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到处都是紫砂壶在什么什么拍卖会上拍了多少多少钱,又成交了多高多高天价的新闻,其实,真正搞紫砂艺术的人都是非常非常穷的,甚至都无法维持自己的生计。是的,一切艺术原则上至少都不可能让你荣华富贵,当代紫砂壶火的只是工艺美术,火的只是技术职称,大家现在只看到宜兴一座座富丽堂皇的紫砂“艺术馆”拔地而起,其实都是虚假的繁荣,可能这话说的有些偏激。
紫砂艺术至今还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能称得上紫砂艺术家的在近六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名字不多,真正在紫砂艺术创作上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后人对其的客观评价,就紫砂艺术创作而言,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沉浸在艺术创作中,那你肯定要饿死。拿顾景舟为例,上世纪五十年代,自己创作的艺术精品换不回一斗米钱,所以,就会去接一些做便宜壶的生意,一次性接了一百多个的礼品壶生意,“座有兰言”仿鼓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有时候还是要为五斗米折腰的。
所以,许多人都为了生计,会去做大量的普通商品壶,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销,如果有时间,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艺术创作,这是耗时间,费精力的,一个人一年如果能做300把壶的话,可能只有3把、5把是用心创作出来的足够艺术水平的作品,但很多时候,只要是有个高大上的技术职称,就会把一般的商品壶当成艺术品来卖,导致了这帮人想不发财也难。
其实真正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是两回事,可能有时候我们觉得一把拍了很高的紫砂壶,其艺术水平并不高,高是高在其它的因素,比如高操的炒作手段等等,但在很多时候,一把艺术水准很高的壶,反而市场没有怎么响应,或者反响平平,这类东西,那就只能交给历史、交给未来。
现在的丁山,还有少数人花了很多心血搞艺术创作,到头来还是穷得叮当响,作为有追求的紫砂艺术创作者来说是很遗憾的,所以,我一开头就说,搞纯艺术的紫砂创作之人活的都很累,也很苦,那为什么不先做一些实用的商品壶来填饱肚子,有了精神才去艺术创作。可这帮人洁身自好,绝不掺杂施假,要做就做精品,哪怕三个月做不出一把壶,所以说,艺术不易,收藏家珍惜创作者的心血,就是对紫砂艺术作者最好的褒奖。
归纳一下,当下巿场上的紫砂壶百分之九十九基本没有收藏价值,仅仅是个实用器皿,有收藏投资价值的紫砂壶很少很少,也不是普通人能轻易买到的。当代紫砂壶,尤其是现在还活着的匠人作品,买来用用可以,期待流通升值的愿望也就算了。如果真的能够保值增值流通,无异于买彩票中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