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跨年夜,有朋友发来今晚的闽江夜景图。
烟花极美,旁边还有人工雪,衬托氛围。
其实,冬天最冷的时候不是下雪时,而是化雪时。
上一次去武夷山,赶巧是化雪时。
那天气可是真冷啊,很是实在地给我们上了一课,特别是在户外,风吹过脸上有一种被刀割般的疼感。
后来我们与一位在三姑沿街开店的朋友联系上了,他很热情,在电话里说已经开好暖气等着我们。
我们见路程不远,实也多年没见,便不推辞了。
找到他的店,推开玻璃门走进去,果然是暖意融融,正烧着的热水壶恰巧在这时沸腾出热气。
一切贴心的安排都显得很自然。
他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副实干且精明的样子,只是多年前这家店面是租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他的产业。
我们一坐下来,他就拿出两泡茶来招待我们,说是天冷,他的茶喝了暖身子。
麻花看了一眼,一款茶的泡袋上写的老丛红茶,一款是陈了多年的水仙。
《2》
他边泡茶,边把话题展开来。
他擅长欲扬先抑,先大致概括了“这两年来经济环境很不好”的情况,并着重提到武夷山很多茶农、茶商的生意都大受影响。
然后把话头转回自己身上,说他凭“实力”和“亲和力”做茶,客户都很稳定,外面经济如何风云变幻,对他的影响都甚微。
他担心没说服力,还举了个例子,在我们没到之前,他刚成交了一笔生意,五位数的营业额。
并强调说,不是今天特殊,生意也不是偶然而来,虽说有些天生意淡些,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好的,所以一年平均下来,每天都能保持这样的营业额。
边听,边喝了一口他的陈茶,除了还有些许的炭味,基本没啥茶味。
水仙属于平稳的茶,没有大起大落的香,好的水仙在存放的过程中,香气会减弱些许,但汤感会变得顺滑,滋味感也更加醇厚。
不少人喜欢存些水仙放陈了喝,主要就是迷恋它转化后的缠绵感。
而这会喝的这款陈年水仙,香气退没了,内质薄弱,不足以支撑时间长度的转化,反而让滋味感更弱,喝起来则空无一物。
连着又喝了两道茶汤,依然淡薄如水。
我们在认真琢磨他的陈茶,他便以为我们听着入神,更是神采飞扬起来。
又把手机打开来,点出几个人名,说是哪里哪里的客户,就喜欢喝他一斤三、五万的岩茶,一年都要买不少。
我们常出门喝茶,这种类型的话术听了不少,心里倒也没当回事,觉得是商人惯用的伎俩。
主要是我们喝着他如同白开水一般的茶,无法想象他口中说的几万一斤的岩茶。
但后面的剧情神奇反转,他真真实实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把高超的销售技能。
《3》
就在这时,一个客户打来电话,他以为是买茶来的,就得意地把手机的免提打开。
我们听着对方是北方口音,说话语气憨憨的,应该是个老实人。
说了好一会,我们听明白了。
原来是这个北方的客户喝不惯他刚寄过去的茶,想要把茶退回来。
我们都觉得这个店老板的脸上可能会挂不住,要把手机免提关了。
可他并没这么做,只脸色微变,但马上又恢复正常。
而且说话时的笑脸展得更开了,像是瞬间领悟了一个大招。
他在电话里说,“大哥,您之前都是喝我家的肉桂,这次寄了水仙,可能喝不习惯。”
对方听了连称是,犹犹豫豫地表示还想退茶。
他一边说,退茶没问题啊,不喜欢肯定要退回来的,另一边又接着上面的话,“既然还是喜欢肉桂,那就寄肉桂给您吧,水仙也不用退了,肉桂多送一斤。”
听到他如此诚恳的话语,和慷慨大方的生意态度,对方思索了一会,说“那给我包三斤肉桂吧!”
剧情发展至此,告一段落,店家完胜。
不仅水仙没退成,附带卖了3斤肉桂,这波操作在我们看来有些逆天了。
我的小伙伴默默在手机微信上敲过来三个字——“生意精”。
《4》
接下来,我们便看着他开始打包茶叶。
手上在忙着,嘴巴也没闲着。
他可能觉得很有必要传授些什么给我们,“不要在乎送什么,关键是把茶卖出去。你们可以去问问看,还有人光送茶,却卖不出茶的。”
在打包的时候,他看着箱子有个空位,随手从地上的箩筐里拿了个颜色俏丽的“建盏”,放了进去。
他冲着我们笑了笑,意思是这盏也不值钱,但客户收到的时候肯定心情愉悦。
送了茶,还送了盏,在多卖了三斤茶叶的同时,还能让客户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像极了武侠片里的高手,杀人于无形。
趁着他在打包茶叶,我们对他那款老丛红茶也没多大欲望,便匆匆告别,离开他的店。
出门的时候,我们深吸一口气,好险啊。
真怕再坐下去,也要成了他的鱼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