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话: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世界。无数行业工匠的创造,是灿烂的中华文明的标识。我们惊叹于工匠们精妙绝伦的技艺,更为他们身上的那股子“犟”劲儿所折服,他们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营口新闻传媒中心推出系列报道《时光手艺人》带你走进匠人的世界。
桃核本是弃物,但在手艺人眼中却变成了一件可以发挥想象、施展刀工的载体。借助一张木桌、一把刻刀,大石桥核雕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李涛将一个个桃核雕刻成有灵性的艺术品。
李涛受父亲影响,自幼耳濡目染研究核雕,尤擅工笔细作、利用纹理。核雕讲究借纹借势,选择雕刻题材时要观察桃核的纹理,从中寻找灵感。有时光是选核,都要花费三四个小时。每雕刻一件作品,耗时短则一周,长则数月甚至数年。
在李涛的家里,各种核雕作品让人目不暇接。《大吉大利》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作品以鸡为主题,运用了传统的线雕、浮雕等雕刻技术,并在造型过程中镶嵌了绿松石,让整个作品更加灵动,鸡的形态栩栩如生。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一些机雕作品,但李涛坚持纯手工雕刻,他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灵感,更该有灵魂。同时,他认为核雕技艺也需要创新发展,注入时代元素。传统的核雕主要以花鸟、神仙雕刻为主,而李涛的刻刀下出现了雷锋、钟南山等现代人物的形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传统核雕技艺的传承一直备受关注。李涛说,由于学习周期长,创作过程枯燥,致使这项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技艺,只要时间允许,李涛外出参加各大展会,都会带上几把顺手的刻刀现场制作核雕以吸引人们关注,参与体验。李涛说:“只要看到大家对这门技艺感兴趣,就不虚此行。”
如今有两位徒弟跟随李涛钻研核雕技艺。于李涛而言,这样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他希望有更多机会让核雕技艺走进大众视野。“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有责任将这门非遗技艺传承好。”
记者 / 于艺萱 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