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甘肃天水六旬竹雕艺人的现代审美:百年手艺的传承与创新

07-13

甘肃天水六旬竹雕艺人的现代审美:百年手艺的传承与创新

7月中旬,甘肃天水市“竹雕大师”吴云生借助工具手工打眼。 高展 摄

7月中旬,甘肃天水市“竹雕大师”吴云生借助工具手工打眼。 高展 摄

中新网兰州7月13日电 (闫姣 李亚龙 高展)拓画、切边、接圈……现年65岁的甘肃天水市竹雕手艺人吴云生,一边用手紧按于案上的细竹板,一边借助工具手工打眼。坚守这门手艺已50余载的他说,多年来仿古不复古,用现代审美传承百年手艺,雕品也受到海内外民众的喜爱。

吴云生走上“竹雕之路”纯属偶然。11岁时,外出放羊之余,他经常用小刀刻竹子玩,做简易的蝈蝈笼。同行的羊倌看到后非常感兴趣,并提出帮他看羊换取免费蝈蝈笼。长此以往,他的手艺愈加娴熟,还有更多同龄人前来购买,他也由此以竹雕作为谋生工具。

自清朝开始,竹雕在吴云生家中代代传承,他是第四代传承人。图为吴云生的竹雕蝈蝈笼。 高展 摄

“一个蝈蝈笼能卖1.5元,而当时一元钱就能买40个鸡蛋,是一家人几天的口粮。”7月中旬,吴云生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回忆说,在此后几年时间里,无论放羊还是去工地打工,都未间断过竹雕。

在雕刻技艺不断积累中,吴云生不仅有了“粉丝”,而且蝈蝈笼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激励着他苦练技艺,雕刻对象也由最初单一的菊花,渐渐拓展为古建筑、花鸟鱼虫等。“有段时间很痴迷,但也有些急于求成,多亏了父亲的点拨。”吴云生坦言,父亲的绘画和雕刻功底深厚,在他的雕刻生涯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天水竹雕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品种繁多、工艺考究享誉国内外。自清朝开始,竹雕在吴云生家中代代传承,他是第四代传承人。因雕品有造型独特、不干裂等特点,已远销至德国、法国、南非,以及港澳台地区。

图为吴云生在竹子上手工雕刻,身后是他最得意的一件雕刻作品,箱身雕刻了清明上河图局部。 高展 摄

吴云生年近30岁时,选择将竹雕当成终生的事业,苦心打磨雕刻技艺。他的作品也由造型各异的蝈蝈笼,到将伏羲始祖文化、历史人物、传世名画等雕刻至箱身的卷箱,从简单玩物升格为受人追捧的艺术品,获得了各类国际、国内奖项。

吴云生家中的各个柜子里堆满了大小不等的竹子,是他多年前从南方购置,经过独门的冷热处理后保存至今。他介绍说,通过灌配方水后去掉了竹子的脆性,成品便不会开裂,时间越久越有“复古感”,“此前带着竹雕去敦煌展示,高温干燥的天气下待了40多天,竹雕也完好无损。”

忆及“最自豪的一件作品”,吴云生指向箱身雕有清明上河图局部的卷箱。该卷箱耗费了他整整4年时间,每天站立10多个小时,甚至因劳累过度而昏迷,差点抢救不过来。“现在我的作品多少钱都不卖,我计划筹建一个竹雕博物馆,这也是父亲的梦想。”他说。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像吴云生一样的“非遗人”逐渐被更多人了解。曾受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困扰的他,近年来也带了不少徒弟,且徒弟们也都凭竹雕吃上了“手艺饭”。下一步,他打算帮徒弟申请区、市级传承人,将年轻人推上更大的竹雕舞台。(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一只茶杯犬要多少钱

郑板桥的画价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