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又称粤江,是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
珠江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水流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如今珠江是西江、东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各条河流的总称。
在我国长河排行榜当中珠江位居第三,但如果按照年流量排名则排在第二位,其年流量高达3300多亿立方米,是黄河的七倍,仅次于我国长江。
珠江全长2320千米,江内栖息了大量的野生鱼类,所以一到周末节假日沿岸钓鱼人络绎不绝。
然而近日,一位来自广东的钓鱼人,在珠江岸边钓鱼时,幸运地钓起了一条大鱼,但大鱼被钓起后吓得他转身就放了,钓友调侃:求生欲望真强!这是为什么?
前几天,这位来自惠州网名(@海涛玩路亚)的钓鱼爱好者,趁着周末休息时间,一大早就来到的珠江岸边钓鱼。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钓鱼当然也是一样,因为来得早才能选择一个好的钓位,况且钓鱼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着“三分钓技,七分钓位。”
思来想去,最后选择在一处小洄水湾处,然后就直接开始作钓了。在江边反复抛竿收线再抛竿,持续了大约2个多小时,一条鱼也没有钓着。
但网友(@海涛玩路亚)此时并没有放弃,他是一位资深钓鱼玩家,因为钓鱼本身就是一项考验耐力的运动,所以只要坚持就能钓到。
果不其然。在上午8点多钟时,钓饵刚到达水底后,没一会儿传来猛烈地撞击,随后抬竿刺鱼中鱼了!
据网友(@海涛玩路亚)讲述:“大鱼刚咬钩那会猛发力,鱼轮被拉的铛铛响,凭经验这条鱼应该至少有七八斤重,经过十多分的紧张遛鱼,才把这条大鱼控制住了。”
了解到,大鱼刚开始在水里的时候,本以为是一条大鲶鱼,但被拉上岸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条“牢底坐穿鱼”——芝麻剑。
而网友(@海涛玩路亚)丝毫没有犹豫,转身就把它放回了珠江里,所以有网友调侃:“吃了我看刑”。那么,芝麻剑鱼为何钓不得?
芝麻剑,学名斑鳠,又称芝麻鱼、梅花鱼、魽鱼、芝麻魽和白须魽等,是一种栖息在淡水无鳞鱼类,与鮰鱼和鲶鱼比较相似。
芝麻剑身体表面无鳞,伴有不规则的芝麻状斑点,背鳍锋利而坚挺,其身形相似一把利剑,因此而得名芝麻剑。
还有一种说法是,斑鳠鱼的体内藏有香腺,吃起来的时候会散发出芝麻般的香味,所以芝麻剑素有“淡水鱼之王”的美誉。
老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芝麻剑因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所以名声在外,但为此却招来“杀身之祸”。
由于野生芝麻剑深受食客们喜爱,所以它售卖的价格也是逐年增长,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渔民捕捞,导致野生芝麻剑的数量急剧下降,种群数量遭到了破坏。
不仅如此,芝麻剑鱼与其它鱼类不同,虽然如今人工能养殖芝麻剑鱼,但即便科技如此发达,却至今没有攻克芝麻剑鱼人工繁殖这项技术。
芝麻剑属于广西特产,其中以天峨县出产的最为闻名,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均有分布,其中红水河流域最为常见 。那么,芝麻剑为何现身珠江?
芝麻剑的习性是喜欢栖居于洞穴之中,或者是乱石的石缝里,尤其是有地下暗河与地上明河交接的水域。
根据芝麻剑的的分布来看,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九龙江、钱塘江、韩江、元江和珠江,以及附属的各大支流等水域,均有野生芝麻剑。
另外,芝麻剑除了在我国分布之外,还包括周边的国家,其中就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湄公河流经的国家也有分布。
去过广东地区一般都听说过,在珠江里栖息着一种当地人都爱吃的淡水鱼,也被珠江沿岸的人誉为“四大名鱼”之首,它就是芝麻剑。
不过,从2021年2月1日起,斑鳠(芝麻剑)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非法捕捞、杀害、收购、运输和出售,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因此,在自然水域无论是捕捉到了,还是意外钓到野生芝麻剑都要放生,更不能把它带回家煮着吃,否则“牢底坐穿!”
在自然水域垂钓,首先要使用符合规定的钓具,当前全国各地都有相应的垂钓政策,所以在作钓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避开禁钓区和珍稀鱼类保护区垂钓。
然而,我国江河里栖息了品种多样的保护鱼类,除了芝麻剑还有岩原鲤、胭脂鱼、长江鲟等等,如果真钓到了这些受保护鱼类,一如果处理不当也要受罚。
钓到保护鱼类后,先要线将鱼钩摘下,再看看体表有无伤痕,没有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放生,还要及时拍照留下放生的证据。
如果体表有受伤且比较严重时,一定要拨打野生动物救助站电话,让专业人员前来救治,直接放生也会因伤势严重死亡,万一被别人拍下来了,恐怕最后吃不了兜着走。
最后:如今在江河湖泊等水域垂钓时,除了要使用规定的钓具,还要注意遵守垂钓的钓饵。
比如说,泥鳅、活虾等活体鱼饵,也已经被禁止使用,其中也包括各类有毒有害的添加剂,但活体的红虫和蚯蚓可以用,不然也会受到处罚。 #钓鱼#
钓到保护鱼类,你会有侥幸心理偷偷拿回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