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珍档解析(10)三年物价汇刊
本文原载《长沙珍档解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
主编 长沙市档案馆
撰稿 陈先枢
三年物价汇刊
案卷号:6—1—23
《三年物价汇刊》为1949年4月1日长沙商情导报社印行,书内逐日记载1946年11月至1948年12月长沙市各主要商品的市价。书为牛皮纸封面,纵19厘米,横13厘米,正中印行书书名。内芯胶板纸铅印,共162页。
该书序言把本书编辑宗旨、编辑体例,以及对三年来的物价分析说得非常清楚,且大有长沙人的“心忧天下”之心。序言中感叹:
本报创刊三年,适值国内经济最紊乱的时期,三年的过程,虽不为长,但经济所给予国人的苦难,已有度日如年之感。短短三年,区区篇幅,所载的尽是人民的血泪。曾记本报发刊之日,机米不过法币三百七十元一升,士林布不过法币一千五百八十元一尺。日月几何,迄三十七年(1948)底,则机米每升售金圆卷七元,士林布每尺售金圆卷二十八元五角,如以法币计则为米升值五万六千八百余倍,士林布尺升值五万四千一百余倍。通货贬值之速,中国无此先例,世界恐亦无此先例。这种币值贬落的速度,即象征人民生活水准降落的速度,亦表现战争消耗的速度。中国人民焉得而不苦,又焉得而不穷。短短三年中,本报所献与大众的,都是不祥不利的消息,此全国同胞之不幸欤?抑本报之不幸欤?
为使读者便于考察当时的金融波动状况,该书将自抗日战争发生之月起至1948年底的物价起伏分别制成“物价上涨指数表”“物价上涨倍数统计图”和“物价涨跌比较表”数种,影印如下:
通过这几种图表和书中的三年长沙物价实录,再结合其他档案资料,我们可对当时的金融市场和物价波动状况作一梳理。
国民政府于1935年1 1月3日宣布实行法币政策。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军政费用很大,依赖增发货币,致使法币贬值,物价上涨。
抗日战争胜利后,长沙市场法币币值一度有所回升。但旋即爆发内战,军政费用急剧增加,法币迅速贬值。1947年2月,一万元大钞发行后,物价猛涨。不数日,长沙市场即陷入混乱状态,物价初则一日数升,继则信口喊价。不到两周,物价普遍上涨60%以上,整个社会为之震荡,人心惊惶。当月,银元与法币的平均比值由元月的1:3178增至1:5086,5月增至1:10394。同年4月,继“二月涨风”之后物价再度升腾,而以花纱、煤油、米粮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上涨最烈。长沙市政府为平抑物价涨势,一方面严格实行限价,一方面低价抛售物资,然市价越限越高,抛出的白米与棉纱有如石沉大海,不论抛出多少,一到市场就被抢购一空。到最后市政府完全束手无策,只得放弃限价,听之任之。6月,银元每元价飚升至16377元。长沙市场拒用二百元以下法币。
1948年初,又大量发行二万、四万、十万三种大钞。3月,长沙市场对五仟元面额法币亦视为“坨票”而拒用。4月,中央银行长沙分行将关金二千五百元券(合法币五万元)和五千元券(合法币十万元)投放市场,引发物价暴涨。5月间,上涨近一倍。6月,银元与法币的比值跃至1:996830。1948年上半年,中央银行长沙分行发行法币月平均1112亿元,相当1940年月平均发行额的17820倍。7月,又发行面额分别为一万元(合法币二十万元)、二万五千元(合法币五十万元),五万元(合法币一百万元)的三种关金券。导致物价疯涨。8月,银元每元价涨至法币452.6万元。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至年底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指数已上涨20.27倍。l949年2月起全市拒用金圆券,多以大米或银圆为支付手段。1945—1948年,国货零售价格定基指数,以1937 年1—6月为l00,1945年12月上涨2572倍;1946年上涨6658倍;1947年上涨99125倍;l948年上涨9454万倍。
1949年初,长沙市商品“一日一价”、“一时一价”,春节过后,物价普涨二倍以上。3月1日发行1000元大钞时,黑市一银元换金圆券3000元,至22日可换1.02万元。4月份先后出笼l万元、5万元、10万元大钞,至l5日,一银元换11.8万元。5月6日50万元大钞出笼,5亿金圆券换一银元。以银元计价的粮食、油脂、食盐、猪肉、鲜蛋、煤炭、纱布、肥皂、纸张、香烟等18种商品价格指数却有下降,以本年2月份基期为100,3月为61.9,4月为35.6,5月为40.0,6月为56.3,7月为64.4,8月为84.4。老百姓和商户都只相信银元。
《三年物价汇刊》选择了12种关乎国计民生,又最能体现物价上涨指数的商品,逐日记载。这12种商品为:赤金、银元、三机米、小河谷、茶油、洋油、淮粗盐、衡煤、津洋超、32支飞虎纱、亚美亭士林布、大红金香烟。其物价单位先后分法币、金圆卷和银元,因此时间也分阶段,物价上涨程度也有急缓,故选择关键结点的页面影印如下,上下对照,可一目了然。
《三年物价汇刊》作为一种经济书刊,本可刊登大量商业广告。但因当下工商户普遍不景气,故做广告者寥寥无几,只在封二、封底和书内一页刊登了少量广告,如今也成了不可多得的工商业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