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丹 易雪 通讯员 张建伟 韩歌
小小印章,在曲阜林前社区做出大名堂。受儒学浸染,林前社区的村民们普遍从事木雕、篆刻、汉服等,尤以篆刻技艺最为出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篆刻印章。近年来,搭乘互联网的东风,印章生意越来越火,孔府印阁每天生产印章1.2万—1.5万枚,全年订单不停,曲阜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印石批发集散地。与此同时,篆刻技术也在产业发展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上阵“父子兵”
印章见证父女情
10月5日一大早,家住林前社区的张国亮来到位于孔府印阁的直播工作室,准备好篆刻工具,熟能生巧地打开手机直播软件,开启了一天日常的工作。
“朋友们大家好,我正篆刻的是一枚关于儒家文化的‘五常印’。大家看,印章四面已有文字仁、义、礼、智,底部我即将篆刻的文字是‘印者信也’。”作为孔府印阁的首席篆刻师张国亮一边讲解,一边篆刻。
只见他左手抵住印章,右手手拿刻刀在印章底部的方寸天地笔走龙蛇。“这枚印章我用的是冲刀法,讲究稳健而进、不急不滞,胸有成竹的同时要及时驻留,这样才能保证字体的遒劲、圆润。”张国亮边讲边刻,不一会儿一枚爽力、劲健、古朴的印章便制作完成。围观的网友们纷纷称赞,“印章玲珑剔透,十分精美”“一看刀法,就知道是位功力深厚的老师傅”“致敬手艺人,我已下单”……
张国亮今年49岁,已有30多年的从业经历。“10岁左右我就跟着大人们学习印章篆刻,几厘米见方的小地方,却能千变万化出各种图案文字,那时候感觉很好玩、很好奇。1990年下学以后,我就正式从事篆刻了。”张国亮说,起初他是在孔府周边摆摊,做做游客生意,但并不稳定。自淘宝等电商平台兴起后,他加入孔府印阁,过上了旱涝保收的日子。“以前摆摊时,几天没有生意是常有的事,收入也不稳定。现在我们一家三口都在孔府印阁工作,每年收入十几万元。”
尤其,近几年直播平台兴起,令印章篆刻这一古老技艺重焕光彩。“起初线下篆刻,是1对1或者1对3、对5,游客可以直观看到篆刻的全过程。后来我们做淘宝电商后,消费者只能看到样品、最终产品,没有中间的展示环节。如今,通过各种直播平台,我可以面对上千人、上万人展示篆刻技艺,令消费者更有体验感、参与感。在近似‘面对面’的互动中,印章技艺得到传播,产品也更好销售了。”
张梦溪是张国亮的女儿,今年24岁,在孔府印阁从事运营工作。“因为父亲的缘故,我从小对印章篆刻耳濡目染,了解了设计原理、刀法技法等基本知识,也渐渐地喜欢上了印章篆刻。”张梦溪说基于此,让她在拍照、选款时变得得心应手。同时,女儿作为年轻人也影响着父亲的篆刻内容。“年轻人更喜欢个性化的产品,有时我会构思一些与众不同的款式,供父亲参考,给他灵感。”张梦溪补充说,“公司就在我们林前社区,上下班也很方便。”
“小小印章不仅是我们一家的谋生工具,也饱含着浓浓情谊。”张国亮说,闲下来时,一家人有时会聚在一起聊设计、谈技法、选款式,“在这过程中,增进了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因为印章,我们的心好像更近了。”
每天生产1.2万-1.5万枚印章
打造50多个直播间、30多个直播账号
其实,在孔府印阁像张国亮、张梦溪这样,一家人都从事印章工作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孔府印阁坐落在文化深厚的林前社区。林前社区紧邻孔林,距孔府、孔庙不远。受儒学浸染,附近村民们普遍是从事木雕、篆刻、汉服等传统手艺的民间艺人,尤以篆刻技艺最为出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篆刻印章。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旅游业不断兴盛,林前村里的手艺们纷纷到景区附近摆摊谋生。但零散化的经营,导致收入不稳定、出现恶性竞争,这也逼迫这一批手艺人不得不转行。2008年前后,落寞的印刻技艺在互联网得以复活。这一年孔府印阁积极触网,首先在淘宝开设了篆刻店铺。不仅打破了篆刻销售的地域局限,赢得广阔市场,更重要的是,搭建了平台和基地,积极吸纳实力派匠人的加入,当时3-4成的篆刻师傅,来自林前社区。
近年来,搭乘直播的东风,印章生意越来越火。“目前我们每天生产的印章数量在1.2万—1.5万枚之间,并且全年订单不停。”孔府印阁总经理刘鹏介绍,“孔府印章起初以官印为主,随着公司业务向书画印章不断延伸,我们正改造、升级直播间,通过环境、氛围的提升,营造更浓的书香气。”据了解,孔府印阁在鲁城街道篆刻文化创业园内已打造50多个直播间、30多个直播账号,业务就像滚雪球般越做越大。
“在产品形式与内容方面,我们也在不断创新,陆续推出了100多类充满创意巧思和国潮元素的系列文创产品。比如孔子形象雕钮、《论语》和儒家文化相关的图像印章等。”孔府印阁副总经理孔祥泉介绍,孔府印阁现在拥有100多位篆刻师,50多位产品设计师。在设计师的奇思妙想中,每隔一到两周都会有新产品面世。
此外,在运营着公司自有网店的同时,孔府印阁还帮助林前社区的篆刻师傅们开设、管理线上店铺。其中,培训和代运营篆刻类店铺超过200家,带动就业800多人。
快与慢的辩证法中
古老技艺正被传承
39岁的孔令佳家住林前社区,是孔子第76代后裔,也是孔府印阁的首席篆刻师。他说,想要做好印章篆刻并不容易。说着他摊开双手,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指肚,厚厚的老茧清晰可见,手掌中还有几道深深浅浅的疤痕。“最开始时因为力道把握不到位,刻刀经常划破手指。即使现在熟练了,不容易受伤了,但也偶尔也会擦破皮。刀法就是在一次次的受伤中练出来的。”
不过,这是最基本的。孔令佳说,印章篆刻“七分写,三分刻”,意思是雕刻很容易,但如何处理文字、整体布局很难。“一枚印章寥寥数字,但作为艺术品篆刻时要具备良好的绘画功底、书法功底,并对构图有一定思考。”孔令佳说,只有对每一枚印章,反复思索、反复“布稿”,才能呈现出最佳的艺术效果。
道阻且长,却没吓退宋文聪这名95后,7年前他拜师孔令佳开始从事印章篆刻。“刚开始自己什么都不会,看着别人一会儿就篆刻完一枚印章,自己却老是出错,很沮丧,有一段时间郁闷到不想干了。”宋文聪说,另一方面他又很喜欢篆刻,于是只能逼着自己静下心来,拿起刻刀一笔一画地从头开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我终于完成第一件作品——我的名章印,当时开心坏了。”
随着技艺不断提升,宋文聪的篆刻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半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一枚印章。但师傅孔令佳却要他慢下来,“印章篆刻不仅要形、更要有神,这也是与机器篆刻的最大不同。”
于是在练习刀法之余,宋文聪开始临摹古印、练习毛笔字。“最近我在临摹汉印章,它古朴、遒劲,对我的书法和构图有一定帮助。当然这种帮助是日积月累的、循序渐渐的,不过我不怕慢。”宋文聪说。
目前,林前社区现有各类网店500余家,从业人员1300余人,其中淘宝店铺120余家,占全村户数的三分之一,年均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网店有150多家。通过打造“互联网+文化”产业集群,林前社区不仅让曲阜成为全国最大的印石批发集散地,还推广了中华篆刻艺术。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