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的确立,是玉石文化真正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皇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同时作为符号,担任着延续文脉和文明发展的一种向导,可以说,自成一脉的玉石文化,其实和很多文化息息相关,它是华夏文明的代表之一,也融于华夏文明之中。
中国封建社会与帝王专制社会中,皇帝可以统治万民的伦理基础,是“天授君权”。那么,天是通过何种媒介授权于君?通过玉石。随着社会的变革,“以玉祭天”转为“以玉奉天”,于是“奉天承运”便顺理成章。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同时,第一个用玉雕制了第一方代表“天”行使权威的大印,即玉玺,史称“传国玉玺”,又称“天下第一玺”。
有学者统计,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到清末最后一位皇帝傅仪退位的1912年止,经历了2133年,共有494位皇帝,他们共制了278方宝玺,除金朝和清朝偶有几方用金制之外,其余全是用玉制,玉的王者地位赫然可见。
以和田玉为主的玉料包括岫玉、独山玉、蓝田玉、绿松石等在“四河流域“流传了数千年后,翡翠在不知不觉之中来到了中原。我们发现,翡翠从发现、传入、发展到今天的辉煌,经历了四个阶段或者说四个时期,这就是:零星异宝时期——区域兴旺时期——皇室问鼎时期——主流领军时期。
史书中的翡翠记载,在西南地区包括现今的缅甸北部,特殊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在那些高山大河和茫茫原始森林之中,这一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民族和部落,与中原王朝相比,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往往滞后,所以常向中原王朝称臣进贡,贡品丰富,都是中原地区没有的稀罕奇物,翡翠便在其中。贡品中翡翠一词,可能有两种所指:鸟或者玉。翡翠一词明确指鸟或鸟羽。
记载一:
缅北翡翠产地,曾经是南昭国(738-937年)和大理国(937—1253年)的领地,缅甸南部的蒲甘王国(849—1285年)兴起后,曾与大理国征战,也曾占领过缅北的翡翠产地。南昭国在宋之前,大理国、蒲甘国与宋同期。
记载二:
宋高宗因南昭王皮逻阁平定西南各夷有功,封其为云南王,皮逻阁派使臣向宋高宗进贡答谢,贡品中有“生金、瑟瑟、牛黄、琥珀等”,宋高宗曾将其父宋微宗的“外国进到,可以屑金”的“翡翠鹦鹉杯”赐给其养子、皇位接班人宋孝宗。
记载三:
蒲甘王朝于1004年、14007年、1011年、1106年四次向北宋朝庭进贡和好,贡品清单不详,但有“珍宝”。
记载四:
大理国于1076年、1117年两次向北宋朝庭进贡,贡品中有“碧玕山”即翡翠。
记载五:
蒲甘国与大理国先战后和,交好,大理国送一尊“碧玉佛像”即翡翠佛像给蒲甘王。
上述史实说明,贡品中的瑟瑟、碧玕山、碧玉等,名称和器形不尽相同,但都是翡翠所制。