶(白牡丹、贡眉等)
再继续讲第五类黄茶
黄茶是产量较少,最默默无闻的茶。它是微发酵茶,对健脾祛湿有着良好的功效和作用。
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
其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的必需工艺。如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就不揉捻,黄大茶在锅内边炒边揉捻,也没有独立的揉捻工序。
黄茶的主要代表茗茶有: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基本茶类
黄茶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芽、广东大叶青等)
最后,第六类,黑茶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
黑茶主要代表茗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普洱茶、藏茶、六堡茶等)
以上,就是中国六大茶类的简单介绍和代表茗茶。朋友们可能会有疑问,花茶呢,花茶怎么没罗列出来呢。
在中国茶分类的时候,花茶被分为再加工茶,不属于六大茶类的茶。我们暂且可以把它归为第七大类 叫做再加工茶。
朋友们,你的家乡生产什么茶呢?不妨打在评论区,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下。谢谢你的支持点赞和评论。学茶的道路是共同进步。
同时也欢迎你对我整理的资料做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