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角鱼知识网

血鹦鹉观赏鱼的人工养殖方法与疾病防治策略

06-05

血鹦鹉观赏鱼的人工养殖方法与疾病防治策略

文案|浩

编辑|青袍御史

前言

血鹦鹉是通过将红魔鬼,和紫红火鱼进行杂交培育而得到的品种。这种鱼的全身呈现出鲜艳的血红色,非常美丽,因此在观赏鱼市场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果在人工养殖血鹦鹉时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影响它们的成活率,从而导致经济损失。

池塘养殖

1.环境设施

在进行血鹦鹉的池塘养殖之前,养殖环境的控制至关重要。选择一个安静、无污染、交通便利、水电资源充足的位置来建设池塘是必要的。

池塘的设计宜采用长方形,面积控制在约1500平方米左右。建设池塘时,要确保池塘底部的平整性和密闭性,以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在池塘的两端需要设置完善的进水设施和排水设施,并且配置增氧机以提供氧气供应。

在放养苗种之前,需要在池塘内注入约10厘米深的水,然后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可以使用漂白粉、生石灰等物质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需要将水排掉,并在放苗前的3天内再次注水,注水深度约为90厘米左右。

2.苗种质量

在进行血鹦鹉的池塘养殖之前,放养的苗种应确保质量达标。这些苗种的长度应大于3厘米,体型应一致,规格整齐,且体表、鳞片和鱼鳍应完好无损。这些苗种还应具备较强的逆水游动能力,以提高它们在放养过程中的成活率。

在选择苗种时,应特别注意苗鱼的外观和行为表现。健康的苗种通常具有明亮的体色,活跃的游动姿态,呼吸顺畅且有良好的食欲。鳃部应呈现鲜红或粉红色,没有明显的病变或异常现象。

通过确保放养苗种的质量达标,可以提高血鹦鹉在池塘养殖中的起始状态,为它们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3.苗种放养

在放养血鹦鹉的苗种时,水温的控制非常重要。适宜的水温应保持在28℃以上,同时成鱼养殖池和苗种培育池的水温差应控制在2℃以内,以防止鱼类受到不适的影响。在放苗之前,应进行试水操作,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在暴风、强降雨和雷电天气时禁止放养苗种,以确保它们的安全。在放苗时,应根据池塘条件等因素合理控制放养数量。一般情况下,每667平方米的池塘放养约20000尾左右的苗种为宜,并确保它们的体型和规格一致。

4.饲养管理

在血鹦鹉的池塘养殖中,放苗后需要认真进行饲养管理工作,以确保饲料的优质、营养均衡和合理配比。粗蛋白含量应控制在43%左右。

每日投喂量应根据季节、水温、水质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调控,一般控制在血鹦鹉体重的7%左右即可。每天投喂次数控制在4次,一般在上午7:00~8:00、上午10:00~11:00、下午14:00~15:00和下午17:00~18:00进行投喂。

为确保血鹦鹉养殖池塘的水质良好,需要密切监测水温,并控制每日的换水量在大约30厘米左右。同时,将水深控制在1.2米左右是合适的。根据水质情况,后期可以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换水,但换水量应控制在总水量的30%以内。

在血鹦鹉的池塘养殖中,要确保水体肥沃、活跃、清新、清爽。水温应始终保持在25℃~30℃之间,溶氧量应保持在高于3.5mg/L的水平。水的颜色以黄褐色为最适宜,透明度应控制在约35厘米左右。重视增氧设备的配置和使用,以提高水中氧气含量,并每隔14天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剂的泼洒。

应根据水质和幼鱼的生长状况适时撒施有益微生物制剂,例如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以有效调节和改善水质。密切关注幼鱼的生长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5.收获捕捞

血鹦鹉在池塘养殖84天后,它们的体色会逐渐变浅,变成浅黄色或白色。此时可以将整个变浅的黄色或白色血鹦鹉鱼移入另一个大棚进行继续养殖。继续养殖84天后,当鱼体长度达到9厘米至11厘米时,可以将它们转移到水泥池中继续养殖,或准备进行着色后出售。

在捕捞血鹦鹉时,应使用质地柔软的尼龙网进行捕捞,网目大小适宜为1厘米。需要控制好捕捞规格,以捕捞9厘米至11厘米大小的鱼为宜。在捕捞作业时,应保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鱼体,以免影响鱼的着色效果。

水泥池养殖

1.水泥池要求

在水泥池养殖血鹦鹉时,需要将水泥池建造成正方形或长方形,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水泥池的蓄水水深应为100厘米,并配置完善的充气设施、进水设施、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供热设施、供气设施和水处理系统。为了养殖血鹦鹉,可以采用封闭式控温循环流水系统,以确保水质达到标准。

在进行水泥池养殖血鹦鹉之前,需要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水泥池进行消毒,然后注入40厘米深的水作为备用。这些措施将有助于营造适合血鹦鹉养殖的环境,并确保水质的卫生和稳定。

2.苗种放养

在放养苗种之前的前7天,需要对整个水泥池进行二氧化氯消毒或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以确保池塘的卫生和水质质量。同时,需要控制好水温,以28℃为宜,确保适合苗种的生长和适应环境。

在放苗时,应确保所放养的鱼苗具有健壮的体质,规格整齐,体长以3厘米为宜。根据池塘的面积,可以适量计算放养的鱼苗数量。通常每100平方米的水泥池适宜放养约15,000尾鱼苗,这样可以保持适度的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对鱼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苗种培育池和养成池的水温差,也应控制在2℃以内,以保持苗种的适应性和稳定生长。通过合理的放养策略和数量,以及控制水质和温度等因素,可以促进血鹦鹉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

3.苗种管理

在水泥池中饲养血鹦鹉时,需要科学配制饲料,以保证营养的均衡性。粗蛋白含量应大于43%。同时,需要控制每日的喂食量和喂食次数,一般每日喂食量应控制在鱼体重的8%左右。每天应进行4次喂食,一般上午7:00到8:00投喂一次,10:00到11:00再投喂一次;下午14:00到15:00再投喂一次,17:00到18:00投喂一次。

还需要确保水泥池每天进行12小时的循环流水,水温应控制在25℃到30℃之间,溶氧量要保持在5mg/L以上。

4.筛苗分养

在水泥池中放苗70天后,血鹦鹉的个体大小开始出现差异,部分鱼的体色变为浅黄色或白色。因此,需要进行筛苗分养工作,将体型和规格一致、体色为浅黄色或白色的血鹦鹉鱼筛选出来,将它们转移到其他水泥池中继续养殖。同时,需要淘汰那些无法褪去黑色的血鹦鹉鱼,以确保幼鱼的生长均匀性。

5.成鱼规格

在水泥池中饲养血鹦鹉84天后,血鹦鹉的体长通常可以达到9cm到11cm,体色呈现浅黄色或白色。根据市场行情和商品鱼的规格需求等因素,可以决定是继续进行养殖还是对血鹦鹉进行着色后售出。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选择最适合的策略。如果市场对于未着色的浅黄色或白色血鹦鹉有需求,可以继续养殖它们以进一步增长其体长和体重。另一方面,如果市场对于着色后的血鹦鹉有更高的需求,可以进行着色处理后将其出售。

血鹦鹉疾病防控技术

血鹦鹉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仍可能发生疾病,对血鹦鹉的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并对养殖效益造成损失。因此,为了确保血鹦鹉的健康,必须认真进行病害防治工作,密切关注血鹦鹉的生长情况,及早发现并进行诊治,有效降低致死率和经济损失。

在预防血鹦鹉疾病方面,首先要保持水质良好。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定期添加新水,避免温度和水质的剧烈变化。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并定期投喂驱虫药物,以防止寄生虫感染。

其次,要保证饲料的营养全面。可以定期向饲料中添加钙、磷或维生素等营养元素,以增强血鹦鹉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1.六鞭毛虫

血鹦鹉可能感染六鞭毛虫,这主要是由于养殖水质较差、营养不良或长途运输等因素导致。六鞭毛虫会侵入鱼体内和血液中,引起血鹦鹉鱼发病。

病症的临床表现包括头部溃烂、体表颜色变黑、进食量减少或离群行为等。除了直接影响,六鞭毛虫还会导致血鹦鹉鱼发生继发感染,因此六鞭毛虫对血鹦鹉鱼的影响较为显著。

为了控制六鞭毛虫感染,可在养殖过程中采用药物浴或治疗的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硫酸铜等,用于药浴或治疗感染的鱼群。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六鞭毛虫的繁殖和传播。

2.车轮虫

血鹦鹉可能感染车轮虫,这主要是由于水质不良、食料不足、放养过密、连续阴雨天气等因素引起的。当车轮虫寄生于血鹦鹉体内时,初期感染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严重感染时,虫体的刺激会引起组织发炎并分泌大量黏液。病鹦鹉会出现消瘦、体色变黑、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并最终死亡。

针对车轮虫感染,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措施。一种方法是将病鹦鹉浸泡在2.5%至3.5%的盐水中,每次浸泡5分钟至10分钟,然后将其转移到流水池中饲养。这样的处理有助于改善病情并使鹦鹉恢复健康。

另一种方法是在水泥池中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混合剂进行全池泼洒,浓度为0.7mg/L。这种混合剂具有杀虫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轮虫的数量。

3.烂腮病

血鹦鹉可能患有烂鳃病,这种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由水质变化、严重惊吓、水温变化以及细菌滋生等因素引起。

患病的血鹦鹉鱼的鳃会充满大量黏液,鳃丝和鳃盖骨的内表皮会出现出血现象,鳃丝逐渐变白并逐渐腐烂。在疾病的后期,血鹦鹉的鳃完全腐烂,严重影响其正常呼吸,最终导致死亡。

如果发现血鹦鹉患有烂鳃病,可以采用一些治疗方法。一种方法是将患病的鱼浸泡在呋喃西林溶液中,浸泡时间为半小时。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土霉素溶液进行药浴,药浴时间为半小时。这些方法都能够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4.细菌性肠炎

血鹦鹉可能患有细菌性肠炎,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血鹦鹉摄食过量或者摄食不干净的食物,导致肠道被细菌感染,从而引发肠炎。患病的血鹦鹉鱼会出现肛门红肿的症状,轻轻按压后会流出黄色黏液甚至脓血。

如果诊断出血鹦鹉患有细菌性肠炎,首先需要对整个水泥池进行二氧化氯消毒,以杀灭病原体。接下来,可以使用恩诺沙星拌料进行投喂,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结语

随着观赏鱼市场对血鹦鹉的热情高涨,近年来血鹦鹉养殖受到广泛关注。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认真进行血鹦鹉的人工养殖管理工作,确保养殖技术的规范性,并掌握养殖技术的关键要点,以提高血鹦鹉的养殖成活率并增加养殖效益,促进血鹦鹉养殖产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万学. 鹦鹉鱼的饲养及日常管理[J]. 黑龙江水产,2018( 3) : 35 - 36.

[2]陈澳庆,代婧炜. 观赏鱼的常见疾病类型及防治措施[J]. 渔业致富指南,2020( 9) : 63 - 67.

[3]施振宁. 杂交观赏鱼血鹦鹉的繁育与养殖技术[J]. 科学养鱼,2016( 10) : 79 - 80.

[4]王甘翔,潘亚均,宋之琦,等. 血鹦鹉人工养殖技术[J].水产科技情报,2009,36( 3) : 143 - 145.


金蟾的寓意和象征

阿拉斯加和哈士奇的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