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古玩古董文物鉴定方法是否过时?现代技术带来新革命!

07-14

古玩古董文物鉴定方法是否过时?现代技术带来新革命!

客观事物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我们搞古玩古董文物收藏的朋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发展。现如今造假手段已经是日新月异了,而我们的鉴定手段和方法却仍然停留在过去。这么形象的比喻一下,别人骑自行车,你还在步行,你骑自行车,别人已经开上了汽车,你开上了汽车,别人已经是飞机大炮、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瓷器鉴定不列外,鉴定方法永远都跟不上造假手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文中插图均为日本萬邦2023年春拍拍预展)

前人鉴定古玩古董文物的方法无非就是通过看瓷器的磨损痕迹、划痕,需要搞一些的痕迹学研究。其实没这个必要,这些东西作假手段都能做出来,瓷器的鉴定,谁要是还停留在找痕迹学、找磨损痕迹、看划痕的状态,那他就是压根儿不懂中国陶瓷。有一些很低端的人士,天天抱着个放大镜,在找有没有磨损痕迹、划痕呀,什么的,低端的瓷器,像你们姥姥家的吃饭的那个大碗,是要看磨损痕迹的。因为它是日常生活使用的日用品,它需要看磨损痕迹、划痕来验证它老不老。而高端的陶瓷艺术品,它是观赏器,它放在那个地方是很少动的,也没有人去把玩它,也没有人去使用它,哪来的磨损痕迹?还有的东西是窖藏出来的东西、出土、出水,一千年、几千年放在那个地方是原封不动的,哪来的磨损痕迹?所谓的千年陶瓷万年新。陶瓷放一千年、一万年是原封不动的,还有很多的高端陶瓷,当你看到它的那一刻起,你都心动不已、心疼不已,你哪还舍得用它,在缺衣少食、物资匮乏的古代,古人比我们更珍惜呀!人家都舍不得用,哪来的磨损痕迹、划痕呢?当你得到了一件官窑时,自己也是舍不得使用啊,原封不动的窖藏放在那个位置。留给你子孙对吧,希望能够保存的很好,它是没有磨损痕迹的呀,至少从上面说的这些你去理解,看高端陶瓷是不需要看磨损痕迹,需要看磨损痕迹的一定是低端的日常生活使用品。是你姥姥家家吃饭的那个大碗,残掉了,破掉了,磨损痕迹、划痕很大,然后你才说,哎!这才是正真的古董。

以上说的这种手段和方法是用来鉴定老普残的,别说是行家,就是不懂行的人谁也会看。面对着日新月异的造假手段,我们却还在用这些陈旧落后的鉴定方法来鉴定精、稀、美的高端藏品,电视台还在用那些七老八十的人当砖家给我们鉴宝,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试问,他们的鉴定手段和方法是不是前人流传下来,在一直沿用到今天吗?

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一位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被派到英国大维德博物馆去考察学习,馆员拿来一些文物让他看真假新老,用他所学的知识和眼力把这些东西全看成是新东西。因为用他所学的什么陈旧感、磨损痕迹、划痕、老化程度、包浆、牛毛纹什么的都不复存在,在这些瓷器上什么都看不到,看到的只是一眼“新”,只能给人家断定是新东西,馆员听后哈哈大笑,然后把这些文物的来龙去脉、真相告诉他后,着实让他吃惊不小。这些都是精稀美的真东西、老东西,我怎么看成是新东西呢?是因为眼学把它看错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参观学习,回国后,再看看我们的东西,除了国家重点、正规博物馆、除了嘉德、保利、佳士得、苏富比这些拍卖公司有精稀美的官窑外,民间收藏几乎寥寥无几,来个小插曲,我们接着往下看。

在古代,精稀美的官窑如同我们今天的枪支弹药管控是很严的,不是随便流入到民间的,试问大家,民间有几个有枪支弹药的?是不是寥寥无几呀!那么,再问,民间收藏有多少精稀美官窑?是不是也是寥寥无几呀!难怪拍卖公司征集不到藏品,确实民间收藏没有。

言归正传,那英国大维德博物馆用什么方法鉴定呢?那就是科检,而我们靠的是眼睛猜测,靠鉴定痕迹、划痕、磨损来估计。说到科鉴,在人家哪里好好的,怎么一来到中国就成了蒙人、骗人、不准,究其原因,就是被那些保守派,靠眼睛吃饭的伪砖家给否定的,他们掌握着权威和权利,只有他们说了算,就像“马未都”说宋代没有钧窑一样,偌大的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名人,什么都敢说。伪砖家说科鉴不准,误差大、概率低,等等,把科鉴给打压和否定下去。其实,科鉴并不是这些伪砖家说的不准,而是他们没有精确的掌握数据库,是他们老了不学无术,不会用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而已,还怕丢失面子,干脆说不准,这个我深有感触。

早在九十年代,计算机还刚开始应用的时候,我们开始使用办公自动化、微机制图、CAD制图,单位一些老同志不愿意学,学不会,就说办公自动化费工费时,工作效率低,不如手写、手画来的快,还说微机制图有误差,没手工操作准确。是的,用过办公自动化、微机制图的人都知道,前期建立数据库是很费工、费时、很麻烦的,误差也是在所难免,但是,一旦这些基础资料和数据库完善后,完成一项工作,制作一张图,是不是分分秒秒的事,而需要人工得好几天才能干完,是不是?

哈哈!聊着聊着就聊起了与古玩古董收藏无关紧要的话题,又耽误了大家的阅读时间了,对不起。虽然说了些与主题无关紧要的话题,却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还在沿用前人那些鉴定手段和方法吗?

这么一说,有朋友就问了,难道面对日新月异的造假手段我们没办法了吗?我说有,那就是走出去,多学、多看,不要做坐井之蛙,总是看到井口那么大点天,要多去国家重点正规博物馆去看看,到嘉德、保利、佳士得、苏富比(我指的是香港佳士得、苏富比,当然美国、英国有大部分朋友是去不起的,去不起的朋友去嘉德、保利也蛮好的)。到这样的拍卖公司去看看预展,买不起也要看,是为了提高眼力。免费的为啥不看,相比较而言还划算,博物馆还要买门票。千万不要闭门造车,纸上谈兵,要不断的开拓视野,提高眼力,创新思维,不要让古玩把人玩死,人把古玩玩死。有位藏友玩的就很有成功,很有成就,下面是他写的有关收藏方面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借鉴借鉴。

有很多藏友在当地小有名气,有很多人都来请教他问题,但是这一类人到最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的上限有限,他很难再往上突破、自我突破,所以他在这个圈子里面是非常非常的孤独,能够跟他交流的人很少了,能够给他营养的人很少了。其实搞收藏和飞行员是一样的,是用金子堆起来的,是你在不断训练的过程当中,都要真金白银堆砌。哪个地方能够看到高货呢?他只有大的、正规的拍卖公司才能看到高货,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这样的反复的训练,没有让你的眼力快速提升的话,你就停止不前的,那往往有的现象是什么?一个人看普通货是一点问题没有,稍微贵一点的货。他就开始慌了,他就怀疑这个东西是不对的,他看到所有贵的货,他都是把它当成假货,这不对那不对,看到拍卖公司这个都不对,因为我没见过。这个只要脱离他的认知区域,他就说不对。那你一旦买过这个一类货以后,你就会发现,哎,这些东西好像都是对的,都是高货,这就是认知的差异。是因为你一直在一个小地方待着,认知受限了,那我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

0九年的时候我就跑到伦敦去买高古瓷。那个时候老外非常的诧异,大陆人居然跑来这么多年轻人跟我们买高古瓷,这个他们也没想明白,因为当年的伦敦是全世界最贵的地方。比中国要多加个0。我跑到他们那边去买货,然后还跟他们学习了很多鉴定方面的知识,这是和国内完全不同的。那个时候把他们一套这个先进的玩法也带过来了,后来我们就自己搞展览对吧,11年的时候就搞展览了,国内藏家没有几个做的,那至于后来我给国内带了很多多国外的那个书籍,介绍了很多这个那个的书籍,其实以前都没人知道,都是我介绍过来的,现在很多人都通过教材去学了,所以玩古玩,你应该怎么去破局?一定要脱离你们本地的圈子,要去大地方去。每一次北京的拍卖会,你都得应该来跑一跑,看一看这个拍卖会是什么状况,买不买,你上上手,看看实物,多了解一些现状,比你在当地多看几遍要好用的多,突破认知障碍这个点,其实非常非常重要,你又能看货,你又能提升一大截了,所以开放非常重要,你要有一个拥抱变化的心,能去拍卖会看看的一定要去。多开阔眼界,改变思维方式,你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拥抱变化才能让你飞速成长。

写作实属不易,希望看到的每位朋友,都是接力者,点个赞,转发出去让更多人受益!

国画大师关山月

阿拉斯加犬好养吗 听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