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康有为:对联达人的巅峰之作

12-05

康有为:对联达人的巅峰之作

康有为(1858-1927)于民国二年(1913)年以母丧归国,结束了长达十五年的列国周游。此时的康有为从旗帜鲜明的维新运动领袖变为了“尊孔保皇”派的一员,而康有为在书法上的革新思想却一以贯之。

康有为的书法研究颇有建树,书法论著有《广艺舟双楫》,而立之年已经完成。他继阮元、包世臣之后,再度极力标举碑学,将魏碑、北碑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所谓碑刻“十美”,可以概括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志奇逸、精神飞动、天趣酣足、骨气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满。提出尊魏卑唐主张。

康有为亲力亲为地倡导北碑运动,对清末书风颇具影响,打破了几千年来帖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对二王传统帖学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形成了近现代书坛碑派书法创作的主流形态。

康有为的书法世称“康体”,此八条屏书法得力于《石门铭》与《经石峪》,融篆隶于行楷,墨色苍润相间,具古朴雅致之气。书写时逆笔藏锋,迟送涩进,笔力峻拔。字体笔画平长,横平竖直,长撇大捺,转折处圆浑苍厚。

康有为书法结字上紧下松,纵横奇宕,气势开张,干脆遒劲,具有浓郁的北碑笔意,可谓熔铸古今,自成气象欣赏康有为书法,其变化多姿、不拘一格,让人眼花缭乱。书体在枯润、疏密、显晦、清浊的变动与游移中,又饱含着紧张、膨胀与挣扎。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博施济众”

1914年夏天,广东境内的广州、肇庆两地大雨成灾,数十万人闹饥荒。赈灾需要钱款,于是灾区一边向北京政府告急,一边发动乡绅富贾义捐。“6月23日:广东都督龙济光、巡按使李开侁电告北京政府,广州、肇庆两地入夏以来连下大雨,冲决基围20余处,灾民数十万,嗷嗷待哺。粤省已拔款5万元赈灾,并组织申商捐赈。恳请中央政府拨款赈济。6月26日北京政府拨银5万元,赈济广东水灾。7月8日,北京政府以苏比利亚侨商捐款1.03万元,拨冲广东水灾赈款。”(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志卷1大事记》)

1079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博施济众”

横批 纸本水墨

甲寅(1914年)作

148×49.5 cm

出版:2020年11月《四川文艺报》发表

说明:上款人为黄仲良

康有为这两件墨迹便是为表彰这次水灾中的个人义捐赈济所书。其一为横幅,榜书“博施济众”四字,小字长题:“甲寅(1914),粤大水灾,巨浸千里,饥民百万为虫沙,吾乡仲良仁世兄发大慈悲心,旋赈几十万金,为吾粤义士之冠,倾仰无尽,特表盛德,以为天下慕义。康有为。”“博施济众”,语出《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另一为七言联,书黄庭坚《题胡逸老致虚庵》诗中颔联两句:“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题:“仲良世兄好行其德,于粤水灾,民其为鱼,施赈将十万金,顷又于同人为施平䨀。请吾为发起人。敬其盛德,大慈必有余庆,赠之。康有为,写山谷诗。”从前引《广州市志卷1大事记》中可知,当时广东地方拨银5万两;北京政府拨银5万两,加上向侨商募捐的1.03万两,北京政府总共也就给了六万多两。而这两件书法的上款人“仲良”一人就捐了几近十万,相比之下可见数额颇巨。

黄仲良(1857-1930 )

仲良,即黄仲良(1857-1930 ),广东番禺人。他是1872年清朝政府派出的第一批留美幼童之一,和詹天佑等同一批次,学习铁路工程。当时录取留学幼童的家长都需要在《出洋志愿书》上签字。詹天佑的《出洋志愿书》中写到:“具结人詹洪兴今与具结事,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机艺,回来之日,听从中国差遣,不得在外国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此结是实。童男,詹天佑,年十二岁,身中,面圆白,徽州府婺源县人氏。曾祖父贤,祖世鸾,父兴洪。同治十一年三月十五日,詹兴洪亲笔画押。”(《1868--2010中国铁路教育志稿》“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条)看来留学的孩子是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要家长签署志愿书。事实也是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据载仅广东籍的84名留学生中就有11人在留美期间或回国后早逝。(参看方志钦、蒋祖缘主编《广东通史·近代·上》)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七言联

1872年“8月12日:沪局录取的幼童通过严格训练,首批30人在陈兰彬带领下乘风破浪向新大陆进发,容闳先期赴美迎接,这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也是第一次选派留学生学习铁道技术。”(《1868--2010中国铁路教育志稿》“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条)“第一次选派留美高潮分四批共120人。第一批于1872年8月派出30人,有詹天佑、罗国瑞、黄仲良、钟文耀、蔡锦章等5人成为铁路事业骨干力量。”(《1868--2010中国铁路教育志稿》“1872年·本年起”条)黄仲良亦是跻身早期铁路建设佼佼者之列。

1080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七言联

立轴 纸本水墨

178×41 cm.×2

出版:2020年11月《四川文艺报》发表

说明:上款人为黄仲良

珠海市委宣传部选编《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创办出洋局及官学生历史》中有黄仲良回国后所从事工作的简述:“分派到天津东兵工厂;驻旧金山领事;汉口汉冶萍铁厂秘书;粤汉铁路(广东段)总经理;津浦铁路总经理。在天津逝世。”关于黄仲良的生平在方志钦、蒋祖缘主编《广东通史·近代·上》等书中的介绍亦大致相同,也皆较为简略。黄仲良最显著的业绩是修筑了中国最早的几条重要铁路干线。他起先与詹天佑一起修筑了中国最早的穿越内陆最长的粤汉铁路,修建广东的广三铁路(广州至三水),并参与了津浦铁路建设,晚年于天津辞官退隐。诸多开创性的贡献,詹天佑、黄仲良和他们那一批留美学童无愧为中国铁路事业筚路蓝缕的先驱人物。

澳门日报刊载詹天佑与黃仲良就粤汉铁路事宜致郑观应函

如前所引,黄仲良修筑铁路报国的业绩多见记载,而1914年广东水灾时慷慨捐出巨资赈济灾民的义举却无从稽考。所幸康有为这两件传世之作为我们提供了钩沉这段史实的一些线索。同时,作品题记的内容也是对那场水灾以艺术形式的记录。就这两件书法本身而言也着实为康氏妙构,其用笔老辣,内掖外宕,浓墨而见飞白,尤显骨力洞达,精神自振,结体稳健开张,气势雄强茂美,大有可赏的意趣。再者,这两件主题一致的墨迹能够一同传世也算是艺林佳话,故一一略记于此。其时康有为年56岁,黄仲良57岁。

本文发表于2020年11月《四川文艺报》

更多臻品推荐

0407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五言联

立轴 纸本水墨

144×38 cm.×2

上款人简介:黄耀庭(1863-1913),原名黄恭喜,1900年加入兴中会。后任三洲田起义军的先锋官,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起义军中。1905年孙中山与楚楠、黄耀庭等12人在新加坡晚晴园成立同盟分会,1906年奉孙中山之命,往香港筹划潮州黄冈起义,辛亥革命成功后回乡定居。

0817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诗册六开

镜芯 纸本水墨

丁巳(1917年)作

21.5×25 cm.×6

0818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元偰逊《山雨》

立轴 纸本水墨

庚申(1920年)作

144×40 cm.

说 明:原装旧裱。

0819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自作诗

立轴 纸本设色

96.5×50.5 cm.

说 明:原装旧裱。

0820

梁启超(1873-1929) 隶书临汉碑册

册页 纸本水墨

丙寅(1926年)作

31.5×26.5 cm

题 跋:

1.章士钊(1881-1967)题:梁启超先生珍品。戊子夏,长沙章士钊。钤印:章士钊印(白文)、行严一号孤桐(朱文)

2.冯玉祥(1882-1948)题:新会梁启超先生墨迹。冯玉祥。钤印:冯玉祥(白文)

3.胡小石(1888-1962)题:流芳布馥,旷代儒,文优武博,德必不孤。沙公拜读。钤印:沙庐(朱文)

4.马衡(1881-1955)题:任公书法出入秦汉,所作篆隶有独到之处。其行楷兼收博取,自抒新意,金石之气亦复盎然纸上。晚清以后殆无有出其右者。余心慕已久,近年遂稍稍收集,就海内知好,求其零缣片楮,皆欲备景,以公于世。不意竟遭国难毁去什之三四。犹幸劫余,所藏尚两册,虽未能续其始愿,而集中无一不出于自得,且其所藏搜罗有致,耐人寻味。此公生平胸次由静而妙,非细故也,饷以同好并志数语。乙酉(1945年)闰夏后学跋。钤印:凡将斋(朱文)

0821

梁启超(1873-1929) 行书录张翥《范宽山水》

镜芯 纸本水墨

甲子(1924年)作

19.5×54 cm

0822

谭嗣同(1880-1930) 致景政行书句

镜芯 纸本水墨

19×53.5 cm.

1078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节录《易经》句

立轴 纸本水墨

143×39 cm.

1081

康有为(1858-1927) 楷书「翰墨山林」五言联

立轴 纸本水墨

163×48 cm.×2

说明:文物公司旧藏

1082

康有为(1858-1927) 行书

立轴 纸本水墨

92×37 cm.

不负期待

中鸿信2020秋拍悄然而至....

中国书画、古董珍玩、古籍善本...

集聚多个艺术门类臻品

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的蒋廷锡《莲塘白鹭图》

著录于《虚斋名画录》及《唐伯虎全集》中的唐寅的《松荫高士图》

出版在《傅抱石全集》中的傅抱石《湘夫人》

堪称众多林风眠作品中的精品戏曲《宝莲灯》

...

精品荟萃,实为难得!

更有多个艺术专题及特色专场

将陆续呈现在藏家面前

宠物猫品种价格排名图片大全

红丝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